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財經大學
- 簡稱:云南財大
- 地區: 云南
- 類型:財經類、公辦
- 學制:3~3年
- 學費:¥4.80~12.00萬
- 班型:集中班、周末班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龍泉路237號
-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成立于2016年10月,系原財政與經濟學院財政系、稅收系和原公共管理學院聯合組建而成。學院前身為1979年成立的財政系和2002年成立的公共管理系。1982、1987年財政學本科專業、稅收學本科專業招生,2002年社會工作本科專業招生,2003年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本科專業招生,2004年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招生。2001年,獲財政學(含稅收)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公共管理碩士授予權,2007年獲批設置MPA專業碩士學位點,2010年,獲全國首批稅務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應用經濟學博士授予權,2014年獲批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學院是云南省最早獲批建設財稅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學院,是較早獲批公共管理學本科、碩士和MPA的學院。學院秉承“好學篤行、厚德致遠”的校訓,發揚“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云財精神,勵精圖治、開拓進取、教書育人,為社會各界培養了數千名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和業務骨干,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好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素質好、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F有教職工6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4人;博士28人(含在讀博士6人);2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2名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帶頭人,1名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教師,1名云南省教育改革與發展優秀教師。2016年學院榮獲“云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院下設財政系、稅收系、行政管理系、公共事業與社會保障系、社會工作系5個教學系以及MPA(MT)教育中心?,F有財政學、稅收學、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社會工作7個本科專業;擁有財政學、稅收學、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公共管理碩士(MPA)、稅務專業碩士(MT)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財政學專業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應用經濟學1個博士后流動站。學院“財政學”2001年獲批為省級重點學科;承擔經濟學教學團隊、財稅優勢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和財政學省級精品課程等省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是云南省首批重點培育新型智庫“地方財政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云南省財稅與公共政策研究基地”省級哲學人文社科基地、“地方財稅與公共政策研究”省級高校創新團隊的重要支撐平臺。近年來,我院教師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財貿經濟》、《財政研究》、《稅務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和進入國際三大索引的論文150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等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出版機構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主持完成或在研課題有:教育部重大攻關招標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8項、重點課題1項、教育部課題7項,其他省級各類課題20余項。與此同時,學院在利用學科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也取得顯著成績,承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民委以及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國家稅務局、云南省地方稅務局等各級政府部門多項橫向課題,許多研究成果成為各級政府部門決策的重要依據。自2007年開展MPA專業學位教育以來,云南財經大學MPA教育中心緊緊圍繞云南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依托學校經濟、管理學科優勢,與云南省財政廳、國稅局和地稅局等緊密合作,以服務社會需求、提高辦學質量為主線,為云南省各級各類公共部門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復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學院積極開展原創性MPA案例建設及MPA案例教學,案例入選全國MPA案例庫數量位居全國MPA培養院校前列,一篇論文入選全國MPA優秀論文。歷經多年的發展和積淀,學院已逐步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MPA培養基地之一。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與泰國東方大學、印度尼西亞蘇德曼將軍大學合作先后舉辦了四屆公共管理國際學術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哈佛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和泰國東方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的多位專家學者舉辦學術講座。截止2017年5月,學院有在校本科生1416人,全日制在校碩士研究生173人(其中留學生8人),博士研究生4人,在站博士后3人,MPA594人,合計2187名學生。 [詳情]
-
