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
- 簡稱:北郵
- 地區: 北京、法國
- 類型:理工類、公辦、雙一流、211
- 學制:2~3年
- 學費:¥2.40~42.80萬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10號
-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隸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應用物理系,后更名為應用科技系、電子工程系。學院以信息科技為依托,以無線電、通信微電子、光電子和生物電子為特色,培養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學院現有3個本科招生專業、3個工學碩士招生專業、1個工程碩士招生專業和2個博士招生專業。本科招生專業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學碩士招生專業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工程碩士招生專業為電子與通信工程;博士招生專業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是我校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之一,在全國第二次學科排名中名列第三。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近百名專職教師,由院士和眾多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領銜,專職教師中72%具有國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學院大力開展與國內外著名研究機構、知名大學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積極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學院目前承擔國家、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數十項,自2009年以來,我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4項、社會力量科技獎7項。近三年來共申請發明專利120多項,共發表高水平的科研論文近700篇。其中2010年我院有1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論文”,2012年我院有2篇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學院為國家培養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已有數千名,不少人已經成為著名專家學者、企業總裁、IT精英、高級管理人才,在國民經濟建設和攀登科學高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院研究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100%,本科生就業率也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近年來我院學生參加國際性大賽獲一、二等獎三項、全國性大賽獲獎數十項、北京市大賽獲獎百余項;我院一直承辦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北京賽區)和北京市電子設計大賽并在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學院文體活動豐富多彩,院足球隊、籃球隊、舞蹈隊、合唱團、辯論隊多次在學校比賽中名列前茅。學院每年堅持開展學風月、科技月、誠信月、公益月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綜合素質過硬的優秀畢業生。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1977年開設計算機通信本科專業,1985年成立計算機工程系,1998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8年,按照“學科歸位”的原則,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等六個單位計算機學科的資源重新整合為計算機學院。2020年,將原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網絡技術研究院調整、合并組建新的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并支撐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學院的發展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信息通信行業跨越式發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快速演進,經歷了充滿激情、艱苦奮斗的創業建設階段,勇于開拓、協調發展的持續提高階段,敢為人先、不斷進取的全面發展階段和凝心聚力、勇攀高峰的爭創一流階段,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績,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計算機專業人才和計算機通信復合型人才,成果凝結了北郵幾代計算機人團結奮斗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同時,學院的辦學水平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為A。2017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一流學科。2019年ESI計算機學科學術機構最新排名進入全球1%。學院歷史沿革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現有教職工260余人,其中教師196人,包含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55人,副高級職稱教師87人,講師54人;博士生導師76人。師資隊伍專業實力雄厚,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含兼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2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人才1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青年人才4人,教育部新(跨)世紀人才1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6名。目前,學院建有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可信分布式計算與服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子政務云計算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智能通信軟件與多媒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信息網絡工程中心、通信軟件工程中心(原郵電部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究基地,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大數據技術、物聯網、軟件工程等方向形成了辦學優勢。隨著通信網、互聯網、物聯網及移動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科專業建設與時俱進,形成了具有深厚網絡背景的計算機類人才培養特色。學院建立了完整的、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軟件工程四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專業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自1985年建系以來,取得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在國內外各類競賽中屢屢摘金奪銀,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好評。學院先后4次牽頭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學院在網絡與交換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多媒體技術、嵌入式系統、通信軟件、服務計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近年來承擔了數百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6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60余項。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系,承擔了多項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開設了留學生研究生班。