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选视频在线观看_www.99热视频_369看片你懂的小视频在线观看_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夜夜嗨_欧美成年人视频_久久精热

您當前的位置: 師大博學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招生學校
船舶與海洋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
  • 地區: 浙江、湖北、黑龍江等
  • 班型:周末班、網絡班
  • 學制:2.5~3年
  • 學費:¥2.40~6.60萬
  •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 寧波大學 寧波大學是一所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高起點地開始了辦學歷程。1992年列為全國高校招生第一批錄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范學院和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三校合并,組建新的寧波大學;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建設大學;2011年,國家海洋局與寧波市共建寧波大學;2012年成為浙江省、教育部、寧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在創建和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眾多海內外“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的大量幫助和廣泛支持,經過幾代寧大人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奮斗,目前綜合實力已進入全國高校百強行列。寧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十一大門類,設有21個學院,建有7個省一流A類學科、6個省一流B類學科、2個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據ESI公布的數據,工程學、臨床醫學、化學、材料科學4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現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5個本科專業。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317名(其中科學技術學院9825名),各類研究生6099名,成人教育學生19255名。學校現有教職工2650余名,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600余名。現有正高職稱人員369名,副高職稱人員774名,博士學位人員936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共享院士5名、加拿大兩院院士1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3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7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人才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5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7名、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3名,國家、省級突出貢獻專家13名,省特級專家1名、省“千人計劃”8名、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2名。學校堅持“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教育理念,實施“大類招生、大類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擁有國家特色專業6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項目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1個、教育部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卓越人才培養計劃2項;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國家級精品公開視頻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4門、國家級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課程1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文授課品牌課程2門、“十二五”期間國家級規劃教材8部。2015年專業競爭力在全國重點大學中位列第88名,研究生教育質量進入全國百強行列。學校是國家大學生自主創業教導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單位。學生就業率位列省屬本科高校前列,是“全國就業工作典型高校50強”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教導模式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內五大創業教育模式之一。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注重學術和科技創新,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牽頭單位)1個、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級成果推廣機構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1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2個、浙江海洋高效健康養殖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1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個、國家體育總局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8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文化創新團隊1個。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實現了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項的全面突破;社科研究水平位居全國高校前10%行列;獲中國高校產學研合作十大優秀案例;有效發明專利量列全國高校前50名。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已與60個國家16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開拓了中澳MBA、中法旅游管理本科及碩士、中美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中加漢伯項目、ACCA/CGA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開設了國際工商管理全英文大類,建有10個本科和3個碩士層次的國際化專業;與冰島大學、馬達加斯加塔馬塔夫大學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學校具備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公派來華留學生資格;現有各類在校留學生2400余人,其中學歷生1471人。學校與港澳臺交流日益頻繁,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開展了校際學術以及學生交流與合作;與臺灣輔仁大學、臺灣海洋大學、云林科技大學、臺灣東吳大學等20所臺灣高校簽訂了校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協議。1993年,首開兩岸大學生交流互訪先河,甬臺兩地大學生互訪23次;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的甬港兩地大學生互訪研修活動被列為教育部“萬人計劃”項目。學校位于寧波高教園區北區,占地2740畝,校舍總建筑面積90.2萬平方米;2015年,啟動新建寧波大學梅山海洋科教園和慈溪校區,新增辦學用地1400畝,在建工程面積47.3萬平方米。學校建有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數字資源中心寧波分中心,擁有1家直屬附屬醫院、7家非直屬附屬醫院和8家教學醫院。今天的寧波大學,正秉承“實事求是,經世致用”的校訓和“兼容并包、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與時偕行”的寧大精神,努力向著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邁進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2.40萬

    ]
