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一覽表
發布時間:
2024-07-10
發布者:
李翠嬌
閱讀量:
【導語】中年人的事業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卻容易面臨瓶頸。如果有心改變,一個研究生學歷是再好不過的突破口。下面是在職研究生資訊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合肥工業大學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一覽表,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085408 (專業學位) 光電信息工程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非全日制:1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54儀器技術綜合 |
||
①01001專業技術基礎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54儀器技術綜合 覆蓋范圍 儀器技術綜合包括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傳感技術兩門課程。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 誤差基本概念、性質及處理;誤差的合成與分配;測量不確定度概念、評定及合成;線性參數的最小二乘法處理;回歸分析;動態測試數據處理基本方法。 傳感技術 傳感器定義、組成、分類及要求,傳感器的靜特性,各種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應用(包括:電阻式、電感式、電容式、霍爾式、壓電式、光電式、熱電式傳感器),電阻式、電容式、壓電式傳感器基本轉換電路 參考書目 儀器技術綜合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費業泰,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2015 《傳感器》(第5版),唐文彥,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1001專業技術基礎 覆蓋范圍 專業技術基礎包括精密機械設計、單片機原理及其接口技術、工程光學、測控電路,四門課程任選兩門。 精密機械設計 平面機構,凸輪機構,齒輪傳動系統,帶以及螺旋傳動,導軌和彈性元件,軸及支承,零件幾何精度基礎。 單片機原理及其接口技術 微型機基本知識,51單片機結構,匯編指令系統及程序設計,定時/計數器、串行口及中斷系統原理及應用,存儲器擴展,I/O接口、數模和模數轉換器擴展及應用。 工程光學 幾何光學成像原理、平面與平面系統,光闌與光束限制、像差基礎、典型光學系統、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基礎。 測控電路 測控電路的組成與設計要求,信號放大電路,濾波電路,調制解調電路,運算電路,轉換電路,細分辨向電路,輸出控制驅動電路。 參考書目 精密機械設計 《精密器械設計基礎》,裘祖榮,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年 單片機原理及其接口技術 《MCS-51單片機原理、系統設計與應用》,萬福君等,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工程光學 《工程光學》(第4版),郁道銀、談恒英,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測控電路 《測控電路》(第5版),李醒飛,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
▲085500 (專業學位) 機械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非全日制: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15機械原理 |
||
①02001機械專業綜合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15機械原理 覆蓋范圍 平面機構結構分析、運動分析理論與方法;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分析與設計;輪系傳動比計算;其他常用機構及組合機構的概念與原理;平面機構力分析、平衡、效率及速度波動調節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機構應用。 參考書目 《機械原理》(第七版),東南大學機械學學科組,鄭文緯、吳克堅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2001機械專業綜合 覆蓋范圍 專業綜合包括機械加工工藝基礎、控制工程基礎、機械設計。 機械加工工藝基礎 金屬切削加工基礎知識;數控機床加工;常用切削加工方法;典型表面加工分析;機械加工工藝過程;零件結構的工藝性;特種加工;現代制造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控制工程基礎 控制系統的動態數學模型,時域瞬態響應分析,控制系統的頻率特性,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分析,控制系統的誤差分析和計算,控制系統的綜合與校正等。 機械設計 機器及零件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計算、材料選擇、摩擦磨損與潤滑等基本知識;各種連接方式的組成原理與應用;各種傳動方式的基本理論與應用;軸系零件結構、原理與設計方法。 參考書目 機械加工工藝基礎 《金屬工藝學(下冊)》(第六版),鄧文英、宋力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機械加工工藝基礎》,吳恒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控制工程基礎 《控制工程基礎》第四版,董景新、趙長德、郭美鳳等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第九版),西北工業大學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教研室編著,濮良貴、陳國定、吳立言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085802 (專業學位) 動力工程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專業及方向 | |
---|---|---|---|---|
非全日制: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69熱工基礎 |
①02003流體力學 | ||
01 (全日制) 真空工程技術及應用 | ||||
02 (全日制) 薄膜與微納加工技術 | ||||
03 (全日制) 流體CFD技術及應用 | ||||
04 (全日制) 流體力學及工程 | ||||