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按照“面向國家需求,瞄準學科前沿,匯聚優秀人才,爭創國際一流”的發展戰略,堅持育人為本、教學與科研并重的發展理念,薪火相承,為把我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院而努力奮斗。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校時成立的三大系之一——工程經濟系,1980年重建為管理工程系,1997年學校院系調整時組建管理與人文學院,2000年5月重組成立經濟管理學院。建院60年來,學院始終以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創造新知為己任,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和注重創新的教學理念,成為新中國培養信息通信產業經濟管理人才的搖籃,被社會譽為“信息通信業經濟管理人才的黃埔軍校”。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于2001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是教育部和原國家計委聯合批準的首批35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2011年8月獲得了全國首批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在軟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專業方向上具有工學本科、工學碩士研究生、全日制/在職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和工學博士研究生的全套教育培養體系,具有軟件工程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和工程碩士學位的授予權。建院以來,學院始終依托北京郵電大學在信息通信領域的雄厚實力,重點在通信軟件和企業信息化等方面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國際化”的優秀軟件人才。學院環境北郵軟件學院位于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北接首都的母親河—溫榆河,南鄰清雍正年間平西王府,東側是一條亮麗的環城水系,西邊是著名的溫都水城。北郵宏福校區位置獨特、風景秀麗、環境優雅,是莘莘學子學習生活的理想場所。辦學特色多年來,北郵軟件學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批準有關高等學校試辦示范性軟件學院的通知》(教高[2001]6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7]4號)等文件精神,始終堅持“積極發展、規范管理、開拓創新”的指導思想,較好地解決了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和內部組織體系完善、教學投入加大以及新型用人機制創建等問題。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堅持做到“辦學專業化、運作企業化、后勤社會化”,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在軟件人才培養和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北郵軟件學院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強大的行業背景,依托北京郵電大學在信息領域的雄厚實力,重點在通信軟件和企業運營信息化等專業方向上培養優秀軟件人才。在注重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軟件學院強調實踐教學。在校內的微軟、CA等教學實驗室,同學們可以及時應用和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可以到Motorola、HP、神州數碼、亞信科技、聯想、華為等學院實習基地一展自己的才華,也可以感受IBM、微軟、Oracle、Sun、華為、聯想等在京高級軟件研究中心的文化和氛圍;與此同時,學院還能為同學們提供到軟件發達國家駐地實習和留學深造的機會。學院十分重視英語的專業應用,大量采用雙語授課。同時還進行各類軟件技術認證培訓,努力培養學生全面的軟件工程師素質。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規范教學管理,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學院成立了權威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并充分發揮了指導作用。真誠地希望那些有理想、有智慧、有追求的優秀青年,能夠盡早步入現代化的軟件人才培養基地,盡情地遨游在廣闊的科技創新空間。軟件學院將根據世界先進科技走向和國民經濟與信息化發展的需要,秉承“厚德、博學、敬業、樂群”的校訓,繼續堅持“建一流學院,創一流學科,辦一流專業,育一流人才”的奮斗目標,努力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與開拓能力的高層次軟件人才。 [詳情]
-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是一個技術、藝術、人文交叉融合的學院。學院依托北京郵電大學的信息科技特色,面向數字內容和文化創意產業,著力培養數字媒體與交互設計領域的創新人才,滿足我國文化大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學院現有教師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建立了技術和藝術協調發展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與英國瑪麗女王大學簽署本科生互換協議。學院目前設有工業設計、數字媒體技術和數字媒體藝術3個本科專業,其中工業設計和數字媒體技術都是北京市特色專業。工業設計專業以信息產品創新設計為特色,注重智能產品設計、交互設計和用戶體驗評估等內容的學習。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技藝雙修,以數字內容創作工具的開發和應用算法研究為特色。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側重培養影視特效和數字內容領域內,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領域內的創作人才。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設計藝術學和數字媒體技術三個學術型碩士點以及藝術專業學位碩士點。最近幾年,學院的研究生就業率一直保持100%,本科生就業率達99%以上,其中本科畢業生讀研率超過40%。本學院學生在英國D&AD大賽、日本Carsdaling國際設計大賽、國際工業設計大賽、全國三維設計大賽、中國國際大學生動畫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展等國內外專業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依托網絡系統與網絡文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院在網絡文化與新媒體傳播、數字媒體技術、信息設計與交互體驗等領域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先后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項、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文化部文化發展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還承接了數十項服務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橫向合作項目。學院目前具有多個專業教學實驗室,可以滿足信息與交互設計、產品設計、動漫、游戲、微電影等數字內容拍攝制作等課程的教學需求。蘋果機房、產品創新設計實驗室、可用性測試實驗室、人機交互實驗室、數字化設計與3D打印實驗室、數字媒體技術實驗室、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等。 [詳情]
-
