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理工大學
- 簡稱:哈理工
- 地區: 黑龍江
- 類型:理工類、公辦
- 學制:3~3年
- 學費:¥2.70~4.20萬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52號
-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哈爾濱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是原哈爾濱科技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相關專業組合而成,學院成立于1998年8月,原名儀器儀表學院,2001年初更名為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學院位于哈爾濱理工大學西區,新主教學樓E座5—10層、D座1-2層和6-7層。學院現有教職工總計118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含高工)42人;博士生導師6名,碩士研究生導師45人;博士學位教師58余人;龍江學者1人、儀器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2人、后備帶頭人2人;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和精密儀器及機械省級學科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2名、后備帶頭人2名;校級學科帶頭人和后備帶頭人1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74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46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8人,博士研究生42人,在站博士后20人。學院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1個,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包含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和精密儀器及機械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信號及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光學工程、安全工程、電力電子及電力傳動、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裝置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儀器儀表工程、光學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安全工程4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2個高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測控技術與儀器黑龍江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學院擁有測控技術與儀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電工電子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設有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安全工程、物聯網工程4個本科專業,1個電子教研部、1個實驗中心。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由原來的電磁測量技術及儀表專業、精密儀器及機械專業、工業自動化儀表專業、檢測技術專業合并而成,最早歷史可上溯至五十年代,現為國家系一類特色專業、黑龍江省重點專業、黑龍江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安全工程專業成立于1994年,通信工程專業成立于2001年,物聯網工程專業成立于2010年。教學實驗室51個,總面積近7500平方米,經過學校教學設備專項資金投入、中央地方共建實驗室專項投入和日行貸款設備引進等,學院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資產在3350萬元以上。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長期以來一直重視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的培養,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面廣,又能從事技術開發、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科學研究人才。建院以來,學院為全國儀器科學與測控技術、通信、安全、物聯網領域培養了諸多優秀人才,很多畢業生都已成為大中型企業、公司和其它單位的技術骨干和領導骨干。近幾年學院本科畢業生平均升學率達到20%以上,其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畢業生考研率最高達到42.9%,畢業生在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就職率達到80%左右。 [詳情]
-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是一所強、弱電相結合的工科學院。學院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電子信息工程”2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原“高電壓技術及設備”、“電氣絕緣與電纜”、“電機電器及其控制”、“電氣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和“信息工程”6個專業,其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為國家重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為省級重點專業。學院擁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涵蓋“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和“電介質工程”6個二級學科,其中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為國家重點學科,電機與電器和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同時擁有“信號與信息處理”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電氣工程”領域擁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等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權;并設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院所屬的“電介質工程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汽車電子研發中心”為教育部汽車研發中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試驗研究中心”、“電機及其控制實驗室”為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研究型實驗室。學院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現有電纜技術與材料、電氣絕緣檢測技術、特種電機及控制、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和電工理論與新技術5個研究所、2個高技術開發公司和1個汽車電子研發中心。主要從事各類電纜材料、電纜工業過程控制、電氣絕緣老化與故障機理、絕緣檢測技術、大型電機基礎理論和特種電機、各類高電壓設備和絕緣診斷技術、特種電機調理及控制系統、計算機應用軟件、汽車電子等的研究與開發。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崗教職工122人,教授43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導師63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龍江學者2人,國家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6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者超過55%,具有碩士學位者超過85%,已形成一支以博士和優秀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師資隊伍。學院在讀的博士研究生71名,碩士研究生703名,本科生2700余名;今年學院計劃招收博士生24名,碩士研究生220名,本科生780名。在研的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數十項,每年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80余篇。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學院已累計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逾萬人,教學科研成果獲獎數百項,出版學術著作數十部,為我國電氣科學技術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學院全體師生員工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學科為目標,以發展電工高新技術和電力技術為主導,凝煉學科方向,匯聚學術隊伍,構筑學科基地,醇化學術氛圍,團結務實,求真創新,共創電氣工程學科更美好的未來。 [詳情]
-
