2023年北京師范大學MAP項目特色以及方向說明
【導語】2023年北京師范大學MAP項目特色以及方向說明已正式公布,根據北京師范大學文件《北師大MAP項目特色以及方向說明》所示。為了方便廣大考生,以下是在職研究生資訊網小編整理的2023年北京師范大學MAP項目特色以及方向說明詳細信息:
北師大MAP項目特色
一、木鐸金聲,榮耀百年
北京師范大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至今已有120年歷史。北京師范大學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之一,系“七五”“八五”期間首批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也是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設計劃及一期“985工程”建設計劃的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A類名單。在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師大位列270名(中國大陸高校第12名)。12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入選學科數列全國高校第8位。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北師大共有A類學科15個,其中6個學科進入A+,進入A+的學科數列全國高校第6位。2021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共有36個學科上榜,其中5個為“頂尖學科”,教育學、心理學位列全國第一。15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是社會科學總論最先進入世界前1%的三所內地高校之一。
二、一流學科,引領全國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科是我國心理學唯一的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在教育部學科排名中連續排名全國第一,2016年被評為A+學科,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精神病學與心理學”和“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進入ESI世界前1%。學科發展定位為“響應國家急需,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同時,北京師范大學還擁有我國高校認知神經科學方面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視察了心理學部的前身:北師大心理學院和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充分肯定了北師大心理學科作為我國心理學的發源地,在引領我國心理學發展、服務國家建設方面所做的重大貢獻。學部至今已培養各類畢業生近萬人,活躍于心理學領域相關的各個崗位。
三、首批試點,探索改革
北師大心理學部是首批(2011年)應用心理專業碩士(MAP)招生院系,經過多年發展,已建設成為全國應用心理專碩最大的培養基地。2021年,MAP項目首次在北京校區和珠海校區同步招生,招生規模達400人。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培養畢業生1400余人。作為教育部深化改革試點單位、北師大研究生分類招生改革試點單位,在招生、教學、學位、實踐、國際交流等各環節進行探索試點,成績斐然。2016年,以“心理學創新型研究生分類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構建”獲得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頒發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7年,以“應用心理專碩全過程實踐創新培養模式”獲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教學成果特等獎。經十余年積累,以“高質量應用心理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獲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四、順應需要,開設方向
近年來,北師大MAP順應國家急需與市場需要,在招生專業方向上不斷探索整合,持續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心理專業人才。2015年推出心理測量與人力資源管理(MHR)方向,培養適應各類型組織要求、擅長運用心理測量理論和技術、精通人力資源管理技能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2016年推出國內第一個用戶體驗(UX)方向,融合心理學、設計學、科技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項目制培養,使學生具備心理學基礎和用戶體驗實踐技能,培養滿足企業對用戶研究員、交互設計師、服務體驗設計師、產品經理等崗位需求的專業人才。同年,整合箱庭、家庭、生涯發展等咨詢相關專業,推出臨床與咨詢心理專業方向,目標是建設我國最專業、能夠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培養具備較強臨床與咨詢心理學職業倫理、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能獨立開展工作的心理咨詢師,做中國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引領者。2018年推出品牌、廣告與消費心理(BAC)方向,以消費心理學為核心,以大數據方法為特色,結合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傳播學、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學科的原理、方法和技術,為互聯網、媒體、教育、公關、文化傳媒、新零售、快消等行業培養具有交叉學科背景和實戰技能的精英人才。2021年設立心理與行為大數據(PBD)方向,培養在社會實踐的各個行業領域應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大數據技術應用型創新人才。2023年設立教育與學校心理(ESP)方向,培養能有效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積極和諧發展,能系統解決各種特殊需求問題的學校心理學專業人才。
