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
- 簡稱:西大
- 地區: 重慶、上海
- 類型:綜合類、公辦、雙一流、211
- 學制:2~3年
- 學費:¥2.10~12.60萬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重慶市北碚區天生路2號
-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西南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而成。西南大學法學院成立于2006年4月,以原西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法學系和原西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法學系為基礎組建而成,系西南大學重要的支撐性學院之一。學院擁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法學圖書館有中外文專業圖書3萬余冊及大量影像資料;有現代化的學術報告廳和會議室;建庭審直播實驗室、證據科學實驗室、現場勘驗實驗室、法律實務電子模擬實驗室、模擬審判實驗室、法律診所等實驗室,可開展模擬審判、模擬仲裁、痕跡檢驗、法律診所、庭審直播等實踐教學活動。學院與北京新起點司法考試培訓學校聯合設立了國家司法考試培訓中心。 [詳情]
-
2020年7月,在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探索新文科發展的背景下,西南大學順應國家發展新需求,將原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哲學、公共管理和原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實質整合,組建國家治理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111人,其中專任教師93人,教授22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50人。專任教師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45歲以下教師接近70%;具有留學與訪問經歷者接近50%。擁有國家級人才項目人選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重慶市教學名師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9人。現有本科生近1300人,全日制研究生430余人,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近400人,各類留學生20余人。學院擁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治理學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和公共管理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公共管理碩士(MPA)和社會工作碩士(MSW)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哲學、政治學和公共管理為重慶市重點學科。現有哲學系、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和公共管理系,有哲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工作、文化產業管理、行政管理和公共關系學6個本科專業,其中哲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和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為重慶市一流建設專業。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文科綜合實驗室2個。有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基地、邏輯與智能研究中心(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慶市文化產業(西南大學)研究院、重慶市社會工作創新創業基地5個省部級科研機構和6個校級科研平臺。學院依托學科平臺,與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共建近40個實習實踐基地,大力開展理論研究、培訓研修和決策咨詢,積極服務國家治理與經濟社會發展。學院以創建新文科交叉融合示范學院為目標,努力將學院打造為國家治理高級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搖籃、科學研究的高地、服務黨和政府決策的高端智庫。 [詳情]
-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始建于1906年,組建于2011年,是西南大學辦學歷史悠久的研究型學部。1950年10月,四川省立教育學院教育系、國立女子師范學院教育系合組為西南師范學院教育系。1951年至1953年,又先后并入了四川大學教育系和教育專修科、重慶大學教育系、相輝學院教育系、川東教育學院教育系和公民訓育系、昆明師范學院教育系、貴陽師范學院教育系、四川醫學院營養保育系等高校的教育類專業。1993年成立教育科學學院,2003年改名教育學院。2011年,學校將西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教師教育管理辦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培訓學院的教學科研人員合并組建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成為西南大學重點育造的研究型學部。學部現任黨委書記王牧華教授,部長朱德全教授。學部秉承晏陽初、張敷榮、徐國棨、高振業、劉克蘭等老一輩教育學家的育人風范,發揚“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學校精神,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奮圖強與開拓進取,構建了從本科生到博士后的人才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僅為國家培養了眾多優秀的人民教師、教育管理干部和教育科學研究專門人才,而且走出了一大批享譽中外的學人大家。學部現擁有教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教育基本原理、課程與教學論等12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含自主設置)、14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4個本科專業;擁有課程與教學論國家重點學科、重慶市教育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擁有重慶市重點文科基地“西南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作為主協同單位,申報成功了國家2011計劃“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正在建設教育部重點文科基地“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學科還擁有教育部重點文科基地“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擁有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等4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雙語教學國家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擁有課程與教學論國家級教學團隊;擁有重慶市的品牌專業、精品課程和優秀教學團隊。教育學專業為國家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確定的第一批特色專業點;學前教育專業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師計劃。優秀教學團隊曾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優秀學術團隊曾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一、二、三等獎等國家級高層次獎項。學部由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院、教育技術學院、課程教學研究院、教師發展學院、教育研究院、智慧教育研究院和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等9個院構成,學部擁有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中國西部教育發展研究院、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美育研究中心、陶行知教育研究中心、勞動教育研究院、美育研究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教育經濟與發展規劃研究所、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價值主義教育研究所、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發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研究所、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數據研究中心等17個院管科研機構。