一、學院的發展歷程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發展歷程起步于1981年成立管理系,1982年開始招收“工業管理工程”專業本科生,1995年開始招收“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1998年成立經濟管理學院,并獲得“技術經濟及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開始招收“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2006年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開始招收“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2009年設立“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2年設立“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8年獲批“工商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二、本科專業與研究生授權點目前,學院設有9個本科專業,包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和經濟學,在讀本科生2264人。其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工商管理”為省級重點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商管理”為省高校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2個博士后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應用經濟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技術經濟及管理、企業管理和會計學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會計專碩(MPAcc)、工程管理(MEM)、項目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和物流工程與管理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401人,博士研究生69人。三、學科平臺與師資隊伍學院擁有1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哈爾濱理工大學高新技術發展與管理研究中心,在基地評估中獲得“優秀”,并獲得“黑龍江省工人先鋒號”稱號;1個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高新技術發展與戰略管理研究團隊;1個省級智庫“黑龍江省人口經濟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省級高水平大學特色優勢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2009-2015);2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管理科學與工程”和“技術經濟及管理”,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梯隊被列為黑龍江省535工程第二層次梯隊。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51人,專業教師124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5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9人,博士后37人,有國外訪學經歷教師27人。擁有龍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省優秀中青年專家2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5人,省高校青年學術骨干5人,學校青年拔尖人才4人,并有40余人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機構擔任理事以上職務。為提高學院的人才層次和水平,制定并實施了“教師隊伍建設計劃”。此外,還通過積極引進優秀博士,鼓勵青年骨干進入博士后流動站、到國外重點高校訪學和到企業、機關實踐,以及積極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重要科研課題等措施,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四、“十三五”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十三五”期間,學院獲得科研經費總額1275萬元,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8項,省部級項目114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7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項;出版專著9部,其中國家級出版社專著6部;發表論文636篇,三大檢索期刊發表論文152篇,在CSSCI期刊發表論文139篇。承辦了國際會議及國內論壇,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 [詳情]
-
哈爾濱理工大學理學院于2017年在原應用科學學院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系,有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學術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共有6個本科專業,2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全日制在校學生1300余人。學院建有大珩量子調控協同創新中心、復雜系統分析與控制協同創新中心,復雜系統控制與仿真等6個研究所,基礎物理與技術物理等6個實驗/實踐教學場所,實驗室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均為近幾年購進的新設備,能夠滿足全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專業實驗教學以及全校本科生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工作需求。學院現有教職工149人,學院現有教師133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47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6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級中青年專家1人,德國洪堡學者1人,龍江學者青年學者1人,黑龍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1人、后備帶頭人1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2人、后備帶頭人4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高校創新人才5人,校青年拔尖人才4人,理工英才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模范教師1人、優秀教師1人、師德先進個人3人、三育人先進工作者1人。國家級學會理事3人,省級學會副理事長4人、常務理事6人;國際學術期刊編委/副編輯3人、國際學術期刊長期審稿人20余人。學院秉承老校長、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王大珩先生“教研并舉、理工結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越人才、亦能亦德”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自身辦學特色。近五年,學院教師承擔德國洪堡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余項、教育部霍英東基金1項、國家部委基金近20項、省杰出青年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30余項、廳局級項目5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自然類)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其他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其中SCI檢索論文320余篇,出版著作6部,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理學院的國際交流活動不斷擴大,先后與美國、德國、英國、波蘭、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相應學院建立了學術合作關系,經常性地邀請國內外學者來校講學、交流,并與其中部分高校建立了經常性聯系和實質性合作。理學院承擔著全校七分之一以上的基礎課程教學任務,是學校提升教學質量關鍵部門。擁有一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教學隊伍,教學工作量大,教學質量高,教學效果好,是學校強化基礎教育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學院在團隊建設、課程建設、平臺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擁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一流在線課程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1個。近年來,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特別是,學院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習與科技競賽活動,努力為學生成長搭建平臺,組織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物理學術競賽、光電設計競賽等,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通過競賽培養了大批“創新人才”,為學校在“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中的優異成績做出了重要貢獻。學院以“大珩精神”為引領,著力培養“雙實雙崇”的理工品質。秉承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的發展理念,一手抓標志性成果、一手抓內涵建設。實施“仰賴大師、科學謀劃,立足龍江、搭建平臺,匯集人才、共謀發展”的戰略,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致力于把理學院建設成為“學校滿意、社會認可、師生員工引以為自豪”的理學院。 [詳情]
-