05 (全日制) 碳中和技術及應用 | ||||
06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69熱工基礎 覆蓋范圍 熱力學基本概念、熱力學第一定律、理想氣體的性質與熱力過程、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及能量可用性、熱力學普遍關系式與實際氣體、水蒸氣與濕空氣、蒸汽動力循環、氣體動力循環、制冷循環、熱量傳遞基本概念、穩態及非穩態導熱、對流換熱、凝結與沸騰換熱、輻射換熱和傳熱過程與換熱器。 參考書目 熱工基礎(第三版),張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工程熱力學,王修彥,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傳熱學(第四版),楊世銘、陶文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2003流體力學 覆蓋范圍 流體靜力學;流體動力學;相似和量綱分析;管中流動;孔口出流;縫隙流動。 參考書目 《流體力學》,張也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125603 (專業學位) 工業工程與管理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專業及方向 | |
---|---|---|---|---|
非全日制:5人 |
①199管理類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③-無 ④--無 |
①02004工業工程與管理專業綜合 | ||
01 (全日制) 生產系統建模、優化與仿真 | ||||
02 (全日制) 制造系統監測、控制與管理 | ||||
03 (全日制) 人-機-環境工程學 | ||||
04 (全日制) 服務系統規劃與設計 | ||||
05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無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2004工業工程與管理專業綜合 覆蓋范圍 工業工程與管理與管理專業綜合包括生產計劃與控制和基礎工業工程。 生產計劃與控制 生產系統、生產管理及發展歷程、企業制造戰略、產品開發與設計、生產過程的規劃與設計、需求預測與生產計劃、制造資源計劃與企業資源計劃、生產作業計劃、生產過程控制、生產績效控制、設備管理。 基礎工業工程 生產與生產率管理、工業工程概述、工作研究、程序分析、作業分析、動作分析、秒表時間研究、工作抽樣、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標準資料法、學習曲線、現場管理方法、工作分析與設計、工業工程的發展。 參考書目 生產計劃與控制 《生產計劃與控制》,修訂版,李懷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基礎工業工程 《基礎工業工程》(第2版),易樹平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85400 (專業學位) 電子信息 |
非全日制:1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34自動控制原理 |
①04007控制工程基礎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34自動控制原理 覆蓋范圍 1.自動控制理論: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線性定常系統的時域數學模型、傳遞函數,結構圖、信號流 圖的繪制與化簡;控制系統時域性能指標,一階系統的時域分析,二階系統的階躍響應,高階系統的 近似分析,線性定常系統的穩定性、穩態誤差計算和靜態誤差系數;根軌跡的基本概念,根軌跡繪制的基本法則,廣義根軌跡,利用根軌跡定性分析系統性能;頻率特性的概念,開環頻率特性曲線的繪制(幅相曲線、伯德圖),頻率域穩定判據,穩定裕度,系統的頻域性能指標;校正的概念與方式,常用校正裝置及其特性,頻率域串聯校正的分析法(超前校正、滯后校正)和綜合法,復合校正;信號的采樣與保持,z變換理論,離散系統的數學模型,離散系統的時域響應、穩定性與穩態誤差,離 散系統的數字校正;常見非線性特性對系統的影響,非線性系統相平面分析法和描述函數分析法。 2.現代控制理論基礎:狀態的概念、狀態空間表達式及其線性變換,微分方程與狀態空間表達式之間的轉換,傳遞函數矩陣,組合系統的數學描述;線性定常系統狀態方程的求解,脈沖響應矩陣;離散系統的狀態空間表達式,線性定常連續系統的離散化,離散系統狀態方程的求解;能控性、能觀測性 的概念,線性定常系統的能控性、能觀測性判據,對偶原理,SISO 系統標準形,能控性、能觀測性與傳遞函數關系,系統結構分解,實現問題;李亞普諾夫穩定性概念,李亞普諾夫第二法,BIBO穩定; 狀態反饋與極點配置、系統鎮定,全維狀態觀測器設計,帶有觀測器的狀態反饋系統,漸近跟蹤與干擾抑制以及解耦控制的概念。 參考書目 《自動控制理論》,王孝武、方敏、葛鎖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現代控制理論基礎》(第 3 版),王孝武,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自動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壽松,科學出版社,2019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4007控制工程基礎 覆蓋范圍 085400 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復試筆試科目為控制工程基礎,包括傳感器與檢測技術(90 分)、C 語言程序設計(60 分)。1.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傳感器的定義、組成和分類,傳感器的靜態特性和動態特性;電阻式傳感器、電感式傳感器、電容式傳感器、電渦流傳感器、壓電式傳感器、霍爾傳感器、光電式傳感器和熱電偶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組成、測量電路和基本應用。2. C 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數據類型;基本算術運算;基本控制結構(選擇控制結構,循環控制結構);函數(函數的定義,變量的存儲類型及作用域,數據傳遞,遞歸);算法基礎(排序和查找,程序流程圖的閱讀與繪制);指針(變量的內存地址,指針的定義和使用,指針的運算);數組(指針與一維/二維數組,多維數組,動態數組);字符串(字符串的定義和存儲,字符數組,字符串處理函數);結構體和數據結構基礎(結構體,共用體,枚舉數據類型,數據的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鏈表,棧和隊列,樹和圖)。 參考書目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第四版),徐科軍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年 C 語言程序設計 《C 語言程序設計》(第四版),蘇小紅、趙玲玲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85405 (專業學位) 軟件工程 |
