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蘇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2024年江蘇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已正式公布,根據江蘇科技大學文件《江蘇科技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所示。為了方便廣大考生,以下是在職研究生網小編整理的2024年江蘇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詳細信息:
學校簡介
江蘇科技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特色鮮明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校綜合實力在第三方評價機構USNews2023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130位,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位列中國高校第137位。
學校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多源合流,文化底蘊深厚。學校源自1933年上海私立大公職業學校,1953年組建成立新中國第一所造船中等專業學校——上海船舶工業學校,于1970年遷至鎮江,1971年更名為鎮江船舶工業學校,1978年升格為鎮江船舶學院,1993年更名為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學校曾隸屬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管理,1999年調整為中央與江蘇省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同年,江蘇省江海貿易學校并入,200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與學校合并,2004年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2021年入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建設高校。學校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分別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高校。2023年,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確立了“全面建成特色鮮明的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的長遠奮斗目標。
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一所以“船舶、海洋、蠶桑”為特色優勢,具有本碩博完整培養體系的行業特色型大學。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本科生,199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在校普通本科生230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5700余人,本、碩、博學歷留學生700余人;另設有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在校學生6300余人。現有鎮江長山、夢溪校區和張家港校區以及上海辦事處,占地3979畝。
一、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招生專業和人數
2024年我校擬招收碩士研究生1746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生1547人,非全日制碩士生199人。因國家招生計劃尚未下達,目錄內公布的各專業擬招生人數僅供參考,實際招生人數將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實際錄取的推免生人數及各專業上線生源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2024年我校“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擬招生25人。其中,全日制專碩15人,非全日制專碩10人,專項專用。
三、報考條件
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報考我校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為125601]和項目管理[代碼為125602]專業:
(1)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且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3)獲得碩士、博士學歷或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報考我校物流工程與管理[代碼為125604]專業: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3.報考我校除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為125601]、項目管理[代碼為125602]和物流工程與管理[代碼為125604]以外的其他專業: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原則上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五)我校全日制碩士專業(理學院系統科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除外)接收校內外推免生,具體專業詳見《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推免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s://yz.chsi.com.cn/tm)填報我校志愿并參加復試。在規定截止日期仍未被招生單位錄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四、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中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選擇教學點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我校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
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信息。逾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填報志愿并選擇報考點。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考生應按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要如實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3.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我校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4.報考我校“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含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復試前須向我校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進行復核。
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應通過定期查閱報名所在省份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我校官方網站等方式,主動了解網上確認、考試安排及注意事項等,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二)網上確認
完成網上報名后,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網上確認,逾期不再補辦。
1.網上確認時間
2023年11月上旬,具體時間由報名所在省份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確定。
2.網上確認程序
(1)根據核驗工作需要,考生網上確認時應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
(2)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考生應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4)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我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對考生報考信息和網上確認材料進行全面審查,確定考生的考試資格。
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得參加考試。
五、初試
(一)準考證
考前十天左右,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二)初試時間和地點
初試時間: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
初試地點:報考點指定。
(三)初試科目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具體各專業初試科目見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
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管理類綜合能力、經濟類綜合能力,其它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題。
六、復試