學部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其中,教授近50人,副教授近60人;博士生導師40余人,碩士生導師80余人。專任教師中近90%具有博士學位。學部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高層次國家級人才4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重慶市“兩江學者”1人,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3人,重慶市百名領軍人才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0余人,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學部設有教育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術學四個本科專業。為了培養教育科學研究和管理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從2009年起開辦以學部馳名世界的歷史名人、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先生名字命名的本科“晏陽初實驗班”。研究生教育歷史悠久,成就卓著。1981年,開始招收外國教育史碩士研究生;1983年,開始招收發展心理學碩士研究生;1984年,著名教育學家張敷榮教授領銜的課程與教學論學科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點,招收并培養出新中國第一個教學論博士;1998年,教育學原理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建立教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開始招收博士后;2003年,獲得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開始在比較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教育史、學前教育學等15個二級學科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學部在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同時,還招收教育碩士、高師碩士以及教育博士等專業學位研究生。同時,積極招收海外留學生以及國內外訪問學者。隨著學部的不斷發展,辦學層次不斷提高,以本科教育為主向研究生教育為主的教育結構轉型已經完成。學部十分注重與國內外學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廣泛的交流合作關系,不斷將學部的教學和科研推向國際前沿。近年來,先后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美國德拉威爾大學、英國女王大學、加拿大不列巔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瑞士蘇黎士大學等海外名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學術研討會、互派訪問學者、互派研究生等方式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促進了學部教學與科研的蓬勃發展。教育學部根據西南大學建設研究型大學的總體部署,為努力實現建設“和諧型、研究型、幸福型學部”的發展愿景,將按照“以人為本、深度融合、轉變觀念、提高質量”的方針,遵循“國際化、精英化、綜合化”的辦學理念,建立“教研組織機構”與“學術引領機構”并行的組織體制,實行“專家設計、制度管理、教授引領、干部運作、人人參與”的運行機制,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支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能力建設為關鍵,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把教育學部建設為高水平的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基地、高層次的咨詢服務機構、示范性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國家培養大批優秀的人民教師和未來的教育家。學部師生將遵循“德彰天下、學貫中西”的部訓,同心協力、奮發圖強,為盡快把教育學部建設為國內一流、國際有重要影響、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部而共同努力 [詳情]
-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始建于1952年由四川大學、貴州大學和川北大學等經濟管理學科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等一批歸國教授組成的西南農學院農經系。2005年西南師范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西南大學;2006年由西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數學財經學院的會計專業、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學院的旅游管理專業合并組建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從20世紀五十年代初辦學始,秉承學校百年文化,源遠流長厚積淀,匯聚百川成恢弘。六十多載薪火傳承,參與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豐富了“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內涵,并以“德合商道,立本勵公”為使命。經過幾代經管人勵精圖治,勤勉耕耘,如今經濟管理學院已發展成為深化綜合改革績效顯著,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學和科研成果突出,發展勢頭強勁的優勢學院。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科涵蓋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門類,有機融合、綜合發展,形成了以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為核心的優勢學科群,以及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辦學體系。學院是全國首批獲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博士學位授權的院校之一,從1986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現有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農業經濟管理、普惠金融、微型金融;3個博士學位點: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統計學(經濟統計)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農林經濟管理、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1個理論經濟學二級學科碩士點:政治經濟學;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MPAcc)、旅游管理碩士(MTA)、金融碩士(MF)、國際商務碩士(MIB)、農業推廣碩士(MAE)的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7個本科專業:農林經濟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金融學,其中農林經濟管理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重慶市特色專業,會計學是重慶市特色專業。3個重慶市重點學科:農林經濟管理、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158人,專任教師134人。其中,教授34人,博士生導師22人,副教授49人,碩士生導師60人。專任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96人,約占74%,有國外留學經歷的50余人。擁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學術類)1人,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特支計劃2人,重慶市“巴渝學者”1人,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9人。學院招收和培養經濟學、管理學專業本科生已有60多年的歷史,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30多年的歷史。累計培養了本科生近50000人,碩士研究生40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0余人;學生分布在各行業,涌現出院士和長江學者等學界才俊、高級行政和工商管理人才、知名企業家等,在用人單位獲得了廣泛贊譽。