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
- 簡稱:上海師大
- 地區: 上海
- 類型:綜合類、公辦
- 學制:2~3年
- 學費:¥3.00~16.00萬
- 班型:周末班、集中班
-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桂林路100號
-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教育學院前身為1954年設立的教育學心理學教研室。1983年9月,原教育學心理學教研室發展為三個各自獨立的機構,即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管理系、教育學心理學教學部。1997年3月24日,合并成立教育科學學院。2002年6月18日,教育科學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學科教育研究所合并,成立上海師范大學新的教育科學學院。2006年10月16日,撤銷教育科學學院行政建制,成立教育學院。教育學院現下設6個系:教育系、心理系、管理系、初等教育系、學前教育系和教育技術系。建有5個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學研究所、小學教育研究所、學科教育研究所、高等職業研究所;10個中心:現代校長研修中心、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心理學重點實驗中心、小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心理咨詢中心、心理測評研究中心、教師教學技能實訓中心,教育技術研究中心。學院現有教育學和心理學2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教育學、心理學;橫跨教育學、心理學兩大學科的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教師教育、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教育學、心理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二級碩士點(學術型):教育學原理、教育史、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初等教育學、教師教育、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技術學;3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點(應用型):教育碩士(教育管理)、教育碩士(小學教育)、應用心理碩士;4個在職人員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教育管理、小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前教育;6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教育學、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公共事業管理和教育技術學。學院已具有較高的學科建設水平和綜合研究能力。有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1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比較教育學;2個市級本科教育高地:心理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小學教育;兩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金專)建設點:小學教育、應用心理學;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小學教育;1個上海市應用本科建設項目:學前教育;2個校級重點學科:高等職業教育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近年來,學院承擔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和出版了大量較高層次的論文、著作,獲得了許多國家級、省市級科研獎、教學成果獎和教材獎,在教育學科、心理學科和管理學科上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同時,學院以學科建設為依托,強化了教師教育特色,在為上海乃至全國基礎教育服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詳情]
-
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前身為創建于1998年的城市與旅游學院。2003年,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劃歸上海師范大學管理,與城市與旅游學院共同組建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和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是同時采用兩個名稱的合一教育機構。學院現有工商管理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企業管理、旅游管理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旅游管理(MTA)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開設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3個本科專業;酒店管理(中外合作辦學)、會計、旅游管理、電子商務、休閑服務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西餐工藝、烹調工藝與營養、餐飲管理、旅游英語、旅游日語、應用韓語、應用西班牙語、財務管理、空中乘務等15個專科專業。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上海市教學名師4人、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10名。擁有原國家旅游局旅游業青年專家3人,“萬名旅游英才計劃”之“雙師型教師培養項目”20人。“教育部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其中1人任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會展專業分委會主任委員,1人擔任酒店管理專業分委會副主任委員。1名教師獲評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首屆“旅游教育突出貢獻人物”,1名教師獲評“旅游教育名師”。學院工商管理學科入選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項目,并依托該學科,進一步強化旅游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及專業學位點建設,加強企業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建設,突出旅游特色,創新學科發展模式。