五、分類培養,凸顯應用
自2014年起,北師大心理學部成為校內第一批研究生分類培養改革試點單位,著力建設專門針對專業碩士的培養體系。經過十余年探索,構建了以職業勝任力為中心,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階梯式提升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為基礎,以高水平應用領域師資隊伍和高水平自建實踐基地為支撐,開創有應用特色的論文形式,形成了高質量心理學應用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培養出一批具有扎實心理學基礎、職業領域關鍵問題解決能力、適應未來行業發展的高層次人才。
在課程教學上,突出實踐課程的設置,強調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成立了國內第一個應用心理學案例中心,開發一手案例,為專碩的案例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在實踐培養上,進行項目制實踐創新,鼓勵學生將項目與畢業論文做結合,撰寫聚焦于問題解決的應用型論文。召開“國際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周”、“AI助力心理測評與人才管理論壇”、“中美創客教育線上會議:新冠疫情與用戶體驗”等大型論壇,探討心理學在時代應用方面的可能性。主辦、承辦“獵聘杯”面試大賽、“木鐸杯”在線問卷調研大賽等各類比賽,以賽督學、以賽促教、教賽結合,全面提升培養質量。
六、名師薈萃,俊才飛馳
北師大心理學部現有專任教師百余人,絕大多數教師參與專碩授課與論文指導工作。同時,還邀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心理所、美國普渡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等學界資深教師,參與專碩授課。除此之外,應用心理專碩的師資團隊還整合了國際、行業的頂尖師資與督導,參與實踐指導環節,如來自微軟、谷歌等企業的資深專家,來自北大六院、北京安定醫院等精神專科醫院的行業專家等。搭建了一支超過150人的校內外導師團隊,其中60余位為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心理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兼職導師,與校內導師一起共同指導MAP學生。
七、實習實踐,平臺保障
學部自2015年開始建設實習實踐平臺,擁有多家實習實踐合作單位。同時,在北京校區自建2000平米實踐基地供專業碩士開展實習實踐。2017年1月投入使用的國際一流的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作為咨詢方向學生的實習實踐基地,并為社會提供免費的心理咨詢服務;2018年10月投入使用的北師大心理學部創新創業教育中心(I-SCHOOL),作為UX、MHR、BAC方向學生進行項目制實踐訓練、創客孵化的基地,為MAP學生的實踐培養對接行業資源,提供創新創業場景。2022年,在學校支持下,學部在珠海校區建設了3000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心理與行為大數據中心已投入使用,支持珠海校區MAP學生開展實習實踐。
畢業生就業選擇空間較大,用人單位反饋積極,雇主對于畢業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評價較高。2022屆部分學生就業單位: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中國兒童中心、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極氪汽車(寧波杭州灣新區)有限公司等。
八、國際視野,時代特色
為了提高學生培養的國際化水平,北師大心理學部建立了海外短期交流項目、海外人才實踐基地項目與雙學位項目。
與海外6所高校共建長期的人才實踐基地,在疫情防控允許的情況下,選派UX方向學生赴美國、日本、丹麥等世界一流大學參加課程和項目學習。截至2019年,共接收6名留學生來校進行1-4個月交流學習,參與學部項目和學術交換等活動。
目前已簽署雙學位協議五個,詳情如下:
與美國普渡大學跨學科學院簽署雙學位項目,面向心理學部專碩研究生開放。項目詳情請點擊:
http://bnupsych.bnu.edu.cn/tabid/82/ArticleID/6792/settingmoduleid/513/frtid/84/Default.aspx
與美國密蘇里大學(密蘇里大學的咨詢在北美地區排名名列前茅)合辦的咨詢雙學位項目已有兩位同學成功拿到學位,并成功實現了職業轉換。項目詳情請點擊:
http://bnupsych.bnu.edu.cn/tabid/82/ArticleID/2438/frtid/168/Default.aspx
與英國卡迪夫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實施1+1+1碩士雙學位項目,面向心理學部專碩研究生開放,2022年選拔通知請點擊:
https://psych.bnu.edu.cn/gjjl/jlxmg/cded351c99fa4b75ac86b69c098c8e26.htm
與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合辦的設計學(斯威本科技大學的設計學碩士在澳洲地區排名第1,設計學全球排名32)碩士雙學位項目,面向用戶體驗方向在校生開放。項目詳情請點擊:
http://bnupsych.bnu.edu.cn/tabid/82/ArticleID/4468/frtid/168/Default.aspx
與香港嶺南大學合辦的職業與組織心理學雙學位項目側重于職業健康心理學、組織心理學、人事心理學、人機交互和跨文化心理學,該項目針對在校生以及當年的應屆畢業生均有優惠條件,并有機會獲取獎學金。項目詳情請點擊:
https://psych.bnu.edu.cn//xwzx/tzgg/6a4b0cb696974e5b99f24a28d183603e.htm
九、百萬獎勵,多方支持
北師大MAP項目鼓勵優秀的專碩學生學以致用,自2019級開始,設立百萬級的獎助體系。其中包括①百余萬的獎學金池:為專碩設立綜合獎學金(獲獎比例高達80%)、專項獎學金、厚粲獎學金、優秀畢業生獎學金、實踐行獎學金,所有專碩學生還可申請學部的崇德獎學金、北森獎學金、啟育獎學金、宏生獎學金等企業獎學金。②三助補助:所有專碩學生可以申請學校與學部的助管、助理、助教等崗位。
北師大MAP項目各專業方向說明
北師大MAP用戶體驗(UX)方向說明
用戶體驗(UX,UsereXperience)是一個高度跨學科的領域。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國家開始推動創新設計,用戶體驗成為熱點。然而高校還沒形成配套的培養機制,人才稀缺。基于此,2015年北師大心理學部成立了國內第一個應用心理專業碩士UX方向,以“實踐教育”為理念,培養打通心理學科、設計學科、工程學科、商業學科等多學科資源,進行跨界整合的應用型、實踐型、復合型優秀人才。
心理學部攜手國內外高端資源,共建國際一流的UX領域師資團隊,并邀請業界資深專家擔任導師。教學采取項目制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參與課程學習的同時,在導師的帶領下參與真實的實踐項目。學部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企業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包括共同建設實驗平臺、開發課程體系、開展國際交流及企業聯合課題等。
UX方向以心理、設計、科技、商業等學科知識為培養框架,力圖使學生具備如下用戶體驗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
1.掌握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工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因學、社會學、可用性、工業設計、圖形界面設計、互動設計、人機交互、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
2.理解人類行為與心理發展,尊重個體與文化差異,重視人-機-環境的交互影響;掌握產品、系統、服務設計開發過程中針對用戶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3.掌握用戶體驗相關理論及方法,并能將相關理論結合用戶、情境、情感、交互、科技、商業等因素進行概念化設計及實施;
4.熟練運用前沿和務實的實驗與分析方法解決HCI/UX領域實際問題;
5.具有創新思維、用戶為中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對應上述核心素養,心理模塊的課程使學生建構系統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以便學生理解和分析用戶行為,洞察用戶行為背后的動機;設計模塊的課程使學生建立設計思維,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創新性地解決問題;科技模塊的課程使學生對最新科技進行了解和運用,以便更好地讓科技支持體驗設計的實現;商業模塊的課程使學生了解市場上的各種商業模式,使設計中的創意能夠落地實現,推動學生創新創業。
主要課程包括:UX概論、認知心理學、工程心理學、心理學實驗設計與技術、心理測量與統計、視覺傳達、發展心理學、體感交互科技、用戶研究、用戶界面設計、商業模式策略、產品服務體系、UXStudio等。
UX方向采取項目制培養模式,除在課程學習中融入企業真實課題,還通過實踐活動、實戰工作坊、實踐類比賽、項目制實習、實踐題材畢業論文、海外實踐交流等多種方式融入實踐特色。目前,已在美國、丹麥、澳大利亞、比利時、日本等地高校建成UX海外實踐人才培養基地,已與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美國普渡大學簽署碩士雙學位培養協議。具體如下:
1.課程學習:以教師講授、專題講座、案例教學、課堂討論與匯報、課外實證研究與報告撰寫等方式開展,部分課程引入企業真實項目;
2.項目實踐: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聯合開展落地項目,實踐項目面向在讀學生百分百覆蓋;
3.課外活動: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企業參訪、工作坊、移動課堂、專業實習等;
4.國際交流:既有結合實踐項目開展的短期海外實踐行,也有45天-3個月不等的海外實踐基地交換學習,以及與海外一流高校合作的碩士雙學位項目,在疫情防控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并支持學生參加;
5.畢業課題:獨立應用所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注重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鼓勵將參與的實踐項目進行深入研究,產出實踐成果。
UX方向的就業主要面向于:
1.國內外各類企業單位(汽車/電子/家電/玩具/家具等);
2.計算機軟件服務商;
3.國內外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
4.設計/調研咨詢公司;
5.創業公司;
6.科研機構;
7.各類教育機構等。
北師大MAP臨床與咨詢心理方向說明