  •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學校校園占地7000余畝,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綠化覆蓋率72%,被譽為“森林式大學”。學校教學科研支撐體系完備,各項公共服務設施齊全。學校學科齊全、結構合理,基本構建起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體系。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設有98個本科專業,21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8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內科學、外科學按三級),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14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4個學科進入A+),28個學科進入B類(其中19個進入B+)。學校實施“人才興校”戰略,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教師中有院士16人,“千人計劃”入選者38人,“外專千人計劃”入選者7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12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9人、講座教授42人,長江學者青年項目1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5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5人,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4人,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青年科學家3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9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2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39人,湖北省“百人計劃”入選者52人,“楚天學者”207人。學校貫徹建設“學生、學者與學術的大學”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為本、創新是魂、責任以行”的辦學理念,堅持“一流教學一流本科”的建設目標,采取多種舉措,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和完善充滿活力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幾十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近40萬名高級人才。按照“應用領先、基礎突破、協調發展”的科技發展方略,構建起了覆蓋基礎研究層、高新技術研究層、技術開發層三個層次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有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以及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籌)、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還擁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專業實驗室及一批省部級研究基地。學校堅持“服務乃宗旨,貢獻即發展”的辦學思路,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學研產相結合,密切與地方政府、大型企業的合作關系,通過設立駐外研究院、產業化基地,開展橫向科技合作等方式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理念,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世界上3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系,每年有約1600余人次的國(境)外專家學者來我校任教、合作科研和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附屬協和醫院、同濟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培訓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區的醫療診治中心。附屬梨園醫院突出老年病學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正以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秉持“明德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敢于競爭,善于轉化,聚精會神,科學發展,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努力開創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6.60萬

    ]
  •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雙一流計劃”建設的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7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近50萬名高級專門人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已成為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在校普通本科生36452人,博士、碩士生17224人,留學生1310人。學校長期的育人實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體系:確立了“建設讓人民滿意、讓世人仰慕的優秀大學”的大學理想,“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辦學理念,“實施卓越教育、培養卓越人才、創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學校致力于為社會培養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領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學校現有馬房山校區、余家頭校區和南湖校區,占地4000余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75萬平方米,4座現代化圖書館藏書386萬冊。現有24個學院(部),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現有教職工5533人,其中專任教師3248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1人,面向全球聘任的戰略科學家29人,國家“千人計劃”26人、“萬人計劃”5人,長江學者特聘(講座、青年)教授1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1 人。學校已形成以工學為主,理、工、經、管、藝術、文、法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7個;有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材料學科、工程學科、化學學科和物理學科4個學科進入了世界ESI學科排名的前1%。現有本科生專業89個,其中國家特色專業15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8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2個。現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17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8門。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3個、國家國際化示范學院1個、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1個、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1個。近年來,學校培養了一批全國優秀大學生代表,2人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5人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人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3人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稱號,7人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近年來,學校在多項全國高水平大學生科技競賽中成績名列前茅。2016年,大學生學科競賽獲省部級以上獎項376項(其中國家級獎181項)。其中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獲獎總數居全國并列第二位;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獎總數居全國第四位、湖北省第一位;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獲獎總數居全國第三位;學校連續7年以團體總分第一名獲得湖北省“挑戰杯”(創青春杯)。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在95%左右。學校在新材料與建筑材料、交通與物流、機電與汽車、信息、新能源、資源環境、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等領域建有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纖傳感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5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基地,建有建筑材料綠色制造建材行業協同創新中心、內河智能航運交通運輸部協同創新中心、汽車零部件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安全預警與應急聯動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4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共建聯合研究中心199個。2010年以來,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獎勵14項,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學校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荷蘭等國家的19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人才培養和科技合作關系,聘請了300余名國外知名學者擔任學校戰略科學家、客座和名譽教授。