現代郵政學院(自動化學院)是教育部與國家郵政局共同建設的全國首家現代郵政學院。學院設有機械工程、電子商務兩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以及以“互聯網+智慧物流”為特色的郵政工程、郵政管理本科專業,并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高素質人才培養體系和通道,承擔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改研究課題,開設了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和北郵標桿課程、高新課程、精品課程。學院以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工管融合為抓手,依托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機器人與無人技術”等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北京市實驗示范中心、以及校企聯合教學平臺和科研基地,以面向產業“智能+”升級的理論研究為基礎,開展智能機器人和無人設備的科技研發,構建數字化轉型和電子商務理論體系,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以及管理創新。在當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學院以人工智能、5G通信、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契機,服務于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提升現代郵政與智慧物流全鏈條數字化水平,致力于培養智能裝備、智慧運營、智慧物流、智慧決策等領域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端復合人才,為加快建設現代化郵政強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而不懈努力!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以信息科技為特色,以突出的學科實力和明顯的專業優勢,在全國信息通信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重點建設的一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也是我校“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建設平臺”重點建設的學科,在2012年學科評估中評為全國第一。學院的學科和專業源自于北京郵電大學1955年建校時創建的有線電工程系和無線電工程系,經過6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經成為北京郵電大學學科實力最突出、專業優勢最明顯、師資力量最雄厚、歷史淵源最深遠的學院。學院擁有一支學術思想活躍、整體水平較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包括劉韻潔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一批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能把握學科前沿的杰出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各主要研究方向上擁有若干名國內外具有較高學術影響力的優秀專家、高水平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還有一批發展潛力較大的年輕學術骨干,總計博士生導師80余名,碩士生導師190余名。學院擁有“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移動互聯網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泛網無線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信息網絡北京實驗室”、“高等智能與網絡服務”和“無線網絡融合”創新引智基地、“網絡體系構建與融合”和“網絡系統與網絡文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還擁有“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和“教育部創新團隊”。學院承擔和完成了大量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部級的重大重點科研項目,也承擔和完成了大量的國際合作和企業合作科研項目。獲得許多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獎等重大獎勵。學院非常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項目合作、人員交流及專家互訪,對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此外,學院與多所國外大學擁有合作協議和密切關系,包括日本東北大學、韓國漢陽大學、挪威科技大學、丹麥奧爾堡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法國巴黎六大等。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隸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應用物理系,后更名為應用科技系、電子工程系。學院以信息科技為依托,以無線電、通信微電子、光電子和生物電子為特色,培養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學院現有3個本科招生專業、3個工學碩士招生專業、1個工程碩士招生專業和2個博士招生專業。本科招生專業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學碩士招生專業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工程碩士招生專業為電子與通信工程;博士招生專業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是我校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之一,在全國第二次學科排名中名列第三。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近百名專職教師,由院士和眾多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領銜,專職教師中72%具有國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學院大力開展與國內外著名研究機構、知名大學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積極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學院目前承擔國家、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數十項,自2009年以來,我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4項、社會力量科技獎7項。近三年來共申請發明專利120多項,共發表高水平的科研論文近700篇。其中2010年我院有1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論文”,2012年我院有2篇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學院為國家培養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已有數千名,不少人已經成為著名專家學者、企業總裁、IT精英、高級管理人才,在國民經濟建設和攀登科學高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院研究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100%,本科生就業率也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近年來我院學生參加國際性大賽獲一、二等獎三項、全國性大賽獲獎數十項、北京市大賽獲獎百余項;我院一直承辦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北京賽區)和北京市電子設計大賽并在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學院文體活動豐富多彩,院足球隊、籃球隊、舞蹈隊、合唱團、辯論隊多次在學校比賽中名列前茅。學院每年堅持開展學風月、科技月、誠信月、公益月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綜合素質過硬的優秀畢業生。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1977年開設計算機通信本科專業,1985年成立計算機工程系,1998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8年,按照“學科歸位”的原則,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等六個單位計算機學科的資源重新整合為計算機學院。2020年,將原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網絡技術研究院調整、合并組建新的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并支撐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學院的發展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信息通信行業跨越式發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快速演進,經歷了充滿激情、艱苦奮斗的創業建設階段,勇于開拓、協調發展的持續提高階段,敢為人先、不斷進取的全面發展階段和凝心聚力、勇攀高峰的爭創一流階段,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績,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計算機專業人才和計算機通信復合型人才,成果凝結了北郵幾代計算機人團結奮斗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同時,學院的辦學水平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為A。