北師大心理學部應用心理專碩(MAP)臨床與咨詢心理方向致力于發揮北師大心理學科百年積淀和特色優勢,充分汲取國際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學術素養,扎根中國文化與中國社會,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建立高水平專業化課程體系,同時強化實踐應用與督導,為我國培養與國際水平接軌的專業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目前臨床與咨詢心理方向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系統化學歷教育項目,為社會輸送了逾300名高質量心理咨詢專業人才。自2021年起,臨床與咨詢心理方向在北京校區和珠海校區同步招生。珠海校區已構建和建設了完備、一流的師資團隊、自建實踐基地和管理服務體系,為灣區培養高質量心理咨詢專業人才。
咨詢方向基于心理咨詢師的勝任特征模型為培養框架,遵循臨床與咨詢心理專業人才的教育原則和模式,培養具備較強臨床與咨詢心理學職業倫理、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通過理論學習、實習實踐與專業的督導,使學生在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上達到:
1.具有自助助人之生活理念,擁有較高專業素養與人文精神;
2.理解人類心理行為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尊重個體與文化差異,重視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
3.具備專業態度與行為,嚴格遵守臨床與咨詢心理工作的專業倫理;
4.掌握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相關理論,并能用相關理論對臨床與咨詢案例進行概念化;
5.在督導的指導下,逐步獲得臨床實務工作專業技能;
6.了解科學研究方法,掌握研究設計、心理測量以及統計的基本知識及技能,具有對相關理論及實踐做出科學思考及評估的能力。
臨床與咨詢心理方向課程模塊包含心理學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心理咨詢、心理評估理論與方法,心理咨詢各流派理論與技術幾部分內容。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旨在使學生掌握咨詢與治療各流派的主要理論基礎,掌握咨詢過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對咨詢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具體專業課程包含發展心理學專題、社會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心理病理學、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心理咨詢過程與方法、心理咨詢倫理、心理咨詢研究方法概論、團體咨詢、短程動力心理咨詢、認知行為治療理論與實務、家庭治療理論與實務、后現代心理咨詢、兒童心理問題診斷與干預、生涯發展與輔導、箱庭治療、心理危機干預、心理咨詢中的多元文化等。
結合課程培養,咨詢方向學生需完成合計300小時的見習、實習和督導。咨詢方向實習/見習地點包括精神衛生系統,如北大六院、北京安定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珠海市婦幼保健院;教育系統,如大學、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線上及線下心理健康服務機構;以及北師大心理學部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北京、珠海)。北師大心理學部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為學部自建、國際一流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擁有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硬件設施,同時聘任了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專職教師、督導師隊伍,為咨詢方向學生實訓提供了充足的支撐。
臨床與咨詢心理方向專業碩士項目已于2021年通過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認證,成為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員注冊系統(簡稱注冊系統)首批注冊碩士培養項目,學生畢業后可直接獲得注冊系統助理心理師資格。
咨詢方向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為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或學校咨詢師、企事業單位心理學相關崗位、政府部門、個人執業咨詢師等。
北師大MAP品牌、廣告與消費心理(BAC)方向說明
品牌、廣告與消費心理(BAC)是心理學在商業領域的經典應用,是行業頂尖公司招收相關人才的首選專業之一。BAC方向以消費心理學為核心,以大數據方法為特色,結合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傳播學、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學科的原理、方法和技術,為互聯網、媒體、教育、公關、文化傳媒、新零售、快消等行業培養具有交叉學科背景和實戰技能的精英人才。隨著時代發展,BAC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在未來,方向將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商業分析與應用能力,以及在新消費時代背景下將心理學與其他前沿學科交互融合的能力。