2007年以來,學校先后獲批建立了材料復合新技術與先進功能材料、高性能船舶關鍵技術、功能薄膜新材料先進制備技術及工程應用、新能源汽車科學與關鍵技術等4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和材料復合新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環境友好建筑材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運與海事安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3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09年以來,學校先后與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日本的著名高校建立了14個高水平國際合作研究平臺,包括武漢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納米聯合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密歇根大學新能源材料技術聯合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南安普頓大學高性能船舶技術聯合中心等。2016年,學校與英國威爾士三一圣大衛大學合作建立的首個海外校區正式運行。2016年,學校同時進入THE世界大學排行榜、QS亞洲大學排行榜、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4.50萬

    ]
  • 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坐落于美麗的松花江畔——北國冰城哈爾濱市。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70年,以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師為基礎,在“哈軍工”原址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2年,成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1996年,進入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2年,由國防科工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同年被教育部批準試辦研究生院;2003年,科技部和教育部授予學校科技園“國家大學科技園”稱號;2007年,由國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海軍共建,同年教育部批準正式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行列;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學校現隸屬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我國“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學校占地面積125.6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3.54萬平方米。校園建筑中西合璧,飛檐碧瓦,氣勢恢宏。現設有16個專業學院(系、部);設有40多個科研機構以及150多個科研和教學實驗室,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5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個,國家級學科創新引智基地3個,國家級電工電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固定資產總值36.80億元。圖書館共有紙質藏書226.09萬冊。學校具有“三海一核”領域主體學科特色鮮明、相關學科支撐配套、專業結構布局合理的特色學科專業體系。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9個,本科招生專業(類)3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7個、國防特色專業7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4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1個、一級學科11個。“現代艦船與深海工程”躋身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行列,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學校現有教職工3006人,其中專任教師1803人,教授、副教授1062人。教師中有“兩院”院士8人(含雙聘5人),博士生導師47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0余人,“千人計劃”10人,“萬人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學名師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3人,青年學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4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6個。各類在校生2827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5124人,全日制研究生7759人,各類外國留學生1348人。學校是首批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并被教育部、總政治部列入“21世紀人才強軍計劃”,是海軍在東北地區唯一選拔培養后備軍官的依托學校。學校緊緊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一主題,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國際化進程,著力培養“視野寬、基礎厚、能力強、素質優、可靠頂用”的一流工程師、行業領軍人才和科學家。近年來,學生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國際無人水下機器人大賽等國際國內各類賽事中獲得國際和國家級獎逾千項,“E唯”機器人創新團隊、“創翼”創新團隊獲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大學生創業聯盟連續五年獲“全國十佳KAB創業俱樂部”。2011年成立創業教育學院。學校被授予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示范基地、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標兵、全國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先進集體、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連續十年位列黑龍江省高校第一名,成為全國畢業生就業50所典型經驗高校之一。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及提名獲獎占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獲獎總數的40%,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數量連續兩年名列黑龍江省第一名。畢業生以“可靠頂用”而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贊譽。2009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繼2006年獲得教育部本科評估優秀評價之后,2009年和2010年,學校分別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生教育優秀工程評估和辦學水平提升工程評估,均獲“優秀”評價。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12萬多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國的將軍、部長、省長、院士,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的技術領軍和高級管理人才。他們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歷來有重視科研工作的傳統,不僅以國內第一艘實驗潛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臺艦載計算機、第一套條帶測深儀等數十項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稱,而且還以雙工型潛器、氣墊船、梯度聲速儀等成果摘取過世界第一的桂冠。學校在船海核領域保持著很強的技術儲備,水下機器人、減振降噪、船舶減搖、船舶動力、組合導航、水聲定位、水下探測、核動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驗證、三體船設計等技術居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地位,現已成為我國艦船科學技術基礎和應用研究的主力軍之一、海軍先進技術裝備研制的重點單位、我國發展海洋高技術的重要依托力量。當前,學校是我國深海油氣開發最核心裝備3000米半潛式鉆井平臺、3000米起重鋪管船的設計研發單位之一,是“深海空間站工程”六個系統中三個系統的牽頭單位,是“蛟龍號”7000米載人潛水器水下導航定位系統國產化的裝備提供方,為我國首條三體搜救艇、萬噸集裝箱船、自升式鉆井平臺等新船型開發及深海工程裝備研發提供了全面的基礎技術支撐。“十一五”以來,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國家和國防“973”計劃及“863”計劃、國防預研和型號等一大批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60余項。中組部、總裝備部等五部委聯合授予學校“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和“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科研產品質量管理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是國內高校首家通過“雙認證”的大學。