2017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一流學科。2019年ESI計算機學科學術機構最新排名進入全球1%。學院歷史沿革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現有教職工260余人,其中教師196人,包含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55人,副高級職稱教師87人,講師54人;博士生導師76人。師資隊伍專業實力雄厚,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含兼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2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人才1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青年人才4人,教育部新(跨)世紀人才1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6名。目前,學院建有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可信分布式計算與服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子政務云計算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智能通信軟件與多媒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信息網絡工程中心、通信軟件工程中心(原郵電部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究基地,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大數據技術、物聯網、軟件工程等方向形成了辦學優勢。隨著通信網、互聯網、物聯網及移動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科專業建設與時俱進,形成了具有深厚網絡背景的計算機類人才培養特色。學院建立了完整的、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軟件工程四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專業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自1985年建系以來,取得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在國內外各類競賽中屢屢摘金奪銀,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好評。學院先后4次牽頭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學院在網絡與交換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多媒體技術、嵌入式系統、通信軟件、服務計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近年來承擔了數百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6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60余項。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系,承擔了多項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開設了留學生研究生班。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按照“面向國家需求,瞄準學科前沿,匯聚優秀人才,爭創國際一流”的發展戰略,堅持育人為本、教學與科研并重的發展理念,薪火相承,為把我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院而努力奮斗。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校時成立的三大系之一——工程經濟系,1980年重建為管理工程系,1997年學校院系調整時組建管理與人文學院,2000年5月重組成立經濟管理學院。建院60年來,學院始終以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創造新知為己任,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和注重創新的教學理念,成為新中國培養信息通信產業經濟管理人才的搖籃,被社會譽為“信息通信業經濟管理人才的黃埔軍校”。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于2001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是教育部和原國家計委聯合批準的首批35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2011年8月獲得了全國首批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在軟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專業方向上具有工學本科、工學碩士研究生、全日制/在職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和工學博士研究生的全套教育培養體系,具有軟件工程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和工程碩士學位的授予權。建院以來,學院始終依托北京郵電大學在信息通信領域的雄厚實力,重點在通信軟件和企業信息化等方面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國際化”的優秀軟件人才。學院環境北郵軟件學院位于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北接首都的母親河—溫榆河,南鄰清雍正年間平西王府,東側是一條亮麗的環城水系,西邊是著名的溫都水城。北郵宏福校區位置獨特、風景秀麗、環境優雅,是莘莘學子學習生活的理想場所。辦學特色多年來,北郵軟件學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批準有關高等學校試辦示范性軟件學院的通知》(教高[2001]6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7]4號)等文件精神,始終堅持“積極發展、規范管理、開拓創新”的指導思想,較好地解決了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和內部組織體系完善、教學投入加大以及新型用人機制創建等問題。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堅持做到“辦學專業化、運作企業化、后勤社會化”,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在軟件人才培養和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北郵軟件學院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強大的行業背景,依托北京郵電大學在信息領域的雄厚實力,重點在通信軟件和企業運營信息化等專業方向上培養優秀軟件人才。在注重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軟件學院強調實踐教學。在校內的微軟、CA等教學實驗室,同學們可以及時應用和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可以到Motorola、HP、神州數碼、亞信科技、聯想、華為等學院實習基地一展自己的才華,也可以感受IBM、微軟、Oracle、Sun、華為、聯想等在京高級軟件研究中心的文化和氛圍;與此同時,學院還能為同學們提供到軟件發達國家駐地實習和留學深造的機會。學院十分重視英語的專業應用,大量采用雙語授課。同時還進行各類軟件技術認證培訓,努力培養學生全面的軟件工程師素質。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規范教學管理,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學院成立了權威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并充分發揮了指導作用。真誠地希望那些有理想、有智慧、有追求的優秀青年,能夠盡早步入現代化的軟件人才培養基地,盡情地遨游在廣闊的科技創新空間。軟件學院將根據世界先進科技走向和國民經濟與信息化發展的需要,秉承“厚德、博學、敬業、樂群”的校訓,繼續堅持“建一流學院,創一流學科,辦一流專業,育一流人才”的奮斗目標,努力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與開拓能力的高層次軟件人才。 [詳情]
