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选视频在线观看_www.99热视频_369看片你懂的小视频在线观看_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夜夜嗨_欧美成年人视频_久久精热

您當前的位置: 師大博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招生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 簡稱:中國海大
  • 地區: 山東
  • 類型:綜合類、公辦、雙一流、985
  • 學制:2~3年
  • 學費:¥2.20~12.00萬
  • 班型:周末班、網絡班
  •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
  •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置于2002年10月,是中國海洋大學順應國家海洋事業大發展以及拓寬學校學科領域需求而設立的工科學院。我院在國內率先提出“海洋材料”這一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研究領域,并以此作為學院的學科特色和重點發展方向。學院下設無機材料系和高分子材料系,擁有“海洋材料與防護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特種海洋材料”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材料學院有教職工53人,其中專職教師37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占比97%,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學經歷者占比42%。學院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4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博士生導師9人。學院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具有“海洋材料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2個本科專業。目前在校生達630余人。近年來,我院教師承擔國家級課題近40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8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中科院JCR一區和二區論文200余篇,其中高被引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10部。我校材料科學學科(領域)于2012年7月躋身美國ESI全球科研機構前1%行列。教學方面,我院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7門專業課被評為山東省精品課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我院本科生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等國家級競賽一等獎3項,省部級競賽獎勵6項,一名學生榮獲“山東省十大優秀學生”榮譽稱號。我院研究生連續7年獲得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和山東省研究生創新成果獎;2017年獲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展望未來,我們將遵循“明德尚學,知行合一”的院訓,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一流學科為目標,將學院建設成為以海洋材料和能源材料為特色,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培養基地。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6.90萬

    ]
  • 中國海洋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法學學科是中國海洋大學“雙一流”建設方案中規劃的五大重點學科群之一——“海洋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海大法學學科起源于1980年成立的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法研究所。2018年9月,中國海洋大學在校內進行建制調整,撤銷原法政學院,成立法學院。海大法學院秉承“重特色、求質量,先做強、再做大”的總體發展戰略,以“崇尚學術、謀海濟國”為價值追求,以“協調發展綜合、強化發展特色、以特色帶動綜合”為發展模式,以“立足山東、面向海洋”為重點服務方向,以造就國家海洋法治事業領軍人才和骨干力量為特殊使命。多年來,依靠全體師生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海大法學學科獲得長足發展,正向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特色顯著、綜合發展的法學學科這一目標不斷邁進。當前,海大法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法律碩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法學院師資梯隊完備、結構合理,專任教師以具有歐美和國內名校學歷及學術背景的高水平學者為主體。學院學科建制齊全,包括理論法學、國際法學、環境法學在內的多個二級學科學術研究成果卓著,在全國范圍內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學術聲譽。海大法學學科始終將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作為工作重心。法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規模約為800人,在校研究生規模約為500人。多年來,海大法學學科以努力造就德法兼修的高素質法學人才為己任,取得了顯著成效,持續向國家司法系統和行政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學術和智庫咨詢機構等各相關單位以及包括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在內的全國各地方輸送大量優秀畢業生,為國家法治事業和海洋事業貢獻高素質、復合型法學專業人才。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海大法學專業評為B檔,位列全國參評147家單位中的前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谂c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合作,海大法學院開辦了全國首個經教育部授權的法學專業本科雙學位(LL.B.&B.A.inlaw)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成為引領中國法學教育前沿創新的探索者和開拓者。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4.80萬

