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非全日制材料與化工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創建于1998年,由應用化學系(1984年建立、前身為1953年建立的化分系)和材料系(1995年建立)合并而成。原名為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2011年更名為現名。
(一)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42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學校"騰飛計劃"入選者3人、學校"搖籃計劃"入選者14人、教授42人(博士生導師19人)、副教授65人,形成了學歷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學研究梯隊。
(二)學科布局合理
學院現設有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學實驗中心三個三級單位,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材料學二級學科國土資源部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應用化學三個本科專業,應用化學(地質分析)卓越工程師班、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班兩個特色班,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資源與環境化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材料工程兩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已經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連續辦學格局。
(三)研究特色鮮明
材料學科和化學學科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2015年我校材料學科和化學學科首次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領域前1%。
目前材料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礦物材料、能源材料、功能與復合材料、生物傳感材料。礦物材料方向包括礦物材料的加工、改性、復合,開展了納米氧化鋯技術,球形石英粉生產技術,水泥灌漿材料,高嶺土、蒙托石、碳酸鈣、石墨、紅柱石、磷礦等非金屬礦產資源的深加工、系列產品開發與綜合利用,尾礦砂制備陶粒與微晶玻璃技術等研究;能源材料方向包括儲氫材料與氫能技術、太陽能材料、電池材料、LED技術,生物能源、材料計算設計等;功能與復合材料方向開展了功能陶瓷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復合保水材料、污水處理材料等研究;生物傳感材料方向包括納米結構的限域組裝及生物傳感、仿生膜材料、二維材料及其光電化學特征等。
化學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地質分析、資源化學、環境化學、生命分析化學等。地質分析方向包括有機、無機分析,相態-價態分析,現場分析技術;環境化學方向包括大氣、土壤、水體中鉛、鎘、汞、砷、硒、鈾等的環境分析與評價,地下水重金屬與有機污染,城市環境化學,礦山環境研究與恢復,油田環境化學等;資源化學方向包括錳礦清潔生產技術,超稠油的催化降粘技術,無氯提釩技術,富硒石煤的綜合利用,貧細雜礦選礦技術,油氣管線的腐蝕機理與防腐材料等;生命分析化學包括納米光電化學生物傳感、納米組裝與生物傳感、界面物理化學、仿生膜光電化學等。
(四)儀器設備先進
學院建有設施比較齊全的科學研究平臺和相關儀器設備。目前學院擁有的大型儀器設備主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高分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激光共聚焦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全自動比表面積儀、同步熱分析儀、多參數電池檢測設備、接觸角測試儀、核磁共振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元素分析儀、紅外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多功能電化學分析儀、遠紅外活體測試系統、激光粒度分布儀、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分子束外延、磁控濺射儀、等離子噴涂設備、流體納米磨、萬能材料試驗機等,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五)平臺優勢明顯
學院建有多個研發平臺,包括納米礦物材料及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可持續能源實驗室,擁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浙江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廣東佛山研究院、江西新余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江蘇賽尚研發轉化中心。學院堅持開放辦學宗旨,與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日本東北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相關院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陜西黃河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捐資聯合共建“功能碳納米材料實驗室”,在湖北當陽市相關企業、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云南天鴻高嶺礦業有限公司、浙江三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和實習基地。
二、材料工程專業簡介
材料工程是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工程領域。
其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從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開發、材料的制備、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材料工程領域涉及材料的獲得、質量的改進、使材料成為人們可用的器件或構件的生產工藝、制造技術、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技術經濟管理等工程知識。
并與冶金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電氣工程、電子與信息工程、計算機技術、工業設計工程、化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密切相關。
材料工程培養具有堅實的材料工程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領域的發展動向,掌握必要的實驗、計算方法和技術,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解決工程問題或從事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的開發能力,掌握材料化學成份和組織結構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過程和質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檢測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術、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藝和技術等。
材料工程專業就業十分廣泛,通常就職于:計算機和電子設備制造,導航、測量、醫學電子設備、控制設備制造,傳播設備制造,交通運輸工具制造,航天設備和零件制造,塑料橡膠產品制造等。
三、專業方向
材料與化工
四、考研類型
非全日制
五、學制
3年
六、學費
5.40萬
七、招生地區
湖北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動化學院簡介 自動化學院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為適應新時期國家建設和學科發展的需要,調整校內相關學科組建而成。學院緊跟時代和科技發展的步伐,致力于...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簡介 資源學院是我校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也是我校師資力量和辦學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學院下設資源科學與工程系、石油地質系、石油工程系、盆地...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藝術與傳媒學院簡介 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于2006年5月。現任院長桂宇暉教授,院黨委書記郭秀蓉副教授。 目前,學院共有教職工85人,其中專任教師70人,專任教師中教...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外國語學院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建設項目、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資助的大學;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建院以來,一直堅持以“提高辦學質量為中心、以破解資源短缺和推進學術卓越為著力點、以加強頂層戰略設計、改善內部治理結構和...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建院以來,一直堅持以“提高辦學質量為中心、以破解資源短缺和推進學術卓越為著力點、以加強頂層戰略設計、改善內部治理結構和...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建院以來,一直堅持以“提高辦學質量為中心、以破解資源短缺和推進學術卓越為著力點、以加強頂層戰略設計、改善內部治理結構和...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建院以來,一直堅持以“提高辦學質量為中心、以破解資源短缺和推進學術卓越為著力點、以加強頂層戰略設計、改善內部治理結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