牽頭成立“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核安全與仿真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獲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艦船動力”“先進海洋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獲黑龍江省認定。學校設有國家大學科技園,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5年科技經費到款超過10.28億元。學校堅持國際化、開放式辦學。牽頭成立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聯盟(簡稱ICNAME)。與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五大船級社等世界一流大學、研究機構、國際組織和企業在內的22個國家100余個單位建立了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實施高校,獲高教學會“全國來華留學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12年,學校與烏克蘭南方師范大學聯合成立“孔子學院”。學校每年資助400多名教師到國外進修、講學和科研合作,每年選派500多名學生到國際知名大學交流學習和訪問。60多年來,學校堅持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倡導培育的“哈軍工精神”,形成了“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以國防需求為第一使命,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的精神追求,凝煉了“大工至善,大學至真”的校訓,形成了“忠誠、堅韌、團結、創新”的校風、“治學嚴謹、組織嚴密、要求嚴格”的教風和“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學風。當前,學校以服務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為使命,以“雙一流”建設為統領,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緊緊抓住“三海一核”領域的國家戰略機遇,強化特色,繼承創新,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正在向著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目標闊步邁進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2.70萬

    ]
  •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結合,工、理、管、文、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前身為天津理工學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學理工分校名義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設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學院與原天津大學分校、天津大學機電分校、天津大學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學院。經教育部批準,2004年更名為天津理工大學。學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區賓水西道391號,總占地面積160.8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5.21萬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現有專業學院16個,還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工程訓練中心、體育教學部、信息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現有本科專業6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天津市重點學科12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軟件工程、機械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物理學)。專業建設成績顯著。擁有教育部特色專業4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5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資源共享課2門,天津市“十二五”綜合投資規劃專業建設項目18個、獲國家級、市級教學成果35項,國家級、市級規劃教材18部,天津市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天津市級卓越計劃試點專業14個。注重教學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現有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7個、天津市工程中心9個、天津市人文社科基地2個。設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天津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1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圖書館建筑面積4.59萬平方米,藏書182.1萬冊,無線網絡覆蓋全館,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18所高校圖書館實現資源共享;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設備先進;大學生活動中心、田徑運動場、體育館等設施配套齊全。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已與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1所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先后與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大學開展了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層次的合作辦學,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合作培養出我國首批項目管理碩士(MPM)。開展“2+2”、“3+1”等本科生、研究生合作交流項目32項。與波蘭密茨凱維奇大學、印度孟買大學和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學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學院,與波蘭華沙維斯瓦大學合作,建立了孔子課堂。天津理工大學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重德重能、求實求新”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實現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理工大學的目標而繼續奮斗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2.50萬

    ]
船舶與海洋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
地區: 江蘇、陜西、湖北等 學制:2~2年 學費:¥1.28~1.28萬
招生方式 同等學力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班型:周末班、網絡班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師大博學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招生學校
粵ICP備2021118978號 廣州師大博學技術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職研究生資訊網 All Rights Reserverd.
電話:4008373873
友情鏈接:中教互聯中教互聯官網
免費課程
咨詢了解
關于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一级在线视频 | www.色综合 | 日韩综合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第一区在线 | 成年人视频网站 | 国产美女自拍 | 日韩中文字幕av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8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黑人 | 精品一区久久久 |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 |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综合第一页 |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第9页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 亚洲91视频 | 天天射影院 | 高清黄色毛片 | 亚洲免费黄色 | 国产动漫av | 国产高清网站 | 成人一区二 | 最新免费av网站 | 福利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日| 亚洲电影一区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似苏梦涵 | 欧美视频一二三区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 天堂电影av |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亚洲天堂偷拍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白浆 |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