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管理是信息管理方面的一種應用理論,具體是指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一門骨干專業課程。當前大學設置的信息資源管理專業是圖書館與情報專業改稱而來,是一個文科專業,與信息系統及其管理專業(理科)有本質區別。
一、培養目標
“信息、人、技術”的三者相互關系,積極踐行“信息管理+應用領域”模式,探索本科貫通式培養創新。本科層次教育“數據思維、系統思維、用戶思維、技術思維、管理思維”五維一體為指導,強化信息資源認知觀,打造數據技能鏈,結合公共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場景,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多層次”的復合型信息管理專門人才IT公司等相關部門從事管理信息化、數據庫開發、數據分析、信息咨詢、用戶體驗、信息系統設計及運維等工作。
二、培養要求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資源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管理學、信息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能勝任數據管理、網絡系統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規劃建設與維的工作,具備基本的政策分析、制度建設、信息系統建設與維護、技術應用、質量管理、管理體系設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信息資源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2.熟悉黨和國家在信息資源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3.了解國內外信息資源管理的理論前沿和應用前景,了解相關行業、產業、事業發展動態和需求;
4.具有與培養目標需要和專業發展相適應的較強的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自我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能力、技術應用能力,以及很強的調查研究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自控與應變能力等;
5.掌握現代管理的基本方法、信息資源管理專業技能和相應的信息技術應用方法。
三、主要課程
各學校專業課設置略有差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課程
專業必修課包括:管理學原理、信息管理導論、元數據、信息檢索、計算機網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信息組織、信息分析、大數據技術等。
專業方向課包括: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搜索引擎與推薦系統、智能決策支持系統、信息資源建設、信息服務與用戶研究、信息咨詢、政府信息管理。
四、就業前景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大多在高校、企事業單位、信息服務機構等從事知識管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和知識服務等工作。比如,企事業單位的綜合辦公部門、文件管理部門、檔案管理部門、信息管理部門、知識管理部門、人事管理部門;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產品策劃及運營,咨詢公司的信息分析;國家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構,各級各類檔案館;各類型圖書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