非全日制:1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 |
①05003軟件工程學科專業綜合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無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5003軟件工程學科專業綜合 覆蓋范圍 程序設計 基礎數據類型的概念與使用;基本控制結構(順序,選擇,循環);數組類型;函數定義;函數調用和遞歸調用;結構類型;聯合類型;枚舉類型;格式化輸入輸出;文件讀寫;類與對象;基類與派生類;運算符重載;標準模板庫(STL)。 軟件工程 軟件過程;需求分析與建模;軟件設計;軟件測試;軟件維護;軟件項目管理。 參考書目 程序設計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基礎》(第二版),李師賢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導論》(第六版),張海藩,牟永敏,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85901 (專業學位) 土木工程 |
全日制:78人 非全日制:1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1數學(一) ④835結構力學 |
①07002土力學或②007003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 | |||
01 (全日制) 結構工程 | ||||||
02 (全日制) 橋梁與隧道工程 | ||||||
03 (全日制) 巖土工程 | ||||||
04 (全日制) 智能建造 | ||||||
05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35結構力學 覆蓋范圍 考試的總體要求是準確理解基本概念和結構計算原理;掌握各種結構的計算方法,能做到靈活運用,所得的計算結果正確。 1.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2.靜定結構的內力及位移計算:靜定結構包括靜定梁,靜定平面剛架,三鉸拱,靜定桁架,靜定組合結構。 3.超靜定結構的內力及位移計算:包括用力法、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計算超靜定結構。 4.結構在移動荷載作用下的計算:包括影響線的做法及應用。 5.結構在動力荷載作用下的計算:包括單自由度及多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單自由度及多自由度體系在簡諧荷載作用下的強迫振動。 參考書目 1.《結構力學》(第6版),李廉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結構力學》(第4版),龍馭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7002土力學 覆蓋范圍 1.土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土的形成、土的三相以及物理力學指標及其換算、無粘性土與粘性土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土的工程分類,土的滲透性。 2.土的變形機理:地基變形計算的初始假定、自重應力與附加應力的計算、有效應力原理與一維固結理論、規范法和分層綜合法計算地基沉降量。 3.土的強度機理:土的破壞形式、庫侖公式、土體極限平衡理論、土體強度的測定、土的剪切機理;靜止、主動、被動土壓力的計算方法,擋土墻穩定驗算;無粘性土邊坡的穩定性分析、各種條分法分析粘性土邊坡穩定性;地基破壞類型、極限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方法、規范法計算地基承載力、按塑性開展區深度確定地基承載力。 4.土的滲流特性:達西滲透定律、滲透系數的測定、二向滲流和流網的特征、滲流力及滲透穩定性、在靜水和滲流情況下的孔隙水應力和有效應力。 5.基礎設計初步:淺基礎的類型、基礎埋深的選擇、地基承載力的確定、底面尺寸的確定、柔性基礎的設計,減小不均勻沉降的措施。樁基分類、單樁承載力的確定、樁基設計設計步驟。 6.地基處理與特殊土:地基處理的目的與原則、換土墊層法、復合地基法;黃土、膨脹土的工程性質。 參考書目 1.《土力學》(第1版),錢德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007003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 覆蓋范圍 1.鋼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鋼筋種類;鋼筋力學性能;鋼筋性能要求;混凝土強度指標;單調短期加載時混凝土的應力應變曲線;混凝土彈性模量;混凝土徐變和收縮;鋼筋和混凝土的粘結力,鋼筋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2.混凝土結構基本設計原則:結構功能要求;可靠性;可靠度;設計使用年限;極限狀態分類和表現形式;作用和作用效應;結構抗力;結構設計原則及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的概念。 3.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梁的受力和變形特點;正截面工作三個階段;配筋率對正截面破壞形態的影響;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基本假定;受壓區混凝土等效矩形應力圖形;界限相對受壓區高度;最小配筋率;單筋矩形、雙筋矩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截面設計和復核方法,T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截面設計和復核方法。 4.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斜裂縫類型;斜裂縫出現后的應力狀態;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機理;配箍率;剪跨比;影響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主要因素;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及其適用范圍;計算截面的選取;受剪承載力計算方法,全梁承載力校核。 5.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破壞形態和機理;兩種破壞形態的界限;附加偏心距;縱向彎曲影響;大、小偏心受壓的判別方法;大偏心、對稱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方法;圓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方法;Mu-Nu相關曲線。 