云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是以本科、碩士和博士教學為主,兼有科學研究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功能的教學院(系)。學院現有教職工103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4人,博士25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40人。學院下設會計系、財務管理系和審計系,并設有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云南企業發展研究中心、會計研究所、財務管理研究所和審計研究所等研究機構,還承擔著中國少數民族財會博物館、云南省高等學校會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云南滇商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管理任務。全院在校本科生2300余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550余人。經過幾代會計學人的勤奮耕耘,會計學院已經成為融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級的會計學特色專業,國際會計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全國高校首批本科專業“會計學”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全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單位,工商管理博士點授權單位,省級會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云南省優秀教學團隊,云南省會計學重點學科,云南省會計學重點專業,云南省精品課程,云嶺名師工程,云南省教學名師,云南省國際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會計學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會計文化研究與傳播基地,以及云南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為一身的省級重點院系。學院一直遵循“好學篤行、厚德致遠”的校訓,在學院“中西交融、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精神引導下,積極探索國際化發展道路,先后有多名教師到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進行留學訪問和攻讀博士學位,并引進多名國際型人才。經過多年的努力,學院現在已經涌現出了全國會計學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4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云嶺名師工程1人、云嶺學者1人、云南省教學名師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3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帶頭人4人、云南省省級重點學科會計學學科帶頭人4人、會計學學術帶頭人7人。學院在公司治理、公司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與內部控制、企業集團與風險管理、中國與東盟會計等研究領域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13項、省部級以上課題立項30余項。十年來,先后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會計研究》、《審計研究》、《金融研究》、《南開管理評論》等各種高級別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等國家級出版社出版著作70余部,30余項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獎項。近年來,學院在做好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同時,還充分發揮大學為社會服務的職能,與全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審計廳、云南省衛計委合作建設全國司法會計培訓基地、云南省高級會計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高級審計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衛生計生經濟管理領軍人才培養基地,為全國檢察院系統、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審計廳、云南省國資委、云南省衛計委等多家單位及省內外知名企業培養了數千名的高級管理人才。 [詳情]
-
云南財經大學旅游文化產業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7月5日。是新時期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把旅游產業培育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和把文化產業培育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兩大國家戰略目標,實現云南省建設“兩強一堡”的戰略任務,按照云南財經大學“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要求,為進一步提升學校對旅游、文化產業的引領、支撐和服務作用,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咨詢服務”三大功能定位,經學校黨委會研究決定并成立的隸屬于云南財經大學的專職科研院所。研究院是云南省高校唯一的一家以旅游、文化統領的旅游學科專職研究機構。成立近四年來,在學校的強力支持下,研究院在僅有5人的情況下,強力推進省部共建“旅游管理”教學研究基地、國家乙級旅游規劃資質中心和省級“旅游管理”重點學科的平臺建設,為云南及相關省份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決策咨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社會影響重大。截止2016年底,共完成課題21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部級2項,委托18項,科研經費1058.6萬元;出版5部著作;發表論文35篇。研究院獲得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獲云南財經大學科學研究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鼓勵獎”2項、“優秀獎”1項,大大提升了云南財經大學旅游管理的整體學科水平,在校級科研院所考評中獲得優秀,在云南旅游研究領域也獲得較高的贊譽和地位。一、人才培養截止2016年底,培養國內外碩士研究生35人(留學生5名,畢業生中1人獲得省級優秀畢業生,2人獲得校級優秀畢業生,就業率100%)。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開展旅游研究、旅游規劃、旅游教育、企業管理等工作。二、科學研究截止2016年底,承擔國家級重點項目1項、國家基金項目1項;省級基礎應用重點項目1項,青年項目1項,省哲社項目2項,哲社基地重點項目2項;教育廳重點項目2項;發表論文35篇,其中,權威期刊1篇;著作5部,其中,國家級一類出版社2部,正在出版著作和教材5部。應邀參加各年度的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類專業教指委會議、中國旅游教育分會理事年會;2015智慧旅游高峰論壇、2015(第十三屆)海峽兩岸休閑產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學術研討會、第二屆烏蒙山區發展學術研討會、紅河“美麗家園行動計劃”理論研討峰會、全國縣域旅游經濟論壇等學術交流會議30余次,并多次作大會主旨報告,極大地提高了我校的學術影響力。三、咨詢服務截止2016年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項目40余項,組織師生赴湖北、怒江、玉溪、昭通、曲靖、楚雄、保山、臨滄、紅河、西雙版納等地開展研究,其中立項項目中包括多個旅游經濟發展專項規劃,如《昆玉紅旅游文化產業經濟帶玉溪市旅游業發展規劃》、《曲靖市大珠江源品牌旅游策劃》、《烏蒙山片區旅游發展規劃》、《保山市旅游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保山市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修編)》、《昭通市旅游十三五發展規劃》、《“大香格里拉”資源整合營銷研究》、《勐臘縣旅游十三五發展規劃》、《怒江州蘭坪縣啦井鎮大健康旅游總體規劃》等等,而且走向了省外,立項項目中包括《湖北省麻城市孝感鄉文化產業園旅游總體規劃》、《湖北省浮橋河國家濕地公園旅游總體規劃》等多個旅游經濟發展專項規劃。應邀參加社科專家曲靖行、昭通行、元陽行、保山行和臨滄行活動,多次發表主旨報告,應邀參加云嶺大講堂多地報告,為地方發展建言獻策。以副主編單位參與云南省委組織的《云南大百科全書.旅游卷》1套,參與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撰寫《云南省旅游產業發展年度報告》4部,《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1部。 [詳情]
