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體育教研室。1987年成立體育系,2002年伴隨學校更名為吉林師范大學,體育系改名為體育學院。體育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3人。其中專任教師69人,教授4人,副教授1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2人,在讀博士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35人,在讀碩士4人。
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
吉林師范大學開辦體育專業早在“文革”后期就開始了,1970年,學校針對中學體育教師短缺的現實,決定由體育教研室創造條件,在適當時機試辦體育專業,具體工作由體育教研室主任謝光福負責。1975年10月,招收第一批工農兵學員40人,學員來自四平、通化地區,學制為二年專科,由體育教研室負責辦學。當時開設的專業課程有田徑、體操、武術、足球、籃球、排球、速度滑冰、游泳、體育衛生等,公共課程有大學語文、政治、教育學等。1976年9月,招收第二批工農兵學員40人。這兩屆學生在校一邊學習,一邊勞動,還要學軍拉練,學生在學到一定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也練就了一身樸實的作風。這批學生畢業后有力地支援了四平、通化地區各中學和地方的體育事業。1977年,四平師范學院體育專業停招。1985年,應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的要求,經省教委批準,為長春汽車廠子弟學校培養二年制專科體育教師,辦學任務由體育教研室負責。這次共招34名學生,他們分別來自四平、通化、白山等市。這批學生1988年畢業,全部由長春汽車廠接收,分配到汽車廠子弟學校等部門,他們用自己的才智為汽車廠的體育教學和體育工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他們的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好評。
1987年,四平師范學院體育系正式成立。建系后很快步入正軌,設有體育理論教研室、田徑教研室、球類教研室、體操教研室,當時教職工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對課程設置做了重新修訂,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以保證培養的學生達到國家教委關于培養中等學校體育師資的基本要求。在1990年召開的吉林省第一屆田徑運動會上,四平師范學院體育代表隊在大學乙組的比賽中奪得五塊金牌。這1987年至1998年期間,連續招收了12屆專科生,學制2年,其中1998級專科生為學制3年,1999年專科生停招。這期間主要培養體育專業專科生,確定了注重強化學生素質教育,形成了“重基礎,強能力,全面發展德為首,一專多能技當先”的人才培養特色,以培養一專多能的中學體育師資為辦學宗旨,兼顧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注重培養各項體育技術的運用能力。體育系從新的辦學宗旨出發,加強了教學的領導,嚴格了課堂紀律,實行教考分離,加強學籍管理。
1998年,開始招收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生,學制四年。設有體育理論教研室、田徑教研室、球類教研室、體操教研室、教法教研室、函授教研室。同年也開始面向全省招收專科函授生,學制三年。1999年,開始面向全省招收并培養專科起點的三年制本科函授學員。2001年,經省教育廳批準,體育系承擔了體育專業專科升本科的培養任務。2002年9月,近1萬平方米的綜合體育館落成并投入使用,體育學院的教學和訓練條件得到了改善。2003年,體育學院在原有的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基礎上,開始招收社會體育專業本科生,學制四年。2005年,體育學院迎接了國家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工作,在體育學院領導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評估專家的好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體育學院現擁有一塊400米標準田徑塑膠場、近1萬平方米的綜合體育館(內設籃、排球館、體操館、健美操館、武術館、健身館、乒乓球館、室內塑膠田徑場)、10塊網球場、18個籃球場、8個排球場、2個足球場等教學和訓練設施。體育學院教室共有6個,座位總座位數為864個,其中3個為多媒體教室,座位數為495個,3個普通教室,座位數為369個,可容納864名學生同時上課,所有這些設施保證教學、訓練和比賽的使用。現有運動解剖生理實驗室、體育保健心理實驗室,實驗教學和科研的儀器設備總價值200多萬元。學校圖書館擁有各種體育書刊雜志及相關學科的各種資料2萬余冊,雜志40余種,體育學院擁有計算機12臺,攝像機2部,以上條件保證了實驗教學和體育科研的基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