6.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受扭構件的開裂形式;開裂扭矩的計算方法;抗扭配筋形式;縱筋和箍筋的配筋強度比;彎剪扭構件考慮相關性的承載力計算方法。 7.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變形與裂縫驗算:裂縫控制的目的與要求;最大裂縫寬度的驗算思路;減小裂縫寬度的措施;變形控制的目的與要求;截面抗彎剛度的特點;長期剛度降低的原因;最小剛度原則。 8.預應力混凝土構件:預應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特點和應用場合;張拉控制應力;預應力損失及其組合;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的設計與計算。 9.混凝土結構延性:延性的概念;受彎構件截面曲率延性系數及其影響因素;提高截面延性的措施;框架柱的軸壓比。 10.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耐久性的概念;混凝土的碳化;鋼筋的銹蝕;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內容。 參考書目 1.《混凝土結構(上冊)-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版),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合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2.《結構設計原理》(第4版),葉見曙,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85100 (專業學位) 建筑 |
全日制:40人 非全日制: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55建筑學基礎 ④503建筑設計與表現(6小時) |
①08001中外建筑史 | |||
01 (全日制)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 ||||||
02 (全日制) 建筑歷史與理論 | ||||||
03 (全日制) 建筑技術科學 | ||||||
04 (全日制) 城市設計及其理論 | ||||||
05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355建筑學基礎 覆蓋范圍 建筑學基礎包括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居住建筑設計原理、城市規劃原理、建筑構造、綠色建筑設計原理。 1.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公共建筑總體環境布局,功能關系與空間組合;公共建筑的造型藝術與技術經濟;公共建筑與環境、行為的關系。 2.居住建筑設計原理:住宅套型設計;低層、多層、中高層、高層住宅設計;住宅造型與適應氣候;居住模式及其外部空間環境。 3.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的相關主要理論、城市規劃編制、城市詳細規劃原理等方面知識。 4.建筑構造:一般民用建筑各個組成部分的工程作法和節點構造原理;設計建筑構造作法和節點詳圖;新材料、新技術及有關構造在建筑中的應用。 5.綠色建筑設計原理:綠色建筑的基本內涵;綠色建筑的設計思想與設計目標;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構成要素及其空間處理手法;國內外綠色建筑主要評價體系。 參考書目 《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第二版),劉云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21 《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第四版),張文忠,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第三版),朱昌廉、魏宏楊、龍灝,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居住建筑設計原理》(第二版),胡仁祿、周燕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 吳志強、李德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建筑構造》(上)(第六版)覃琳、魏宏楊、李必瑜,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 《建筑構造》(下)(第六版)劉建榮、翁季、孫雁,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 《綠色建筑設計原理》,宗敏,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503建筑設計與表現(6小時) 覆蓋范圍 建筑功能空間設計、功能分區、交通與流線組織;自然與城市環境分析及其規劃設計、場地設計;建筑外部形態與內部空間設計;建筑結構、構造、建筑物理環境品質相關的技術設計、建筑設計規范;建筑設計方案表達。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8001中外建筑史 覆蓋范圍 中外建筑史,包括中國古代建筑史、外國古代建筑史、國外近現代建筑史。 中國古代建筑史 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前期、封建社會中期、封建社會后期,近現代等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建筑。 外國古代建筑史 外國奴隸社會、中古封建社會、文藝復興時期建筑、復古主義思潮時期等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建筑。 國外近現代建筑史 新建筑運動初期、現代建筑運動高潮時期、以及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等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建筑以及當時的建筑思潮與流派。 參考書目 《中國建筑史》(第七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 《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外國建筑歷史圖說》,羅小未、蔡婉英,同濟大學出版社,1986 《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135700 (專業學位) 設計 |
全日制:25人 非全日制:3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715藝術設計原理與基礎理論 ④502藝術設計與表現(6小時) |