學院現有在校學生4000多人,分別在本科、碩士、博士、MBA、MPAcc、MTA、MF、MIB、MAE等學位項目中學習。學院的國際化辦學理念和優秀的辦學條件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目前在校外國留學生200多人,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各層次。學院同時承擔了由西南大學與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設立、同時冠名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西塔學院的經濟學專業本科聯合培養教學計劃。學院還同挪威BI商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英國羅伯特戈登大學多家海外知名院校簽署了本科階段2+2、攻讀碩士和學生交換協議,每年可以為各類學生提供到海外高校交換學習的機會。學院一貫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的方針,推動學科隊伍建設和科研工作長足發展。“十五”以來,先后承擔了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攻關專項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4項、國家科技部重大軟科學研究計劃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等國家級項目近100項,省部級項目近400項,科研經費總額達1億元。出版專著譯著、國家和部級規劃教材80余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AgriculturalEconomics、JournalofEvolutionaryEconomics等國內外權威刊物和高水平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80余項;其中,教育部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整合力量,抓住機遇,促進學院內涵式發展,書寫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奮進之筆” [詳情]
-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源起于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原西南師范學院教育系心理學教研室,1986年建設心理學專業,1988獨立為心理科學研究所,1994年改建為心理學系,2003年學科調整后設立心理學院,2011年12月,學校將西南大學心理學院、認知與人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科學研究所、重慶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慶市心理學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重慶市基礎心理學重點實驗室的教學科研人員合并組建成立了心理學部,成為西南大學重點培育的研究型學部。心理學部將秉承“勤奮、嚴謹、創新、求實”的辦學理念,瞄準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大力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突出創新人才和隊伍建設,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造就一批學術領軍人物,以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為宗旨,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將學部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研究型學部。 [詳情]
-
西南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而成。西南大學法學院成立于2006年4月,以原西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法學系和原西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法學系為基礎組建而成,系西南大學重要的支撐性學院之一。學院擁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法學圖書館有中外文專業圖書3萬余冊及大量影像資料;有現代化的學術報告廳和會議室;建庭審直播實驗室、證據科學實驗室、現場勘驗實驗室、法律實務電子模擬實驗室、模擬審判實驗室、法律診所等實驗室,可開展模擬審判、模擬仲裁、痕跡檢驗、法律診所、庭審直播等實踐教學活動。學院與北京新起點司法考試培訓學校聯合設立了國家司法考試培訓中心。 [詳情]
-
2020年7月,在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探索新文科發展的背景下,西南大學順應國家發展新需求,將原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哲學、公共管理和原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實質整合,組建國家治理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111人,其中專任教師93人,教授22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50人。專任教師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45歲以下教師接近70%;具有留學與訪問經歷者接近50%。擁有國家級人才項目人選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重慶市教學名師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9人。現有本科生近1300人,全日制研究生430余人,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近400人,各類留學生20余人。學院擁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治理學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和公共管理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公共管理碩士(MPA)和社會工作碩士(MSW)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哲學、政治學和公共管理為重慶市重點學科。現有哲學系、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和公共管理系,有哲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工作、文化產業管理、行政管理和公共關系學6個本科專業,其中哲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和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為重慶市一流建設專業。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文科綜合實驗室2個。有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基地、邏輯與智能研究中心(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慶市文化產業(西南大學)研究院、重慶市社會工作創新創業基地5個省部級科研機構和6個校級科研平臺。學院依托學科平臺,與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共建近40個實習實踐基地,大力開展理論研究、培訓研修和決策咨詢,積極服務國家治理與經濟社會發展。學院以創建新文科交叉融合示范學院為目標,努力將學院打造為國家治理高級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搖籃、科學研究的高地、服務黨和政府決策的高端智庫。 [詳情]