在充分考慮行業需求、學生需求與專業特點的基礎上,BAC方向采用兼顧科學嚴謹與創新實踐的教學與學生培養方式,希望培養具有扎實的心理學理論功底、全面的消費者研究技能及廣闊的心理學商業應用視野的未來工作者。
1.扎實的心理學理論功底: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和思維方式;
2.全面的消費者研究技能:消費者心理與行為洞察的技術方法,包括心理學基礎研究方法、傳統的質性與量化用戶研究方法、新興的大數據分析技術等;
3.廣闊的心理學商業應用視野:心理學在商業領域的應用與實踐技能,及項目管控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領導力、職業素養等。
圍繞三大核心素質的培養,BAC對應設立了四大類課程。其中,通識基礎課聚焦心理學基礎類課程,著重培養學生扎實的心理學理論功底及嚴謹科學的思維方式;專業基礎課以消費心理學為核心,著重培養學生寬口徑的交叉學科知識體系和應用方法;方向技能課聚焦消費者心理與行為洞察的技術方法,著重培養質性訪談、量化研究以及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能;綜合素養課將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眼界格局和行動做事邏輯。
授課師資由國內國外、學界業界、理論與實務專家共同擔綱。除北師大心理學部的頂尖師資團隊外,還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的一流師資參與授課。授課形式創新務實,理論浸透與實戰演練相結合,契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特點。
課程之外還將定期舉辦講座和企業參訪活動,邀請行業大咖和社會精英參與,旨在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拓展眼界;與企業合作設置實戰演練項目,使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完成課堂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實際應用;為優秀學生提供業界一流企業的項目制實習機會。
通過兩年的學習,期望BAC畢業生:
1.掌握BAC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方法技術和實用工具。
2.善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大小數據分析技術和各類設備工具科學分析消費者的心理與行為特點。
3.能運用所學獨立開展消費者研究、品牌管理與公關、營銷、媒體運營、社會與民意調查、產品策劃、管理咨詢等專業工作。
4.了解BAC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工作特點和任職要求。
5.具有較強的項目管理、團隊協作、商業溝通能力以及商業領袖潛質。
BAC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企業經營核心部門(市場/品牌/公關/產品/運營等)、國內外互聯網企業、市場與消費者調研公司、教育培訓機構、營銷和品牌咨詢公司、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公關和廣告公司、傳統和新興媒體機構、政府市場監管機構、消費者保護與服務機構等。
北師大MAP心理測量與人力資源管理(MHR)方向說明
在組織管理中,除了圍繞“人的因素”建立制度、規則和要求之外,更應圍繞“人的因素”去引導、激勵和促進,充分尊重人在組織發展中的靈魂作用,從而促使人與組織的完美匹配和有機融合,讓組織高效發展。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召開,人社部、發改委同年也發布了《關于推進新時代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此后,各行業系統的人才工作會議相繼召開,高規格人才管理和服務機構陸續建立,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各行各業的人才,成為共識,也成為新時代人才管理的重要使命和特征。
基于這些認識,應用心理專業碩士“心理測量與人力資源管理(MHR)”方向將凸顯心理學取向的人力資源管理特色,側重心理測評核心技術,圍繞“人的因素”在組織中的作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前瞻眼光、能夠適應各類型組織要求、擅長結合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技術,運用心理測量理論新技術、精通人力資源管理技能的高水平應用型、實踐型、復合型人才。
MHR方向立足國內外應用心理測量及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新趨勢和社會需求,重視結合國際與國內、理論與實踐、課程與項目、技術與實務,采用立體化教育模式,努力培養學生:
1.理解心理測量理論及思想,熟悉經典心理測量工具使用方法;
2.熟練掌握人事測評工具及其他測評工具的編制與開發技術;
3.掌握社會及教育組織舉行的大規模考試分析技術;
4.掌握基于計算機網絡、移動終端、云技術、人工智能、交互式、數字化、網絡化的測量技術、招聘技術、考評技術和現代調查方法;
5.了解和熟練掌握基于機器學習的人的心理行為、組織人力資源大數據挖掘分析方法;
6.研習古今中外、各級各類組織中的人事選拔思想、方法與管理政策、制度;
7.掌握人力資源中人才規劃、員工選拔、團隊建設、領導管理、員工激勵、組織診斷、績效考評、資源配置、文化建設、員工培訓、人才盤點、管理溝通、談判技巧、項目管理、創業管理、戰略管理等多個模塊的技能,以努力解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各級各類組織發展中管理現實問題為目標,為組織永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續航動力;
8.能夠將心理測評技術和心理學理論應用拓展延伸到組織人才管理的多個方面,構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平臺,服務于組織的人才管理。