①08007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與實踐綜合 | |||
01 (全日制) 環境設計 | ||||||
02 (全日制) 視覺傳達設計 | ||||||
03 (全日制) 公共藝術設計 | ||||||
04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715藝術設計原理與基礎理論 覆蓋范圍 包括藝術設計原理、設計學概論、中外設計史等內容。 1、現代設計的萌芽與發展;現代主義設計;現代設計的職業化和制度化; 2、后現代主義設計和當代設計發展現狀; 3、中國當代藝術設計特征,設計與傳統文化。 參考書目 《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王受之,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藝術學原理》(第二版),王一川,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設計學概論》(全新版),尹定邦,邵宏,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502藝術設計與表現(6小時) 覆蓋范圍 專業命題設計手繪圖,自帶繪制工具和顏料,表現手法及工具不限。考查考生對專業設計的創意能力與設計表現的能力,包括分方向命題內容。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8007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與實踐綜合 覆蓋范圍 造型基礎與設計基礎;專業基礎理論與專業發展趨勢;設計師的社會意識與職責;藝術設計發展中的繼承與創新;世界當代藝術發展特征及趨勢。 參考書目 《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王受之,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藝術學原理》(第二版),王一川,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設計學概論》(全新版),尹定邦,邵宏,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85403 (專業學位) 集成電路工程 |
非全日制:2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65電子科學與技術綜合 |
①10001專業綜合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65電子科學與技術綜合 覆蓋范圍 電子科學與技術綜合包括:模擬電路(75分)和數字電路(75分)。 1、模擬電路: 常用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放大電路中的反饋、信號的運算和處理、波形的發生和信號的轉換、功率放大電路、直流電源,MOS器件物理基礎,單級放大器,差動放大器,電流鏡與偏置技術。 2、數字電路 數制與編碼、邏輯代數基礎、靜態CMOS設計、動態CMOS設計、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鎖存器/觸發器/寄存器、時序邏輯電路、半導體存儲器、可編程邏輯器件、硬件描述語言、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數-模和模-數轉換、可測性設計。 參考書目 1、模擬電路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童詩白,華成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第2版)》,畢查德·拉扎維(著),陳貴燦 等(譯),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 2、數字電路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閻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數字集成電路——電路、系統與設計(第二版)》,Jan M.Rabaey著,周潤德 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10001專業綜合 覆蓋范圍 信號與系統 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卷積運算;典型信號的傅里葉變換;傅里葉變換的性質及應用;抽樣信號的傅里葉變換和抽樣定理;連續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連續時間系統的s域分析;卷積和;離散時間系統z域分析。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 半導體中的電子狀態,半導體中雜質和缺陷能級,半導體中載流子的統計分布,半導體的導電性,非平衡載流子。半導體物理基礎;PN結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各種特性等;雙極結型晶體管的概念、原理,包括電流傳輸、等效電路及各種效應等;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的概念及工作原理,包括MOS結構的表面空間電荷區、閾值電壓、等效電路、頻率響應等;器件尺寸按比例縮小。 參考書目 《信號與系統》(第三版),鄭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半導體物理學》(第七版),劉恩科、朱秉升、羅晉生,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半導體器件物理》(第二版),孟慶巨、劉海波、孟慶輝,科學出版社,2009.11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25200 (專業學位) 應用統計 |
非全日制:1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3數學(三) ④432統計學 |
①140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
01 (非全日制) 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 | ||||||
02 (非全日制) 統計學習與智能計算 | ||||||