-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始建于1906年,組建于2011年,是西南大學辦學歷史悠久的研究型學部。1950年10月,四川省立教育學院教育系、國立女子師范學院教育系合組為西南師范學院教育系。1951年至1953年,又先后并入了四川大學教育系和教育專修科、重慶大學教育系、相輝學院教育系、川東教育學院教育系和公民訓育系、昆明師范學院教育系、貴陽師范學院教育系、四川醫學院營養保育系等高校的教育類專業。1993年成立教育科學學院,2003年改名教育學院。2011年,學校將西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教師教育管理辦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培訓學院的教學科研人員合并組建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成為西南大學重點育造的研究型學部。學部現任黨委書記王牧華教授,部長朱德全教授。學部秉承晏陽初、張敷榮、徐國棨、高振業、劉克蘭等老一輩教育學家的育人風范,發揚“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學校精神,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奮圖強與開拓進取,構建了從本科生到博士后的人才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僅為國家培養了眾多優秀的人民教師、教育管理干部和教育科學研究專門人才,而且走出了一大批享譽中外的學人大家。學部現擁有教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教育基本原理、課程與教學論等12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含自主設置)、14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4個本科專業;擁有課程與教學論國家重點學科、重慶市教育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擁有重慶市重點文科基地“西南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作為主協同單位,申報成功了國家2011計劃“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正在建設教育部重點文科基地“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學科還擁有教育部重點文科基地“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擁有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等4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雙語教學國家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擁有課程與教學論國家級教學團隊;擁有重慶市的品牌專業、精品課程和優秀教學團隊。教育學專業為國家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確定的第一批特色專業點;學前教育專業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師計劃。優秀教學團隊曾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優秀學術團隊曾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一、二、三等獎等國家級高層次獎項。學部由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院、教育技術學院、課程教學研究院、教師發展學院、教育研究院、智慧教育研究院和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等9個院構成,學部擁有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中國西部教育發展研究院、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美育研究中心、陶行知教育研究中心、勞動教育研究院、美育研究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教育經濟與發展規劃研究所、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價值主義教育研究所、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發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研究所、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數據研究中心等17個院管科研機構。學部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其中,教授近50人,副教授近60人;博士生導師40余人,碩士生導師80余人。專任教師中近90%具有博士學位。學部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高層次國家級人才4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重慶市“兩江學者”1人,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3人,重慶市百名領軍人才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0余人,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學部設有教育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術學四個本科專業。為了培養教育科學研究和管理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從2009年起開辦以學部馳名世界的歷史名人、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先生名字命名的本科“晏陽初實驗班”。研究生教育歷史悠久,成就卓著。1981年,開始招收外國教育史碩士研究生;1983年,開始招收發展心理學碩士研究生;1984年,著名教育學家張敷榮教授領銜的課程與教學論學科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點,招收并培養出新中國第一個教學論博士;1998年,教育學原理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建立教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開始招收博士后;2003年,獲得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開始在比較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教育史、學前教育學等15個二級學科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學部在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同時,還招收教育碩士、高師碩士以及教育博士等專業學位研究生。同時,積極招收海外留學生以及國內外訪問學者。隨著學部的不斷發展,辦學層次不斷提高,以本科教育為主向研究生教育為主的教育結構轉型已經完成。學部十分注重與國內外學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廣泛的交流合作關系,不斷將學部的教學和科研推向國際前沿。近年來,先后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美國德拉威爾大學、英國女王大學、加拿大不列巔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瑞士蘇黎士大學等海外名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學術研討會、互派訪問學者、互派研究生等方式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促進了學部教學與科研的蓬勃發展。教育學部根據西南大學建設研究型大學的總體部署,為努力實現建設“和諧型、研究型、幸福型學部”的發展愿景,將按照“以人為本、深度融合、轉變觀念、提高質量”的方針,遵循“國際化、精英化、綜合化”的辦學理念,建立“教研組織機構”與“學術引領機構”并行的組織體制,實行“專家設計、制度管理、教授引領、干部運作、人人參與”的運行機制,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支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能力建設為關鍵,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把教育學部建設為高水平的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基地、高層次的咨詢服務機構、示范性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國家培養大批優秀的人民教師和未來的教育家。學部師生將遵循“德彰天下、學貫中西”的部訓,同心協力、奮發圖強,為盡快把教育學部建設為國內一流、國際有重要影響、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部而共同努力 [詳情]
