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前身為1992年成立的計算機中心發展而來,1995年成立計算機系,2001年建立信息工程學院,2007年更名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08年,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創建杭州國際服務工程學院,是全國首家培養基于IT信息服務的本科學院;2010年,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杭州國際服務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杭州國際服務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年,遙感地學系并入,學院更名為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簡稱信息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12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90余人,近80%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國家級和省、市級高層次人才達20余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教學名師2人。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首批重點專業、省優勢專業)、軟件工程(國家“雙萬計劃”一流專業、省新興特色專業)、物聯網工程(杭州市特需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科學等本科專業。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軟件服務工程為省重點建設學科,共建治未病與健康管理項目博士點1個和教育部工程中心各1個。還與浙江大學、石河子大學等聯合招收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依托浙江省城市濕地與區域變化研究重點實驗室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現有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生約1500人。
學院擁有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杭州分中心、國家遙感中心濕地遙感研究業務部、浙江省密碼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城市濕地與區域變化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城市濕地生態修復與資源利用科技創新團隊”等。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優青項目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6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200余篇(其中許多論文發表在國際TOP期刊)。獲得浙江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國家黨政機要密碼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一等獎各1項;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學院堅持校企深度合作、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辦學之路,培養具有人文素養、專業技能、國際視野、創新思維的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的IT中高級人才。是教育部、商務部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首批試點單位,浙江省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試點示范學院。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7項,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規劃教材、省重點教材4部,獲得國家虛擬仿真教學中心1個(共建),獲批教育部校企協同育人項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近40項,多次獲得省市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先進單位。近年來,學院學生在計算機領域最權威的ACM程序設計大賽、中國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挑戰杯大賽、計算機設計大賽上獲得省級、國家級和亞洲賽獎項330余項。歷年來,畢業生就業起薪水平全校第一,每年都有畢業生被世界500強企業或阿里巴巴、華為、百度、字節跳動、浙大網新等國內知名IT企業錄用,實現高專業匹配度、高薪、高簽約率就業,也有許多畢業生繼續深造,被包括卡內基梅龍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溫莎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