03 (非全日制)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432統計學 覆蓋范圍 統計數據類型及統計學的幾個基本概念;統計調查的組織和實施、概率抽樣與非概率抽樣及其優缺點,抽樣誤差與非抽樣誤差;數據預處理、數據的圖表描述方法,數據分布特征的統計量;事件與概率,離散型和連續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離散型和連續型隨機變量期望與方差的計算;統計量概念及常見統計量,基于正態總體的幾個重要分布,大數定律與中心極限定理及其應用,樣本均值的抽樣分布,樣本比例的抽樣分布,兩樣本均值之差的分布,樣本方差的分布;參數估計的基本原理及評價點估計的三個標準,理解區間估計的統計思想,一個總體和兩個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樣本量的確定;假設檢驗的基本概念,檢驗統計量與顯著性水平,P值與臨界值,雙側檢驗與單側檢驗,假設檢驗的兩類錯誤,總體均值的假設檢驗,總體比例的假設檢驗,總體方差的檢驗;分類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擬合優度檢驗、獨立性檢驗、 列聯表中的相關測量;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假定,單因素和雙因素方差分析的實現和結果解釋;相關關系種類及相關圖、相關關系檢驗,一元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及其估計、檢驗、預測,復相關系數與偏相關系數,多重共線性現象、判別、處理,變量選擇與逐步回歸;時間序列及其分解,時間序列的描述性分析,平穩時間序列及趨勢性時間序列的預測及評估,復合型序列的分解預測;指數的概念及分類, 總量指數及平均數指數的編制方法,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幾種常用的經濟指數;綜合評價指數。 參考書目 《統計學》 (第七版),賈俊平,何曉群,金勇進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年。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140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覆蓋范圍 復試科目為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隨機事件與概率;一維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多維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大數定律與中心極限定理;參數估計與假設檢驗;方差分析與回歸分析 參考書目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程》(第三版),茆詩松、程依明、濮曉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55101 (專業學位) 英語筆譯 |
全日制:21人 非全日制:1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11翻譯碩士英語 ③357英語翻譯基礎 ④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
①15003翻譯實踐與評析 | |||
01 (全日制) 英語筆譯 | ||||||
02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211翻譯碩士英語 覆蓋范圍 不設范圍 參考書目 無 357英語翻譯基礎 覆蓋范圍 1英漢雙語的詞語翻譯,包括術語、縮略語或專有名詞。 2英漢篇章翻譯,涉及文學、文化、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強調考生的英漢轉換能力。 3漢英篇章翻譯,涉及文學、文化、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強調考生的漢英轉換能力。 參考書目 《高級英語》(第三版),張漢熙,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英譯漢教程》,連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覆蓋范圍 不設范圍 參考書目 無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15003翻譯實踐與評析 覆蓋范圍 055101英語筆譯(專業學位)復試科目為翻譯實踐與評析。 1.覆蓋范圍 翻譯實踐與評析 1.英漢語篇翻譯,側重考查考生對英語語篇的分析、把握與轉換能力。 2.漢英語篇翻譯,側重考查考生對漢語語篇的分析、把握與轉換能力。 3.翻譯評析,側重考查考生對翻譯作品的分析、解讀與批評能力,尤其強調考查考生從語言細節、文體特點、文化內容與翻譯方法等方面對翻譯作品的批評與鑒賞能力。 參考書目 無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85802 (專業學位) 動力工程 |
全日制:21人 非全日制:8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28工程熱力學(一) |
①16001傳熱學 | |||
01 (全日制) 能源清潔轉化技術 | ||||||
02 (全日制) 新能源動力技術 | ||||||
03 (全日制) 交通排放預測與控制 | ||||||
04 (全日制) 制冷與低溫工程技術及應用 | ||||||
05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28工程熱力學(一) 覆蓋范圍 熱力學基本概念、熱力學第一定律、理想氣體的性質與熱力過程、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及能量可用性、熱力學普遍關系式與實際氣體、水蒸氣與濕空氣、氣體動力循環、蒸汽動力循環、制冷循環。 參考書目 《工程熱力學》(第五版),沈維道、童鈞耕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16001傳熱學 覆蓋范圍 傳熱方式概述(分類及典型特征),導熱基本定律,導熱微分方程和定解條件,穩態導熱,非穩態導熱,對流傳熱原理,單相對流傳熱,相變傳熱,輻射基本概念,黑體輻射,換熱器分析。 參考書目 《傳熱學》(第五版),陶文銓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85400 (專業學位) 電子信息 |
非全日制:1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1數學(一) ④868半導體物理 |
①18004電子信息技術綜合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68半導體物理 覆蓋范圍 半導體物理 半導體中的電子狀態,半導體中雜質和缺陷能級,半導體中載流子的統計分布,半導體的導電性,非平衡載流子。 參考書目 《半導體物理學》(第7版),劉恩科、朱秉升、羅晉生,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18004電子信息技術綜合 覆蓋范圍 085400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物理學院)復試科目為電子信息技術綜合,包括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 模擬電子技術 常用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放大電路中的反饋、信號的運算和處理、波形的發生和信號的轉換、功率放大電路、直流電源。 