-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始建于1952年由四川大學、貴州大學和川北大學等經濟管理學科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等一批歸國教授組成的西南農學院農經系。2005年西南師范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西南大學;2006年由西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數學財經學院的會計專業、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學院的旅游管理專業合并組建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從20世紀五十年代初辦學始,秉承學校百年文化,源遠流長厚積淀,匯聚百川成恢弘。六十多載薪火傳承,參與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豐富了“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內涵,并以“德合商道,立本勵公”為使命。經過幾代經管人勵精圖治,勤勉耕耘,如今經濟管理學院已發展成為深化綜合改革績效顯著,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學和科研成果突出,發展勢頭強勁的優勢學院。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科涵蓋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門類,有機融合、綜合發展,形成了以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為核心的優勢學科群,以及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辦學體系。學院是全國首批獲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博士學位授權的院校之一,從1986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現有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農業經濟管理、普惠金融、微型金融;3個博士學位點: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統計學(經濟統計)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農林經濟管理、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1個理論經濟學二級學科碩士點:政治經濟學;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MPAcc)、旅游管理碩士(MTA)、金融碩士(MF)、國際商務碩士(MIB)、農業推廣碩士(MAE)的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7個本科專業:農林經濟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金融學,其中農林經濟管理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重慶市特色專業,會計學是重慶市特色專業。3個重慶市重點學科:農林經濟管理、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158人,專任教師134人。其中,教授34人,博士生導師22人,副教授49人,碩士生導師60人。專任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96人,約占74%,有國外留學經歷的50余人。擁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學術類)1人,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特支計劃2人,重慶市“巴渝學者”1人,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9人。學院招收和培養經濟學、管理學專業本科生已有60多年的歷史,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30多年的歷史。累計培養了本科生近50000人,碩士研究生40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0余人;學生分布在各行業,涌現出院士和長江學者等學界才俊、高級行政和工商管理人才、知名企業家等,在用人單位獲得了廣泛贊譽。學院現有在校學生4000多人,分別在本科、碩士、博士、MBA、MPAcc、MTA、MF、MIB、MAE等學位項目中學習。學院的國際化辦學理念和優秀的辦學條件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目前在校外國留學生200多人,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各層次。學院同時承擔了由西南大學與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設立、同時冠名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西塔學院的經濟學專業本科聯合培養教學計劃。學院還同挪威BI商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英國羅伯特戈登大學多家海外知名院校簽署了本科階段2+2、攻讀碩士和學生交換協議,每年可以為各類學生提供到海外高校交換學習的機會。學院一貫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的方針,推動學科隊伍建設和科研工作長足發展。“十五”以來,先后承擔了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攻關專項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4項、國家科技部重大軟科學研究計劃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等國家級項目近100項,省部級項目近400項,科研經費總額達1億元。出版專著譯著、國家和部級規劃教材80余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AgriculturalEconomics、JournalofEvolutionaryEconomics等國內外權威刊物和高水平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80余項;其中,教育部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整合力量,抓住機遇,促進學院內涵式發展,書寫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奮進之筆” [詳情]
-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源起于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原西南師范學院教育系心理學教研室,1986年建設心理學專業,1988獨立為心理科學研究所,1994年改建為心理學系,2003年學科調整后設立心理學院,2011年12月,學校將西南大學心理學院、認知與人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科學研究所、重慶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慶市心理學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重慶市基礎心理學重點實驗室的教學科研人員合并組建成立了心理學部,成為西南大學重點培育的研究型學部。心理學部將秉承“勤奮、嚴謹、創新、求實”的辦學理念,瞄準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大力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突出創新人才和隊伍建設,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造就一批學術領軍人物,以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為宗旨,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將學部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研究型學部。 [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福利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九
|
九九精品影院
|
欧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性free
|
av网站免费看
|
天天摸天天干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月
|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张筱雨
|
日韩av在线高清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日韩av影院在线
|
黄色av网页|
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韩日中文字幕
|
av大片免费看
|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
亚洲精品人成
|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99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动
|
曰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传媒在线
|
性一级毛片
|
a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
|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
午夜免费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
国产成年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