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由原化學工程系(1978年4月創建)更名創建。自1978年以來,為國家培養了各類人才6000余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F有環境工程、應用化學、材料化學和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四個本科專業,下設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應用化學系、材料化學系、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系、基礎化學教學部(實驗中心)。
學院現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環境科學與工程(07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08工學)和化學,以及資源與環境、材料與化工兩個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點。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為江西省一流優勢學科,同時也是江西省高校同領域內唯一的高水平學科、江西省高校示范性碩士點和江西省博士學位立項建設預測單位授權學科建設點,環境工程為江西省同學科領域內唯一的國防基礎學科。
學院擁有重金屬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循環利用高水平及重點實驗室,獲批“環鄱陽湖流域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擁有“江西省重金屬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工程實驗室”和“江西省造紙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省級重點科研平臺、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科技創新平臺。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98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55.1%,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74.5%。碩導71人,博導6人,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1人、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獲得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國家級百千萬工程人才2人、國家萬人計劃2人、全球高被引和中國高被引學者4人次、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井岡學者2人、省“555”贛鄱英才人選5人、省雙千計劃入選者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4人、省百千萬工程人才人選10人、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項目資助人選2人、省高校學科帶頭人4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師7人、江西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3人、江西省優秀碩士生導師2人。
近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開發、技術服務項目近200余項,科技到款經費2億余元,獲批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課題70余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0余項。
近年來,獲江西省首個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國家科技獎5項和省部級獎20項;發表SCI論文360余篇,ESI高被引論文37篇;出版學術專著5部;授權發明專利150余項,成果轉化10余項,為企業創造利稅4億以上。
近年來,本科生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和表彰40余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0多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100余篇。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獲“挑戰杯”國賽一等獎,并實現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零”的突破,多次榮獲全國挑戰杯大賽二、三等獎,以及全國高校環保科技創意設計大賽銀獎和全國環境友好大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