在科研機制建設上,以平臺建設為載體,發展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提升學科話語權和行業話語權。近五年,獲批國家級項目15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1項,省部級項目33項;獲企事業委托項目104項;發表學術論文465篇,其中,重要、權威期刊論文52篇(SCI論文25篇,SSCI論文9篇),CSSCI、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期刊論文91篇,出版學術專著35部。學院擁有中國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上海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與知名高校及權威旅游組織機構開展高水平、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學院學報《旅游科學》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的來源期刊。學院現為世界旅游組織(WTO)附屬成員、亞太旅游協會會員(PATA)、國際展覽產業聯盟(IEIA)成員,中國旅游協會理事單位,中國旅游協會教育分會副會長單位,上海旅游行業協會副會長旅游教育分會會長單位,上海餐飲烹飪協會副會長單位,上海旅游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中國旅游名校T10聯盟創始成員,中國旅游院校五星聯盟創始成員。 [詳情]
-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前身為上海師范大學美術系,創立于1971年,2002年成立美術學院。學院下設4個系和1個獨立教研室,分別是美術教育系、造型藝術系、中國書畫系、藝術設計系和史論教研室;擁有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3個,分別是:美術學、設計學和藝術學理論。同時設有藝術碩士(美術、藝術設計)和教育碩士(學科教學-美術),招收油畫、綜合繪畫、中國畫、書法、藝術管理、美術史論、藝術學理論、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公共藝術、美術學科教學論等專業方向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院設有八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美術學(師范)、繪畫、中國畫、書法學、雕塑、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學院在校本科生665名、碩士研究生325名;現有教職工95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33名,碩士生導師45名,特聘兼職教授15名,外聘教職工近50名。美術學院是上海地區歷史最悠久和最具規模的綜合性美術學院之一。近50年來,美術學院為上海乃至全國尤其是華東地區培養了大量的美術教育和美術專業人才,上海地區80%的中小學美術教師是由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培養的。多年來,學院師生在一系列國家級的美展和國際大展中獲得重要獎項。今天,學院不僅擁有俞曉夫等重量級的學科帶頭人,同時擁有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國享有很高藝術聲譽的美術教育家、藝術家和設計師。近年來,學院又從海外吸引了一批學成歸來的年輕藝術家和設計師,大大充實了整個學院的教學力量。 [詳情]
-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是一所培養經濟學類、金融學類、管理學類等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以國際合作與交流為特色的綜合性學院。學院以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為主體兼具外國留學生教育。學院以“榮譽源自責任”為價值理念,以“成為卓越和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商學院”為愿景,以“成就每個學生個人未來的職業夢想”為使命,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培養具有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具有創新思維和全球化視野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為培養方向。學院的社會責任體現在為國家培養能夠為家庭負責和為社會負責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學院現有教職工128人。其中:專業教師9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1人,教授17人,副教授47人,碩士生導師54人。學生總人數近300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400余人,本科生2500余人。學院擁有六個經濟類金融類本科專業:經濟學(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設專業)、金融學(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投資學、金融工程、信用管理、保險學。三個管理類本科專業:財務管理(ACCA方向)、資產評估、電子商務。四個中外合作本科專業:中美合作經濟學專業,中法合作經濟學、中法合作廣告學、中法合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數據處理方向)。學院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6個二級碩士學位授予點:國民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數量經濟學、金融學全英語碩士點。同時在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開設了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會計學、技術經濟及管理碩士。還設有三個專業碩士授予點:金融專業、會計專業、應用統計專業碩士。學院還獨立開設有留學生全英語教學項目,涉及的專業有:經濟學、法律和工商管理MBA。學院設有6個系:經濟系、財務管理系、金融系、投資與保險系、企業管理系、商業數據系,二個中心:實驗教學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為服務于上海城市發展與建設,學院還成立了全球資本創新研究院,承擔了多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項目及課題。近二年來,學院教師科研、學術成果碩果累累。出版專著近200余本,教材20余本,發表論文1000余篇。