哈爾濱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是原哈爾濱科技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相關專業組合而成,學院成立于1998年8月,原名儀器儀表學院,2001年初更名為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學院位于哈爾濱理工大學西區,新主教學樓E座5—10層、D座1-2層和6-7層。學院現有教職工總計118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含高工)42人;博士生導師6名,碩士研究生導師45人;博士學位教師58余人;龍江學者1人、儀器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2人、后備帶頭人2人;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和精密儀器及機械省級學科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2名、后備帶頭人2名;校級學科帶頭人和后備帶頭人1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74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46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8人,博士研究生42人,在站博士后20人。學院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1個,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包含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和精密儀器及機械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信號及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光學工程、安全工程、電力電子及電力傳動、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裝置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儀器儀表工程、光學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安全工程4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2個高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測控技術與儀器黑龍江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學院擁有測控技術與儀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電工電子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設有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安全工程、物聯網工程4個本科專業,1個電子教研部、1個實驗中心。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由原來的電磁測量技術及儀表專業、精密儀器及機械專業、工業自動化儀表專業、檢測技術專業合并而成,最早歷史可上溯至五十年代,現為國家系一類特色專業、黑龍江省重點專業、黑龍江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安全工程專業成立于1994年,通信工程專業成立于2001年,物聯網工程專業成立于2010年。教學實驗室51個,總面積近7500平方米,經過學校教學設備專項資金投入、中央地方共建實驗室專項投入和日行貸款設備引進等,學院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資產在3350萬元以上。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長期以來一直重視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的培養,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面廣,又能從事技術開發、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科學研究人才。建院以來,學院為全國儀器科學與測控技術、通信、安全、物聯網領域培養了諸多優秀人才,很多畢業生都已成為大中型企業、公司和其它單位的技術骨干和領導骨干。近幾年學院本科畢業生平均升學率達到20%以上,其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畢業生考研率最高達到42.9%,畢業生在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就職率達到80%左右。 [詳情]
-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是一所強、弱電相結合的工科學院。學院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電子信息工程”2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原“高電壓技術及設備”、“電氣絕緣與電纜”、“電機電器及其控制”、“電氣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和“信息工程”6個專業,其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為國家重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為省級重點專業。學院擁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涵蓋“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和“電介質工程”6個二級學科,其中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為國家重點學科,電機與電器和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同時擁有“信號與信息處理”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電氣工程”領域擁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等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權;并設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院所屬的“電介質工程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汽車電子研發中心”為教育部汽車研發中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試驗研究中心”、“電機及其控制實驗室”為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研究型實驗室。學院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現有電纜技術與材料、電氣絕緣檢測技術、特種電機及控制、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和電工理論與新技術5個研究所、2個高技術開發公司和1個汽車電子研發中心。主要從事各類電纜材料、電纜工業過程控制、電氣絕緣老化與故障機理、絕緣檢測技術、大型電機基礎理論和特種電機、各類高電壓設備和絕緣診斷技術、特種電機調理及控制系統、計算機應用軟件、汽車電子等的研究與開發。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崗教職工122人,教授43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導師63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龍江學者2人,國家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6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者超過55%,具有碩士學位者超過85%,已形成一支以博士和優秀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師資隊伍。學院在讀的博士研究生71名,碩士研究生703名,本科生2700余名;今年學院計劃招收博士生24名,碩士研究生220名,本科生780名。在研的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數十項,每年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80余篇。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學院已累計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逾萬人,教學科研成果獲獎數百項,出版學術著作數十部,為我國電氣科學技術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學院全體師生員工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學科為目標,以發展電工高新技術和電力技術為主導,凝煉學科方向,匯聚學術隊伍,構筑學科基地,醇化學術氛圍,團結務實,求真創新,共創電氣工程學科更美好的未來。 [詳情]
-
一、學院的發展歷程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發展歷程起步于1981年成立管理系,1982年開始招收“工業管理工程”專業本科生,1995年開始招收“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1998年成立經濟管理學院,并獲得“技術經濟及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開始招收“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2006年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開始招收“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2009年設立“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2年設立“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8年獲批“工商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二、本科專業與研究生授權點目前,學院設有9個本科專業,包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和經濟學,在讀本科生2264人。