數字電路 數制與編碼、邏輯代數基礎、靜態CMOS設計、動態CMOS設計、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鎖存器/觸發器/寄存器、時序邏輯電路、半導體存儲器、可編程邏輯器件、硬件描述語言、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數-模和模-數轉換、可測性設計。 參考書目 模擬電子技術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華成英、童詩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 數字電路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閻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數字集成電路—電路、系統與設計(第二版)》,Jan M.Rabaey 著,周潤德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125200 (專業學位) 公共管理 |
非全日制:103人 |
①199管理類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③-無 ④--無 |
①19001綜合復試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無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19001綜合復試 覆蓋范圍 MBA、MPA、MEM、MPAcc考生復試由管理學院MBA MPA中心自行組織,具體內容參見復試通知。 參考書目 具體內容參見復試通知。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125601 (專業學位) 工程管理 |
非全日制:25人 |
①199管理類綜合能力 ②204英語(二) ③-無 ④--無 |
①19001綜合復試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無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19001綜合復試 覆蓋范圍 MBA、MPA、MEM、MPAcc考生復試由管理學院MBA MPA中心自行組織,具體內容參見復試通知。 參考書目 具體內容參見復試通知。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055200 (專業學位) 新聞與傳播 |
全日制:5人 非全日制:1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 ④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
①20002新聞與傳播前沿知識 | |||
01 (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 ||||||
02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 覆蓋范圍 新聞與傳播綜合能力包括新聞策劃、采寫、編輯、評論,廣告文案寫作和新媒體實務等。 參考書目 《中國新聞傳播史》(第三版),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版。 《新聞學概論》(第七版),李良榮,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版。 《傳播學教程》(第二版),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版。 《網絡傳播概論》(第四版),彭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版。 《新聞采訪與寫作》(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新聞采訪與寫作》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廣告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廣告學概論》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版。 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覆蓋范圍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包括中外新聞傳播史、大眾傳播理論、廣告學、編輯出版以及相關文史知識等。 參考書目 《中國新聞傳播史》(第三版),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版。 《新聞學概論》(第七版),李良榮,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版。 《傳播學教程》(第二版),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版。 《網絡傳播概論》(第四版),彭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版。 《新聞采訪與寫作》(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新聞采訪與寫作》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廣告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廣告學概論》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版。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20002新聞與傳播前沿知識 覆蓋范圍 新聞與傳播行業熱點與趨勢、新聞與傳播現象觀察與思考、網絡與新媒體前沿動態、廣告營銷、數字出版、新媒體技術等。 參考書目 同初試,不另列參考書目。 |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1.鑒于各方面情況調整與變化,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2.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3.本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聯系方式:QQ郵箱:461934789@qq.com,我們將24小時內及時溝通與處理。
最新資訊
- 2024-07-10
085408 (專業學位) 光電信息工程 專業及方向 招生計劃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 非全日制:15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54儀器技術綜合 ①01001專業技術基礎 01 (非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