心理測量與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的課程內容分為三個層次、三大模塊。三個層次即心理學基礎理論與方法、心理測量與人力資源管理基本理論與技術、心理測量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拓展,三大模塊指人事測評、人力資源管理、教育測評。具體課程包含研究設計與數據分析、人格心理學、心理測量學、社會心理學、現代心理測量理論與應用、高級心理統計、心理測驗開發與修訂、人才評價技術、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工作分析與實操、勝任力模型構建與應用、績效管理、領導心理學、領導力開發與提升、測評新技術、教育測評等。
MHR方向植根于北師大心理學科的心理測量學優勢,擁有一流的師資。教師團隊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心理測量、人才選拔及人事測評、教育測量領域專家教授和具有多年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及實戰經驗的校外專家、香港臺灣以及海外相關國家的教授組成。立足于國內外應用心理測量及人力資源管理新趨勢,著眼于當下組織、社會和國家重要急需,傾力組建打造專業化、多元化和國際化的授課教師隊伍。
MHR方向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邀請了心理測量與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企業和行業資深專家為學生展開第二課堂及實踐等拓展活動,打造了“專家前沿講座”、“企業家論壇”、“人力資源師講堂”、“短期實踐項目”等品牌講座和項目,將學習和實踐拓展延伸至課堂之外。在教學中,MHR方向努力將理論與實踐、課程與項目、技術與實務完美結合,積極拓展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定期開展“名企參訪”活動,為學生提供專業性強、努力提升其專業實務能力的實踐實習機會,促使學生將課堂學習的理論付諸于實踐,把課堂獲得的知識應用于職場,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由專任教師設計了職業行為素養和自我領導力提升系列專題行為訓練課程,采用多種活動和體驗培訓方式,在促進學生個人成長的同時,幫助習得相應的培訓技能,儲備并應用于未來的職業。同時,為了支持學生畢業進入心儀的職業領域,確定職業方向,MHR方向發揮專業優勢,設計了“生涯發展與職業成長”導向培訓活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輔導和職業發展培訓,幫助學生探索認識自我,了解職業世界。
MHR方向畢業生就業領域寬廣、職位豐富。主要面向于事業單位及國內外企業公司的組織管理部門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國際和國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顧問公司,政府公務部門,大型人才及心理或教育測評公司,國家部委及各省市的各類考試機構,測評工具研發部門,企業或其他機構中的人才測評、人才發展及管理部門的相關職位等。畢業從事的具體崗位有人員招聘、人才管理、績效考評、組織文化建設、數據分析、測評調研工具研發、考試研究與管理、人員培訓和教育、組織管理、創業教育等。已經畢業的往屆學生就業的機構和單位有美世(中國)有限公司、德勤管理咨詢、韜睿惠悅咨詢、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智睿企業咨詢有限公司、中智、北森、雙高集團、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字節跳動、美團網、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滴滴、長安汽車、幸福地產等知名企業。也有少部分學生進入高校進行更高一級的深造,攻讀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或雙碩士學位。
北師大MAP心理與行為大數據方向說明
近年來,大數據分析為很多領域帶來了新的生機,被廣泛應用于商業、工業、教育、醫療健康、政府決策和科技研究等領域。隨著大數據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和普及,大數據應用型人才的短缺日益凸顯。“心理與行為大數據”旨在培養在社會實踐的各個行業領域,應用大數據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大數據技術應用型創新人才。
心理與行為大數據方向以心理科學、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學科知識為培養框架,力圖使學生具備應用行為科學和心理學基本理論深入解釋數據的能力,具備深度的數據科學技術思維、大數據分析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具體如下:
1.掌握心理學、數據科學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基礎知識;
2.掌握大數據分析的基本技能與方法,并能將相關技能和方法應用于實踐;根據不同領域大數據的特點,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并結合案例應用這些技能和方法;
3.能夠結合具體問題,采用現有的或自編程序算法實現數據的獲取、清理和整理、分析及數據可視化呈現的能力;
4.能夠結合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理論知識,理解人類行為與心理發展的特點,采用大數據技術對復雜結構數據進行分析和解釋,能夠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結合的分析方法解決大數據領域的實際問題;