我校復試時間一般在2024年4月中上旬,復試內容一般為一門專業課筆試、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專業綜合知識面試等。高職高專、本科結業等同等學力考生復試時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成績不及格者一般不予錄取。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復試時要加試1-2門專業課程,成績不及格者一般不予錄取。具體復試科目見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加試科目見《2024年碩士研究生加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會計碩士[MPAcc]、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碼為125601]、項目管理[代碼為125602]、工業工程與管理[代碼125603]以及物流工程與管理[代碼為125604]考生復試時要考核思想政治理論,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復試視生源情況一般實行適當比例的差額復試。
我校在復試前對考生的居民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或錄取。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應在我校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否則不予復試或錄取。
七、錄取
我校將根據招生計劃、復試錄取辦法、考生初試和復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心健康狀況等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報教育部審查批準后正式錄取,一般6月上旬發放錄取通知書。
八、學制
工商管理碩士[MBA]2年,能源與動力學院(中外班)能源動力專業2.5年,其他專業3年。
九、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具體見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
十、學年學費標準
專業 |
學習方式 |
學費標準(萬元/學年) |
學術碩士 |
全日制 |
0.8 |
工商管理碩士(MBA) |
全日制 |
3.2 |
工商管理碩士(MBA) |
非全日制 |
3.9 |
會計碩士(MPAcc) |
全日制 |
2.6 |
會計碩士(MPAcc) |
非全日制 |
3 |
公共管理碩士(MPA) |
非全日制 |
1.5 |
工程管理(125601) |
非全日制 |
2 |
項目管理(125602) |
非全日制 |
2 |
物流工程與管理(125604) |
非全日制 |
2 |
其他專業學位碩士 (不含中外合作辦學)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1 |
能源與動力學院(中外班) 能源動力專業 |
全日制 |
見第十五條 |
學費標準最終以省物價局備案為準。
十一、獎助政策
1.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研究生學年學業獎學金等多項研究生獎助學金。
2.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除按規定享受有關獎助學金外,還可承擔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領取相應的津貼,家庭經濟困難者還可申請助學貸款。
十二、畢業就業
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就業。
十三、住宿情況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校安排住宿,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不提供住宿。
十四、培養所在校區
張家港校區招生專業在張家港校區,其他專業均在鎮江長山校區或夢溪校區。
十五、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江蘇科技大學與俄羅斯奧加遼夫莫爾多瓦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的能源動力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項目編號為:MOE32RU1A20181949N。
招生學院代碼:021招生學院名稱:能源與動力學院(中外班)。
報考條件:考生符合招生章程報考條件中第(一)、(二)、(三)、(四)條。
培養模式:采取“1+1+0.5”全日制培養模式,中俄學生混班聯合培養。即項目學生的標準學制為2.5年,第1年在我校開展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第2年在莫爾多瓦國立大學開展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培養任務由我校與莫爾多瓦國立大學教師共同承擔。第2年學習結束后,學生成績合格,用英文完成莫爾多瓦國立大學碩士論文并通過答辯,同時滿足莫爾多瓦國立大學碩士學位申請其他相關要求后,可獲得由莫爾多瓦國立大學頒發的與該校本土學生一致的碩士學位證書;第2.5年學生在我校繼續開展江科大要求的科研和實踐培養環節,滿足我校相關專業學位授予條件并通過答辯后,可獲得由我校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位證書。
學費:第1年、第2.5年在我校學習期間的學費為3萬元/生/年(最終收費標準以物價局審批為準,按1.5年收),第2年在莫爾多瓦國立大學期間按照莫爾多瓦國立大學國際生的學費標準繳納(約為1.2萬/生/年,以當年莫爾多瓦大學收費標準為準)。
為進一步提升我校能源動力學科內涵建設,為我國海洋強國戰略提供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能源動力領域創新型人才。自2020年起,由我校依托本中俄合作辦學項目申報的“聯合培養項目-能源動力專業”成功入選國家留學基金委“促進與俄烏白國際合作培養項目”資助名單[留金歐〔2020〕578號],國家留學基金委將以委托我校選拔推薦的方式每年資助我校20名研究生赴俄開展聯合培養,首次資助期為三年。同時學校將面向中俄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設立專項獎學金,并采用中外學生混班培養的創新模式,用于鼓勵和支持本校研究生國際化視野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章程未盡事宜請查閱教育部文件,并以上級文件規定為準。
原標題:江蘇科技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文章來源:http://yjsb.just.edu.cn/2023/0919/c7127a331504/page.htm
鄭重聲明:上述內容為江蘇科技大學文件《江蘇科技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所示做出的整理,不具有權威性和官方代表性,一切2024年江蘇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應以江蘇科技大學公布的官方信息為主,以上提供的內容僅供廣大考生參考。
- 2024-04-07
- 2024-04-07
- 2024-04-07
- 2024-04-07
- 2024-04-07
- 2024-04-07
- 2024-04-07
- 2024-04-07
一、江蘇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簡介 辦學歷史 自動化學院1956年始創于上海船舶工業學校船舶電器裝置專業,1970年隨學校遷至鎮江,前身為自動控制與計算機系、電子與信息系,2002年改名為“電...
一、江蘇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簡介 江蘇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成立于2008年,前身是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的土木工程系。結合學校船舶與海洋工程的優勢特色,學院...
一、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簡介 2001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與江蘇科技大學(原華東船舶工業學院)正式合并。2001年9月,生物技術學院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的學術力量基...
一、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簡介 2001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與江蘇科技大學(原華東船舶工業學院)正式合并。2001年9月,生物技術學院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的學術力量基...
一、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簡介 2001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與江蘇科技大學(原華東船舶工業學院)正式合并。2001年9月,生物技術學院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的學術力量基...
一、江蘇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簡介 人文社科學院始終堅持推行“學科立院,學術興院,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秉承“傳道授業,厚積薄發”的傳統,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質量為...
一、江蘇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簡介 能源與動力學院的前身是我校的動力工程系,是學校創辦最早的三個系之一,是學校“建設國內一流造船大學”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80多年的...
一、江蘇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的前身為管理工程系,1979年創立,2002年更名為經濟管理學院。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