    ]
  • 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海洋工程系,經過三年籌建,從1983年開始招生,1993年成立工程學院,目前已發展成為以海洋為特色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工科學院。學院現設有海洋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機電工程系、自動化及測控系四個系,擁有較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8個本科專業,分別是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輪機工程、自動化;設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分別是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設有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分別是水利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動力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擁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博士后流動站。水利工程下的二級學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學院現有教職工17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15人,工程/實驗系列教師23人。教授30人(含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42人,講師43人,74%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中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2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撐計劃”7名,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1名、特聘教授1名,“山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學院堅持“立足本源、突出特色、引導創新、質量為本”的專業建設理念,以“培養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扎實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卓越工程師”為目標,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學院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山東省特色專業2個,2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1個專業入選了“山東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10門。擁有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1600余人。學院主持了數十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863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承擔了一大批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和企業合作開發項目,年均科研經費達到了5000萬元。出版專著和教材數十部,發表學術論文近千篇,其中SCI、EI收錄200余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多項,獲得發明專利數十項。學院擁有海洋工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海洋機電設備與儀器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海岸與近海工程研究所、城市與工程管理信息化實驗室等教學科研機構,建設工程檢測鑒定中心、節能技術中心、行遠海洋工程設計院、榮成專家工作站等社會服務機構。近年來,學院匯聚青年才俊,凝練學科方向,完善辦學條件,培育優質人才,提升服務能力,創立工科品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四大版塊協調、快速、可持續地發展,已成為海洋工程人才的培養基地、海洋工程研究的創新基地和海洋工程技術的轉化基地。海之所在,工之所存,以工興海,以工強海,是工程學院歷來堅持的辦學宗旨和不懈追求。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6.90萬

    ]
  •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成立于1986年。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管理學院已發展成為學科層次較高、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水平高、學科發展優勢突出,在國內有較大影響的研究教學型學院。管理學院下設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營銷與電子商務系、旅游學系;設有農業經濟管理研究所、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名牌企業研究中心、應用會計研究所、財務管理研究所、審計與管理咨詢研究所、營銷與品牌形象研究所、區域旅游開發管理研究所、EDP培訓中心等教學與科研機構。MBA教育中心、MPAcc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碩士(MTA)教育中心、管理創新與環境戰略研究中心、中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研究中心、中國混合所有制與資本管理研究院、中國資金管理智庫協同創新中心、人本價值研究所等也掛靠在管理學院。學院現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動站,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交叉設置了文化產業管理、農業經濟與海洋產業管理兩個博士點,有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企業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財務管理、農業經濟管理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MPAcc)、旅游管理碩士(MTA)、農業管理碩士等專業學位碩士點。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旅游管理6個本科專業。企業管理專業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和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會計學專業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山東省品牌專業和國家級特色專業。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院的工商管理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為B(前20%~30%)。2019年5月,中國海洋大學獲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質量認證(AAPEQ)A級成員單位。管理學院積極開展合作辦學項目。開展與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合作辦學項目,與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加拿大卡普敦大學、臺灣中山大學、義守大學等短期本科生交流互換項目。我院教師積極參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到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做訪問學者的項目。管理學院還接收有來自俄羅斯、韓國、泰國、烏克蘭、土耳其等國家的留學生。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119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導師1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全國會計領軍人才2人,全國會計名家培養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山東省青年泰山學者1人,國家旅游局青年專家計劃1人,山東省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程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長期以來,學院注重提高教學水平和強化教學質量,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強調改革與創新,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歷屆畢業生均贏得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學院歷年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和地方政府、大型企業委托的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廣泛影響的科研成果。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12.00萬

    ]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1984年教育部批準成立海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1990年在國內率先設立環境海洋學博士點,2000年獲批我國第一批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同年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001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學院設有環境科學系和環境工程系,現有教職工82位,已形成院士領銜,筑峰人才、杰青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教學科研隊伍。學院具有從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環境科學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環境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現有博士生199名,碩士生316名,本科生407名。學院在國內最早開展海洋環境研究,重點關注人類活動與全球變化背景下海洋環境、濱海濕地、大氣環境、地質環境等相關問題的演變過程、機制與工程治理技術。在海洋污染物輸運、海-氣物質交換及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海洋污染物的環境過程和生物響應機制、水下三角洲地質環境監測與成災機理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地位。學院將緊密圍繞“海洋強國”建設的戰略需求,強化團隊建設,密切國際合作,力爭在未來10-15年,在海洋生態系統演變機制、海洋污染物環境過程、海洋地質環境監測與災害防控工程等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培養出若干海洋環境領域的領軍人才,將學院全面建設成為海洋環境與生態領域多學科交叉研究、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國際一流平臺。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6.90萬