5.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跨學科能力。
對應上述核心素養,心理模塊的課程使學生建構系統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以便學生應用心理學理論解釋大數據呈現的現象和規律,洞察大數據背后所反映的心理學意義;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模塊結合心理學的應用案例,從應用的角度使學生掌握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呈現、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案例應用,幫助學生掌握大數據分析的技能,了解大數據技術在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中的作用;人工智能模塊的課程使學生了解技術發展的前沿,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實踐類的課程通過項目參與式學習,培養學生綜合應用交叉學科領域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該學科方向具有跨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歡迎跨專業的考生報考。
主要課程包括:人格研究與應用前沿、人類發展與教育實踐、心理學高級實驗技術、研究設計與數據分析、心理測量與評估、高級心理應用統計、Python心理學編程進階、數據科學基礎、數據爬取清洗與分析、數據挖掘方法與應用、復雜網絡分析、數據可視化設計與實踐、心理學中的情感計算、網絡輿情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在心理學中的應用、社會心理與行為大數據、數字化時代下組織和個人的發展升級等。
學部攜手國內外高端資源,共建國際一流的心理與行為大數據領域師資團隊,并邀請業界資深專家擔任實踐導師。教學采取項目制,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參與課程學習的同時,在導師的帶領下參與大數據分析相關項目的完整過程。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企業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包括共同建設實驗平臺、開發課程體系、促進國際交流、開展聯合課題等。
心理與行為大數據方向的就業主要面向于:
1.國內外各類企業、公司(事業發展和決策咨詢部門、研發技術部、與客戶和產品評估相關的部門)
2.大型人才及心理教育類公司(智慧學習與測評、人職匹配等)
3.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如智能推薦、需求分析、風險管理、資源優化等)
4.政府公務部門及國家企事業單位(如數字政府建設、信息收集、敏感事件預警等相關的部門)
5.創業公司(如數字心理健康、醫療健康大數據、智慧教育大數據等)
6.科研機構(如服務機器人、腦與類腦智能、公共衛生等領域)
北師大MAP教育與學校心理方向說明
2021年7月7日,教育部頒布《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加強心理健康課程建設”“大力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及早分類疏導各種壓力”“增強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合力”“做好心理健康測評工作……每年面向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測評”“配齊建強骨干隊伍……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縣級教研機構要配備心理教研員”等要求。目前,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小學已配置學校心理輔導教師,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發展性心理問題(如學習動力、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生涯規劃等)。然而,在學校中還存在大量有特別需要的學生(如學習困難、閱讀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情緒障礙等)未能得到及時的干預。這些學生需要特殊的輔導服務和個別化的教育,也需要學習技能的提高和專門化的干預。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培養更多具有勝任力、符合時代要求的學校心理健康專業教師,特設“教育與學校心理”(ESP)方向,以彌補國家中小學心理工作者的缺口,培養更多專業化應用型人才。
教育與學校心理方向基于學校心理學服務模式,以學校心理學家的核心勝任特征為培養框架,遵循教育與學校心理專業人才的教育原則和模式,致力于培養能有效整合家庭、學校和社區資源,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不僅能有效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積極和諧發展,而且能系統解決各種特殊需求問題的學校心理學專業人才。通過理論學習、實習實踐與專業的督導,使學生在教育與學校心理專業上達到:
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倫理意識,了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教育與學校心理學相關的政策和法規,能結合中國文化特色開展學校心理專業工作;
具有科學理論素養,能夠掌握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在實證研究和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選擇有效的干預計劃以指導實踐工作;