-
商學院是云南財經大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最具活力與特色、辦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2013年1月,經學校機構調整,由原商學院、原工商管理學院和原MBA學院共同組建成為新商學院。學院現有教師85人,高級職稱教師50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0人。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云嶺學者1人,云嶺教學名師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云南省高等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2人,云南財經大學首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4人。學院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6個本科專業,有工商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以及MBA等5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1個工商管理博士學位點,各類層次在校生人數1700多人,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商學院已逐漸成為云南省一流、西部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商學院之一。學院現有校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50多項,其中有市場營銷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項、工商管理省級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工商管理省級教學團隊、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省級精品課程和雙語課程6門、電子商務省級高水平大學實踐教學能力提升工程、電子商務省級創新創業與企業信息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 [詳情]
-
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成立于2016年10月,系原財政與經濟學院財政系、稅收系和原公共管理學院聯合組建而成。學院前身為1979年成立的財政系和2002年成立的公共管理系。1982、1987年財政學本科專業、稅收學本科專業招生,2002年社會工作本科專業招生,2003年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本科專業招生,2004年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招生。2001年,獲財政學(含稅收)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公共管理碩士授予權,2007年獲批設置MPA專業碩士學位點,2010年,獲全國首批稅務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應用經濟學博士授予權,2014年獲批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學院是云南省最早獲批建設財稅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學院,是較早獲批公共管理學本科、碩士和MPA的學院。學院秉承“好學篤行、厚德致遠”的校訓,發揚“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云財精神,勵精圖治、開拓進取、教書育人,為社會各界培養了數千名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和業務骨干,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好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素質好、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F有教職工6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4人;博士28人(含在讀博士6人);2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2名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帶頭人,1名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教師,1名云南省教育改革與發展優秀教師。2016年學院榮獲“云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院下設財政系、稅收系、行政管理系、公共事業與社會保障系、社會工作系5個教學系以及MPA(MT)教育中心。現有財政學、稅收學、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社會工作7個本科專業;擁有財政學、稅收學、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公共管理碩士(MPA)、稅務專業碩士(MT)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財政學專業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應用經濟學1個博士后流動站。學院“財政學”2001年獲批為省級重點學科;承擔經濟學教學團隊、財稅優勢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和財政學省級精品課程等省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是云南省首批重點培育新型智庫“地方財政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云南省財稅與公共政策研究基地”省級哲學人文社科基地、“地方財稅與公共政策研究”省級高校創新團隊的重要支撐平臺。近年來,我院教師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財貿經濟》、《財政研究》、《稅務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和進入國際三大索引的論文150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等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出版機構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主持完成或在研課題有:教育部重大攻關招標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8項、重點課題1項、教育部課題7項,其他省級各類課題20余項。