    ]
  • 中國海洋大學基礎教學中心是以開展全校基礎課程教學為主要任務,兼顧專業學科培養、發揮學科研究優勢服務國家社會需求的院級單位,成立于2000年4月,由計算機基礎部、教育系、體育系、藝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等5個教學科研單位組成,并有中國海洋大學學習支持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市教育評估與質量檢測中心兩個掛靠單位,目前行政主體在嶗山校區,部分系部(職能)在魚山校區。中心現有教育信息技術、體育運動訓練學、音樂文學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教育碩士、體育碩士兩個專業學位碩位點;有教育技術學、運動訓練、音樂表演三個本科專業;有田徑、排球兩個高水平運動隊;有交響樂團、民族樂團、薩克斯風樂團和合唱團等四個樂團?,F有教職工總數147人,包括行政人員9人,教師13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45人;在冊學生637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9人、少數民族預科生70人。中心將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團結勤奮,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努力創建一流的業績,培養一流的教風和學風,為把我校建設成為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而奮斗!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3.60萬

    ]
  • 經濟學院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初山東海洋學院發展經濟管理學科。歷經30年的發展,現學院成立于2001年12月,是由原經貿學院按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進行劃分調整組建而成。經濟學院現擁有三個系,即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系、經濟學系;并擁有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國家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海洋發展研究的骨干單位——海洋經濟研究所、山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海洋經濟研究中心、中國普惠金融研究中心;同時,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等多層次學位授予權。2014年獲批設立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全院現有教職工74人,其中,行政人員13人,教師61人。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1人,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1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國家社科重大研究項目首席專家3人。教師中有教授22人,副教授25人,講師14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53人。64.4%(38人)的教師具有海外研修背景。學院形成了以老帶新、年富力強、充滿生氣與活力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全日制學生1603人,其中本科生949人,碩士研究生603人,博士研究生51人,迄今為止已累計培養畢業生6000余人,畢業生在外貿、銀行等金融單位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建功立業,為學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院長期堅持開放式辦學,已與國內外部分著名高校經濟院系的一流學科和一流學者建立了穩固的交流和合作關系。累計培養留學生1500余名,擴大了學院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近十年來,經濟學院教師承擔和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近50項,其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近100項。同時承擔了國家、省、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科研課題等150余項。為國家及地方政府提供了40余項重大應用創新研究成果。學院教師近年來在SSCI、SCI雜志發表論文100余篇,在國家級報刊、國內核心期刊及國際會議上發表和轉載有影響的論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多部。學院教師獲得省部級獎項近30項,市廳級獎項100余項。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6.60萬