其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工商管理”為省級重點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商管理”為省高校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2個博士后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應用經濟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技術經濟及管理、企業管理和會計學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會計專碩(MPAcc)、工程管理(MEM)、項目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和物流工程與管理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401人,博士研究生69人。三、學科平臺與師資隊伍學院擁有1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哈爾濱理工大學高新技術發展與管理研究中心,在基地評估中獲得“優秀”,并獲得“黑龍江省工人先鋒號”稱號;1個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高新技術發展與戰略管理研究團隊;1個省級智庫“黑龍江省人口經濟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省級高水平大學特色優勢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2009-2015);2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管理科學與工程”和“技術經濟及管理”,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梯隊被列為黑龍江省535工程第二層次梯隊。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51人,專業教師124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5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9人,博士后37人,有國外訪學經歷教師27人。擁有龍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省優秀中青年專家2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5人,省高校青年學術骨干5人,學校青年拔尖人才4人,并有40余人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機構擔任理事以上職務。為提高學院的人才層次和水平,制定并實施了“教師隊伍建設計劃”。此外,還通過積極引進優秀博士,鼓勵青年骨干進入博士后流動站、到國外重點高校訪學和到企業、機關實踐,以及積極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重要科研課題等措施,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四、“十三五”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十三五”期間,學院獲得科研經費總額1275萬元,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8項,省部級項目114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7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項;出版專著9部,其中國家級出版社專著6部;發表論文636篇,三大檢索期刊發表論文152篇,在CSSCI期刊發表論文139篇。承辦了國際會議及國內論壇,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 [詳情]
-
哈爾濱理工大學理學院于2017年在原應用科學學院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系,有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學術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共有6個本科專業,2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全日制在校學生1300余人。學院建有大珩量子調控協同創新中心、復雜系統分析與控制協同創新中心,復雜系統控制與仿真等6個研究所,基礎物理與技術物理等6個實驗/實踐教學場所,實驗室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均為近幾年購進的新設備,能夠滿足全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專業實驗教學以及全校本科生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工作需求。學院現有教職工149人,學院現有教師133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47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6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級中青年專家1人,德國洪堡學者1人,龍江學者青年學者1人,黑龍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1人、后備帶頭人1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2人、后備帶頭人4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高校創新人才5人,校青年拔尖人才4人,理工英才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模范教師1人、優秀教師1人、師德先進個人3人、三育人先進工作者1人。國家級學會理事3人,省級學會副理事長4人、常務理事6人;國際學術期刊編委/副編輯3人、國際學術期刊長期審稿人20余人。學院秉承老校長、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王大珩先生“教研并舉、理工結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越人才、亦能亦德”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自身辦學特色。近五年,學院教師承擔德國洪堡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余項、教育部霍英東基金1項、國家部委基金近20項、省杰出青年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30余項、廳局級項目5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自然類)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其他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其中SCI檢索論文320余篇,出版著作6部,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理學院的國際交流活動不斷擴大,先后與美國、德國、英國、波蘭、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相應學院建立了學術合作關系,經常性地邀請國內外學者來校講學、交流,并與其中部分高校建立了經常性聯系和實質性合作。理學院承擔著全校七分之一以上的基礎課程教學任務,是學校提升教學質量關鍵部門。擁有一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教學隊伍,教學工作量大,教學質量高,教學效果好,是學校強化基礎教育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學院在團隊建設、課程建設、平臺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擁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一流在線課程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1個。近年來,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特別是,學院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習與科技競賽活動,努力為學生成長搭建平臺,組織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物理學術競賽、光電設計競賽等,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通過競賽培養了大批“創新人才”,為學校在“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中的優異成績做出了重要貢獻。學院以“大珩精神”為引領,著力培養“雙實雙崇”的理工品質。秉承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的發展理念,一手抓標志性成果、一手抓內涵建設。實施“仰賴大師、科學謀劃,立足龍江、搭建平臺,匯集人才、共謀發展”的戰略,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致力于把理學院建設成為“學校滿意、社會認可、師生員工引以為自豪”的理學院。 [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
www.a级毛片
伊人成人在线
|
国产精品av一区二区
|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
中国一级特黄毛片大片
|
亚洲精品99|
91香蕉国产
|
人人射人人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白浆
|
国产5区
|
久久综合亚洲
|
日韩av一区二区在线
|
五月av
|
黄色一几片
|
国产专区一区
|
九九九精品视频
|
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的特点
|
五月婷婷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网站
|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黄色免费网
|
在线精品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
国产精品精品久久久
|
国产色在线
|
亚洲激情影院
|
日韩一区二区电影
|
日本老妇成熟
|
天天艹在线
|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欧美1234区
|
国产一区二区色
|
成人免费大片黄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狠狠综合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
黄色成人在线观看
|
在线欧美视频
|
日批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