與此同時,學院在利用學科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也取得顯著成績,承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民委以及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國家稅務局、云南省地方稅務局等各級政府部門多項橫向課題,許多研究成果成為各級政府部門決策的重要依據。自2007年開展MPA專業學位教育以來,云南財經大學MPA教育中心緊緊圍繞云南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依托學校經濟、管理學科優勢,與云南省財政廳、國稅局和地稅局等緊密合作,以服務社會需求、提高辦學質量為主線,為云南省各級各類公共部門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復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學院積極開展原創性MPA案例建設及MPA案例教學,案例入選全國MPA案例庫數量位居全國MPA培養院校前列,一篇論文入選全國MPA優秀論文。歷經多年的發展和積淀,學院已逐步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MPA培養基地之一。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與泰國東方大學、印度尼西亞蘇德曼將軍大學合作先后舉辦了四屆公共管理國際學術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哈佛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和泰國東方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的多位專家學者舉辦學術講座。截止2017年5月,學院有在校本科生1416人,全日制在校碩士研究生173人(其中留學生8人),博士研究生4人,在站博士后3人,MPA594人,合計2187名學生。 [詳情]
-
云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是以本科、碩士和博士教學為主,兼有科學研究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功能的教學院(系)。學院現有教職工103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4人,博士25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40人。學院下設會計系、財務管理系和審計系,并設有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云南企業發展研究中心、會計研究所、財務管理研究所和審計研究所等研究機構,還承擔著中國少數民族財會博物館、云南省高等學校會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云南滇商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管理任務。全院在校本科生2300余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550余人。經過幾代會計學人的勤奮耕耘,會計學院已經成為融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級的會計學特色專業,國際會計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全國高校首批本科專業“會計學”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全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單位,工商管理博士點授權單位,省級會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云南省優秀教學團隊,云南省會計學重點學科,云南省會計學重點專業,云南省精品課程,云嶺名師工程,云南省教學名師,云南省國際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會計學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會計文化研究與傳播基地,以及云南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為一身的省級重點院系。學院一直遵循“好學篤行、厚德致遠”的校訓,在學院“中西交融、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精神引導下,積極探索國際化發展道路,先后有多名教師到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進行留學訪問和攻讀博士學位,并引進多名國際型人才。經過多年的努力,學院現在已經涌現出了全國會計學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4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云嶺名師工程1人、云嶺學者1人、云南省教學名師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3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帶頭人4人、云南省省級重點學科會計學學科帶頭人4人、會計學學術帶頭人7人。學院在公司治理、公司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與內部控制、企業集團與風險管理、中國與東盟會計等研究領域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13項、省部級以上課題立項30余項。十年來,先后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會計研究》、《審計研究》、《金融研究》、《南開管理評論》等各種高級別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等國家級出版社出版著作70余部,30余項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獎項。近年來,學院在做好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同時,還充分發揮大學為社會服務的職能,與全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審計廳、云南省衛計委合作建設全國司法會計培訓基地、云南省高級會計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高級審計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衛生計生經濟管理領軍人才培養基地,為全國檢察院系統、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審計廳、云南省國資委、云南省衛計委等多家單位及省內外知名企業培養了數千名的高級管理人才。 [詳情]
-