    ]
  • 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其前身可以追溯至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先后有蔣德壽、王淦昌、王普、郭貽誠、束星北、周北屏、楊有樊等知名物理學家在此講學、任教。1958年夏,山東大學遷至濟南,物理系部分留在青島作為組建山東海洋學院的基礎學科,并于1959年3月組建了海洋物理系,這是山東海洋學院組建時設立的最早的五個系之一。隨著學校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海洋物理系于1992年調整為物理學系與電子系。在此基礎上,于1993年組建技術科學學院,1999年更名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學院形成了“厚德篤志,勤思敏行”的院訓,“愛國榮校,和諧創新”的院風,“立德樹人,博學育才”的教風和“尚學善思,求真篤行”的學風,體現出全院師生員工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風貌。目前,學院下設物理系、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海洋技術系和信息工程中心五個單位,國家保密學院依托學院進行建設。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3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5人,教授41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88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教職工152人,占教職工總數的63.8%。教師系列153人,其中135人擁有博士學位,占比為88%。具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一半以上。學院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海洋遙感學科和“山東省泰山學者計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學科特設崗單位,先后有3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受聘擔任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人員9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1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5人,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省市青年科技獎2人,入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人,1人獲得“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稱號。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是一個以計算為基礎、以海洋技術為特色、以電子、信息工程為重點,以學科交叉為依托的研究教學型學院,具有海洋探測技術和信息工程技術兩大學科優勢。擁有海洋探測技術(原海洋物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兩個海洋與地學博士點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信息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有物理學、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地理學和軟件工程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光學工程、測繪工程和農業信息化6個工程碩士點。學院設有物理學、海洋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保密管理、智能科學與技術9個本科專業,其中,電子信息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個專業成功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信息與海洋交叉、科學與技術融合的本、碩、博學科體系構成了學院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顯著特色。目前,學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09人,碩士研究生1010人,博士研究生216人,畢業生就業率連年在95%以上,2017屆研究生就業率達到100%。學院擁有海洋大數據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山東省海洋智能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及省市級科研平臺;有海洋物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山東省重點學科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有山東省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子信息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我院是學校“985工程”“十二五”重點建設單位之一,衛星海洋遙感、海洋聲學探測、激光大氣遙測、深海原位測量、海洋傳感網技術、水下機器人及其導航定位等研究領域躋身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行列。近5年來,學院的科研經費快速增長,科研水平顯著提升。在海洋物理、海洋探測、海洋信息、電子通信和計算機與機器人等領域承擔了一批國家、行業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項目與產學研合作項目,年均科研經費超過6000萬元,其中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課題,以及國防重點預研項目和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學院每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人才項目及國際合作項目等10項以上,經費超過1000萬元。在上述項目的支持下,學院每年在國內外主流刊物上發表SCI收錄的學術論文40篇以上,被100余種國際知名刊物廣泛引用。學院獲國家科技發明獎1項,制定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各1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50余項,獲國內外發明專利30余項。近年來,學院大力推進國內外合作及開放辦學。先后與海爾、海信、歌爾、浪潮、航天宏圖、易華錄、SNP、華為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俄羅斯、加拿大、日本及歐空局等國家及組織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承擔多項政府間國際合作項目并任首席科學家。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等的資助下,每年有10名左右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赴美、英、法、加、澳等國際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進行聯合培養或攻讀博士學位。另外,學院與法國南特大學開展“3+1+2”本碩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與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學院開展本科生短期合作培養,為提升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搭建了平臺。展望未來,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學校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和“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以“海納百川,取則行遠”的胸襟,堅持“以人為本、依法辦院”的理念,著力打造信息科學與海洋技術兩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團隊,形成學科、技術、人才和區位的綜合優勢,帶動其它相關學科的快速協調發展,使學院整體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海洋技術創新基地、信息技術轉化基地和復合人才培養基地,為加強學校“雙一流”建設,為實現國際知名、特色顯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百年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詳情]
    [
    簡章:

    1篇

    ]
    [
    學費:

    3.00萬

    ]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簡稱:中國海大 地區: 山東 學制:2~3年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學費:¥2.20~12.00萬 班型:周末班、網絡班 類型:綜合類、公辦、雙一流、985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師大博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招生學院
粵ICP備2021118978號 廣州師大博學技術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2024 在職研究生資訊網 All Rights Reserverd.
電話:4008373873
友情鏈接:中教互聯中教互聯官網
免費課程
咨詢了解
關于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亚洲综合 | 涩涩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综合 |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 | 99re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 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 久久99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 国产超碰在线 | 亚洲成人久久久 |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曝门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ⅰ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色婷婷精品| 国产91在线 | 中日 | 成人在线视频看看 | 久久九九久久九九 | 日本国产a| 日韩二区三区 | 国产黄色一级毛片 |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6 | 久精品视频 | 欧美一区成人 | 国产三级黄色片 | 久久成人国产 | 人人操日日干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九色丨9lpony丨国产 | 精品视频网站 |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 | 福利av在线 | 欧美日韩亚洲天堂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中文字幕影院 | 色网站观看 | 在线观看毛片网站 | 中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