掌握直接和間接地為學生、家庭和學校提供服務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在個體和系統層面提供不同類型的篩查和心理評估;
制定干預計劃來支持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生涯、心理健康和社會技能的發展;
為學校提供預防性和反應性的心理服務;
為老師、家長提供會商服務,開展基于家校合作背景下的學生心理發展服務;
教育與學校心理課程包含學校心理學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兒童心理評估與測量、學校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學校心理倫理與政策、教育與學校心理學相關基礎理論等內容。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旨在使學生掌握成為學校心理專業工作者的基本倫理和政策基礎,掌握在學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評估和干預能力,對學校心理學領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具體的專業課程包含發展心理學專題、教育心理學專題、心理病理學專題、學校心理倫理與政策、學校心理研究方法概論、兒童心理評估與測量、個體心理輔導的過程與方法、團體心理輔導、心理發展與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學設計與實施、多元文化心理學、學校會商、家校協同育人、功能性行為分析和行為干預、學校心理危機干預、生涯輔導理論和實踐等。
結合課程培養,教育與學校心理方向學生需完成合計300小時的見習、實習和督導。教育與學校心理見習/實習點涵蓋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社會組織(如自閉癥互助協會)、兒童精神科醫院、外部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等。北師大心理學部在心理測評、心理咨詢領域擁有專業的研究團隊,擁有實踐經驗豐富的督導師、咨詢師隊伍,同時擁有先進的測評工具、實驗室和干預場所(珠海校區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并將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新基地,為教育與學校心理方向專業碩士的理論學習、見習以及實習提供堅實的保障。
教育與學校心理方向的就業去向為幼兒園、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師或學校咨詢師、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兒童心理咨詢師、企事業單位心理學相關崗位、政府部門、個人執業咨詢師等。
鄭重聲明:上述內容為北京師范大學文件《北師大MAP項目特色以及方向說明》所示做出的整理,不具有權威性和官方代表性,一切2023年北京師范大學MAP項目特色以及方向說明應以北京師范大學公布的官方信息為主,以上提供的內容僅供廣大考生參考。
- 2024-07-25
- 2023-07-11
- 2023-07-10
- 2023-07-07
- 2023-07-07
- 2023-07-07
- 2023-07-06
- 2023-07-05
根據學校招生政策,結合學科發展需要,我校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部分科目將做出調整(持續更新),各科目具體調整內容可查閱院(系)公告,請各位考生及時關注并做好復習...
1.考生報名前須確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 2.為了更加順暢地填寫報名信息,請提前準備好以下材料:身份證件、學士學位證書、本科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碩士畢業證書、學生證、...
類別碼 類別名稱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招生學部(院、系) 學習方式 北京招生人數 珠海招生人數 是否接收 推免生 備注 0251 金融碩士 灣區國際商學院 全日制 55 接收 0252 應用統計碩士 統計學院...
根據學校實際和學科發展需要,現對我校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部分初試科目做出調整,請各位考生及時關注并做好復習準備。相關事宜以屆時發布的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專業目...
姓 名 性別 出生年月 照 片 (請務必插入本人近期免冠照) 籍 貫 民族 政治面貌 身份證號 工作單位 單位類型 工作崗位 考生身份 參加工作時間 職 務 (任職時間) 職稱 (聘任時間) 最高學歷 畢...
告知書 (致報考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23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生) 尊敬的考生: 您好!歡迎您報考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非全日制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
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關規定,北京師范大學通過推薦免試方式接收全國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推薦免試研究生(以下簡稱推免生)的...
考生姓名 聯系電話 推薦人 姓名 職級/職稱 單位名稱 職務 單位地址 聯系郵箱 員工人數 (企業推薦人須填寫) 聯系電話 單位性質 □企業 □政府或事業單位 企業規模 (企業推薦人須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