-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是一個技術、藝術、人文交叉融合的學院。學院依托北京郵電大學的信息科技特色,面向數字內容和文化創意產業,著力培養數字媒體與交互設計領域的創新人才,滿足我國文化大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學院現有教師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建立了技術和藝術協調發展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與英國瑪麗女王大學簽署本科生互換協議。學院目前設有工業設計、數字媒體技術和數字媒體藝術3個本科專業,其中工業設計和數字媒體技術都是北京市特色專業。工業設計專業以信息產品創新設計為特色,注重智能產品設計、交互設計和用戶體驗評估等內容的學習。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技藝雙修,以數字內容創作工具的開發和應用算法研究為特色。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側重培養影視特效和數字內容領域內,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領域內的創作人才。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設計藝術學和數字媒體技術三個學術型碩士點以及藝術專業學位碩士點。最近幾年,學院的研究生就業率一直保持100%,本科生就業率達99%以上,其中本科畢業生讀研率超過40%。本學院學生在英國D&AD大賽、日本Carsdaling國際設計大賽、國際工業設計大賽、全國三維設計大賽、中國國際大學生動畫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展等國內外專業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依托網絡系統與網絡文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院在網絡文化與新媒體傳播、數字媒體技術、信息設計與交互體驗等領域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先后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項、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文化部文化發展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還承接了數十項服務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橫向合作項目。學院目前具有多個專業教學實驗室,可以滿足信息與交互設計、產品設計、動漫、游戲、微電影等數字內容拍攝制作等課程的教學需求。蘋果機房、產品創新設計實驗室、可用性測試實驗室、人機交互實驗室、數字化設計與3D打印實驗室、數字媒體技術實驗室、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等。 [詳情]
-
現代郵政學院(自動化學院)是教育部與國家郵政局共同建設的全國首家現代郵政學院。學院設有機械工程、電子商務兩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以及以“互聯網+智慧物流”為特色的郵政工程、郵政管理本科專業,并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高素質人才培養體系和通道,承擔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改研究課題,開設了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和北郵標桿課程、高新課程、精品課程。學院以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工管融合為抓手,依托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機器人與無人技術”等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北京市實驗示范中心、以及校企聯合教學平臺和科研基地,以面向產業“智能+”升級的理論研究為基礎,開展智能機器人和無人設備的科技研發,構建數字化轉型和電子商務理論體系,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以及管理創新。在當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學院以人工智能、5G通信、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契機,服務于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提升現代郵政與智慧物流全鏈條數字化水平,致力于培養智能裝備、智慧運營、智慧物流、智慧決策等領域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端復合人才,為加快建設現代化郵政強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而不懈努力! [詳情]
-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以信息科技為特色,以突出的學科實力和明顯的專業優勢,在全國信息通信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重點建設的一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也是我校“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建設平臺”重點建設的學科,在2012年學科評估中評為全國第一。學院的學科和專業源自于北京郵電大學1955年建校時創建的有線電工程系和無線電工程系,經過6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經成為北京郵電大學學科實力最突出、專業優勢最明顯、師資力量最雄厚、歷史淵源最深遠的學院。學院擁有一支學術思想活躍、整體水平較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包括劉韻潔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一批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能把握學科前沿的杰出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各主要研究方向上擁有若干名國內外具有較高學術影響力的優秀專家、高水平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還有一批發展潛力較大的年輕學術骨干,總計博士生導師80余名,碩士生導師190余名。學院擁有“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移動互聯網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泛網無線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信息網絡北京實驗室”、“高等智能與網絡服務”和“無線網絡融合”創新引智基地、“網絡體系構建與融合”和“網絡系統與網絡文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還擁有“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和“教育部創新團隊”。學院承擔和完成了大量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部級的重大重點科研項目,也承擔和完成了大量的國際合作和企業合作科研項目。獲得許多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獎等重大獎勵。學院非常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項目合作、人員交流及專家互訪,對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此外,學院與多所國外大學擁有合作協議和密切關系,包括日本東北大學、韓國漢陽大學、挪威科技大學、丹麥奧爾堡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法國巴黎六大等。 [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区在线
|
99久久国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
色接久久
|
欧美日精品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久久乱码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
亚洲成人综合视频
|
婷婷99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影院
|
性一交一乱一区二区洋洋av
|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
国产黄色大片
|
日韩欧美一级在线
|
国产日本亚洲香蕉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
|
亚洲成人99
|
日本一区2区
|
黄色片网址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
亚洲ww77777影视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自拍第一页
|
99爱在线视频
|
欧美黑人性猛交
|
在线观看毛片网站
|
黄色带视频|
成人福利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冷
|
欧美日本韩国
|
国产高清第一页
|
免费在线看a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