云南財經大學旅游文化產業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7月5日。是新時期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把旅游產業培育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和把文化產業培育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兩大國家戰略目標,實現云南省建設“兩強一堡”的戰略任務,按照云南財經大學“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要求,為進一步提升學校對旅游、文化產業的引領、支撐和服務作用,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咨詢服務”三大功能定位,經學校黨委會研究決定并成立的隸屬于云南財經大學的專職科研院所。研究院是云南省高校唯一的一家以旅游、文化統領的旅游學科專職研究機構。成立近四年來,在學校的強力支持下,研究院在僅有5人的情況下,強力推進省部共建“旅游管理”教學研究基地、國家乙級旅游規劃資質中心和省級“旅游管理”重點學科的平臺建設,為云南及相關省份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決策咨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社會影響重大。截止2016年底,共完成課題21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部級2項,委托18項,科研經費1058.6萬元;出版5部著作;發表論文35篇。研究院獲得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獲云南財經大學科學研究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鼓勵獎”2項、“優秀獎”1項,大大提升了云南財經大學旅游管理的整體學科水平,在校級科研院所考評中獲得優秀,在云南旅游研究領域也獲得較高的贊譽和地位。一、人才培養截止2016年底,培養國內外碩士研究生35人(留學生5名,畢業生中1人獲得省級優秀畢業生,2人獲得校級優秀畢業生,就業率100%)。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開展旅游研究、旅游規劃、旅游教育、企業管理等工作。二、科學研究截止2016年底,承擔國家級重點項目1項、國家基金項目1項;省級基礎應用重點項目1項,青年項目1項,省哲社項目2項,哲社基地重點項目2項;教育廳重點項目2項;發表論文35篇,其中,權威期刊1篇;著作5部,其中,國家級一類出版社2部,正在出版著作和教材5部。應邀參加各年度的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類專業教指委會議、中國旅游教育分會理事年會;2015智慧旅游高峰論壇、2015(第十三屆)海峽兩岸休閑產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學術研討會、第二屆烏蒙山區發展學術研討會、紅河“美麗家園行動計劃”理論研討峰會、全國縣域旅游經濟論壇等學術交流會議30余次,并多次作大會主旨報告,極大地提高了我校的學術影響力。三、咨詢服務截止2016年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項目40余項,組織師生赴湖北、怒江、玉溪、昭通、曲靖、楚雄、保山、臨滄、紅河、西雙版納等地開展研究,其中立項項目中包括多個旅游經濟發展專項規劃,如《昆玉紅旅游文化產業經濟帶玉溪市旅游業發展規劃》、《曲靖市大珠江源品牌旅游策劃》、《烏蒙山片區旅游發展規劃》、《保山市旅游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保山市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修編)》、《昭通市旅游十三五發展規劃》、《“大香格里拉”資源整合營銷研究》、《勐臘縣旅游十三五發展規劃》、《怒江州蘭坪縣啦井鎮大健康旅游總體規劃》等等,而且走向了省外,立項項目中包括《湖北省麻城市孝感鄉文化產業園旅游總體規劃》、《湖北省浮橋河國家濕地公園旅游總體規劃》等多個旅游經濟發展專項規劃。應邀參加社科專家曲靖行、昭通行、元陽行、保山行和臨滄行活動,多次發表主旨報告,應邀參加云嶺大講堂多地報告,為地方發展建言獻策。以副主編單位參與云南省委組織的《云南大百科全書.旅游卷》1套,參與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撰寫《云南省旅游產業發展年度報告》4部,《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1部。 [詳情]
-
商學院是云南財經大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最具活力與特色、辦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2013年1月,經學校機構調整,由原商學院、原工商管理學院和原MBA學院共同組建成為新商學院。學院現有教師85人,高級職稱教師50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0人。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云嶺學者1人,云嶺教學名師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云南省高等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2人,云南財經大學首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4人。學院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6個本科專業,有工商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以及MBA等5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1個工商管理博士學位點,各類層次在校生人數1700多人,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商學院已逐漸成為云南省一流、西部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商學院之一。學院現有校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50多項,其中有市場營銷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項、工商管理省級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工商管理省級教學團隊、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省級精品課程和雙語課程6門、電子商務省級高水平大學實踐教學能力提升工程、電子商務省級創新創業與企業信息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 [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成人
|
久久久久久成人
|
九九热精品视频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页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91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五月婷婷网站
|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第8页
|
美女视频黄免费
|
五月av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插插插插
|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看
|
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成人黄色一级片
|
岛国av一区
|
久久综合99
|
日韩av成人网
|
亚洲免费黄色
|
在线不卡一区
|
久久九九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二三四区
|
黄性视频
|
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色图首页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v日韩v亚洲
|
福利视频网址导航
|
久久99999|
成人亚洲综合
|
白浆在线
|
淫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