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軟件學院非全日制電子信息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
一、河南大學軟件學院簡介
一、學院簡介
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成立于1999年,是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成員,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首批會員。擁有軟件工程技術二級博士學位點,軟件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軟件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網絡工程專業河南省專業評估排名第一。擁有“河南省智能數據處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網絡理論與關鍵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高等學校學科引智創新基地”“河南省現代網絡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部級科研教學平臺和“河南省高校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等榮譽稱號,是河南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碩士建設牽頭單位和河南大學文明單位。
學院現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含留學生)3000余人,學生享受國家、省級、校級各級各類獎學金。截至目前,學院已培養本碩畢業生近萬人,學生就業率高、就業品質高、人均薪資高。近年來,學院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人數也不斷攀升,2018屆共有63人獲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2019屆共有76人獲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2020屆共有79人獲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絕大部分被“雙一流”高校錄取。
二、師資隊伍
目前,學院擁有教職工89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35人。校聘客座教授3人,講座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24人,企業導師25人。擁有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等各類人才。
三、教學科研
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省部級項目20余項;承擔橫向課題30余項,總經費達20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300余篇被三大檢索收錄,出版專著或教材30余部,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3項,國家專利權10余項,軟件著作權上百項。獲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重大項目1項、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3項,獲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在河南省教師技能競賽中,多名老師獲得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四、平臺建設
近三年來,學院充分利用“雙一流建設資金”“中西部高校提升計劃資金”“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設專項資金”等各類資金支持,不斷推進實驗平臺建設,擁有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實驗室、云計算實驗室、網絡互聯實驗室、無線網絡與安全實驗室、物聯網實驗室、軟件測試與開發實驗室、嵌入式實驗室、移動應用實驗室、計算機視覺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實驗室面積約3500平方米,設備總資產達3000萬元。
五、特色育人
校企合作。學院依托百年學府的綜合辦學優勢,突出“實踐育人”特色,在國內業界多家知名企業建有實習實訓基地,強化學生的企業工程實踐經歷。與黃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約成立河南大學鯤鵬產業創新學院,與開封市和中關村軟件園聯合設立河南大學軟件學院創新創業基地,通過產學研融合打造協同育人平臺,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創新創業。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近三年,學生先后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專業競賽獎勵800余人次,完成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3項,獲批軟件著作權9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學生項目團隊先后承擔完成了10余個社會項目,實現項目總值超過200萬元。
國際交流。學院重視與國(境)外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開展合作,提升學生專業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分別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印第安納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分校、英國萊斯特大學、白俄羅斯國立信息技術與無線電電子大學、臺灣元智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合作,進行本科生、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活動。學院與臺灣元智大學的研究生雙向聯合培養項目屬河南省首創。此外,學生還可以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類國際交流項目。
第二課堂。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注重“第二課堂”建設,凸顯育人實效。成立軟件聯盟協會、青春搖滾協會、TMS電競社團、演說與口才協會、創意手工發展協會等社團組織,開展“IT行業校企交流活動月”“程序設計大賽”“電子競技大賽”等活動,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依托團委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會等,開展“主持人大賽”“辯論賽”“主題演講比賽”“女生節”“寢室文化節”“春、秋季運動會”“迎新杯系列球類比賽”等文體活動和“電腦義診”“愛心義賣”“走進養老院”“幼兒園支教”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臺,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六、專業設置
軟件工程軟件工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本專業面向軟件產業需求,突出培養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和軟件工程素質、扎實的數理基礎、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軟件設計與開發能力、較高的工程組織與管理能力。注重軟件工程過程方法訓練,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本專業積極引入學科前沿領域知識,特別注重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具有在工作中繼續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軟件工程專業基本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學生畢業后,可從事軟件設計、開發、應用、研究或管理等工作。往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就業單位主要包括IT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等。學生畢業后可以在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等專業繼續深造。
網絡工程網絡工程專業河南省專業評估排名第一。網絡工程專業面向信息產業對網絡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適應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較強的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扎實的網絡工程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備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和云計算系統分析、設計和部署能力,擁有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等相關開發和項目實施經驗,具有實際應用和科學研究能力的計算機網絡、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及其相關技術與產業領域的高級應用人才。
網絡工程專業基本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網絡軟件或網絡系統的設計、開發、測試和維護等工作,也可在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繼續深造,或在政府部門”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往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就業單位主要包括IT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等。學生畢業后可以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網絡安全、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工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等專業繼續深造。
二、電子與信息專業簡介
電子與信息工程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
現在,電子與信息工程已經涵蓋了社會的諸多方面,像電話交換局里怎么處理各種電話信號,手機是怎樣傳遞我們的聲音甚至圖像的,我們周圍的網絡怎樣傳遞數據,甚至信息化時代軍隊的信息傳遞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技術。
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通過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認識這些東西,并能夠應用更先進的技術進行新產品的研究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于一體的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電子技術理論、通曉電子系統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和相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面向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等電子、信息、通信領域的寬口徑、高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開發。
三、專業方向
電子信息
四、考研類型
非全日制
五、學制
3年
六、學費
2.40萬
七、招生地區
河南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一、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簡介 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前身為政教系,2002年4月9日啟用現名。學院在哲學、政治、經濟、法律、管理諸專業上積累蓄厚,源遠流長。1923年始設哲學...
一、河南大學音樂學院簡介 河南大學音樂學院始建于1958年,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高等藝術學府。其前身為1949年成立的開封高等師范專科學校藝術科,1958年在此基礎上成立河南藝術學院,195...
一、河南大學音樂學院簡介 河南大學音樂學院始建于1958年,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高等藝術學府。其前身為1949年成立的開封高等師范專科學校藝術科,1958年在此基礎上成立河南藝術學院,195...
一、河南大學音樂學院簡介 河南大學音樂學院始建于1958年,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高等藝術學府。其前身為1949年成立的開封高等師范專科學校藝術科,1958年在此基礎上成立河南藝術學院,195...
一、河南大學藥學院簡介 1956年12月,河南省鄭州衛生學校遷至鄭州市緯五路東段,更名為河南省鄭州第一衛生學校,增設藥劑士專業,學制三年。這是河南大學藥學院藥學專業的前身。 1958年...
一、河南大學藥學院簡介 1956年12月,河南省鄭州衛生學校遷至鄭州市緯五路東段,更名為河南省鄭州第一衛生學校,增設藥劑士專業,學制三年。這是河南大學藥學院藥學專業的前身。 1958年...
一、河南大學藥學院簡介 1956年12月,河南省鄭州衛生學校遷至鄭州市緯五路東段,更名為河南省鄭州第一衛生學校,增設藥劑士專業,學制三年。這是河南大學藥學院藥學專業的前身。 1958年...
一、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簡介 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坐落于古樸而美麗的八朝古都開封。數千年文化積淀的熏陶與新聞傳播學科的前瞻開放精神匯聚于一起,孕育了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