學院的教學特色將課程劃為三個層次:核心層、中間層、外圍層。核心層為專業必修課程,主要由學院教師承擔;中間層為基礎理論課程,主要由學校、學院骨干教師承擔;外圍層為核心技術類課程,主要由校內外專家和企業高管、技術人員以課程或講座的方式教授。近年來商學院利用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茆訓誠工作室”、上海師范大學全球創新資本研究院、上海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等不同層次研究機構以及“上海經濟學會城市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和“上海世界經濟學會一帶一路泛區域發展與合作研究專業委員”等學術平臺積極服務于國家和上海發展重大戰略,在“創新資本與金融風險管理”、“全球城市發展與競爭力”、“長三角資本市場一體化”、“房地產與住房保障政策”、“一帶一路與全球城市治理”、“彩票指數研究”、“商業銀行結構型理財產品星級評介”等諸多領域形成了自身研究特色,承擔系列國家和省部級重點課題,相關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和上海市領導批示。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堅持理論教學加教案教學加實驗教學加實踐教學的四位一體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實驗教學改革為核心;以高素質的實驗教學隊伍和完備的實驗條件為保障,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心下設管理研發中心、實驗教學中心、遠程實驗中心等各類專業實驗室,已成為一個集教學功能和產學研為一體;集專業實踐教學和社會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實驗教學平臺。根據開放的國際化辦學的定位,商學院利用中外合作辦學優勢,集中外合作大學之特長,合理配置課程和教材,匯外國專家教授、校內外師資和學院骨干教學力量于一體,基本形成了全面開放的國際化辦學模式。學院現有國際合作院校二十余所,以歐美大學為主:與美國韋伯州立大學、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創辦了四個由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至今已有20年合作辦學的成功經驗;并與法國巴黎南大、美國猶他大學、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保持著長久、深入的親密合作伙伴關系。引進國外優質的課程,實現國際、國內課程資源的優化整合,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是國際合作辦學的宗旨。自1998年以來,學院已聘請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外籍專家400多人次,涉及150多門的專業課程。在引進優質課程的過程中,學院重視對歐美國家先進教學理念的學習和借鑒,多次召開中外教師教學研討會,探討和優化教學模式。近年來,我院與海外兄弟院校定期開展美國韋伯大學商業計劃大賽、紐約洲立大學奧斯威戈中美學生學術論壇、猶他谷大學中外教師教育論壇等在業內頗具影響力的國際項目,為我院師生提供了展示專業技能、廣泛交流學習的國際化高端平臺。學院為學生開拓了多種出國留學項目,旨在為學生累積實踐經驗、培養獨立的生活與學習能力、擴大國際化視野提供條件,把國際化教育平臺提到更高的層次。自2001年起,學院推行2+2和3+1為主的學生出國留學項目,雙方大學互認學分,學生完成規定的學分后可獲得雙學位證書。截至2020年,學院已有1400多名學生赴美國、法國、加拿大、比利時、意大利等國家留學,已有500多名學生在國外完成本科學習后選擇在國外升學讀研或在當地工作。在回國的學生中,其就業范圍包括了金融機構、本地企事業單位、外資企業、領事館等各個領域。學院不斷創新學生工作新模式,專門成立了學院學業拓展中心和學院職業發展中心,通過學風建設、社會實踐、志愿者工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收到了顯著的教育成果。學院在學生職業發展的教育上開拓創新,穩步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率。從體系構建個性化、教學模式化多樣化,教育視角國際化等四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將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就業能力、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學生培養的全過程之中,全面提升學生的全球化競爭能力。秉承上海師范大學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本科教育為本、以教育質量為本的辦學理念和精神;努力為學生創造積極向上、嚴謹求是的學習氛圍;努力為學生提供民主自由、活潑開放的人文環境和個性昂揚、健康成長的個性化發展平臺,是商學院全體教職工共同奮斗的目標。2021年4 [詳情]
-
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自1972年。其早期發展先后經歷了文藝系、藝術系兩個時期。1987年獨立建制為上海師范大學音樂系,2002年由原上海師范大學音樂系、行知藝術學院音樂專業合并成為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學院已建成具有完整的教學、科研和藝術實踐綜合功能的現代高等音樂教育體系。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人,其中正教授9人,副教授40人。擁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藝術碩士(MFA)授予權,同時設有音樂學(師范)、音樂表演、舞蹈學、錄音藝術四個本科專業及音樂表演(中俄)教育部項目。學院的教育與藝術實踐機構主要由鋼琴系、聲樂系、器樂系、音樂理論系、舞蹈系、音樂科技系、教師教育部、藝術實踐部、公共藝術教研部等6系3部和藝術團組成。藝術團包括:青年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行知合唱團、舞蹈團、管樂團、手風琴樂團、長笛樂團、箏樂團和韶琴樂團等九支團隊。學院師資隊伍日益完善,其中不乏從專業團隊引進的知名演員、高學歷的“海歸”人才、有一定知名度的音樂教育家和屢屢得獎的表演藝術家、以及在上海音樂界及音樂教育界有一定影響的專家教授。同時,學院還聘請了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及藝術家擔任兼職教授或全職駐院任教。 [詳情]
-
哲學與法政學院前身是1954年9月1日誕生的上海師范專科學校政治教育專修科。1956年8月,上海師范專科學校拆分為第一、第二師范學院,政治教育科留在第一師范學院。1957年8月,第一師范學院政治教育科停辦。1958年秋,第一、第二師范學院合并成立上海師范學院,1959年重建政治教育科,1962年再次停辦。1978年5月,上海師范學院創辦了政治教育系。1984年,馬列主義理論教研部從政治教育系分出。1989年,政治教育系更名為政治法律系。1996年11月,政治法律系、馬列主義理論教研部和商學院合并成立法政商學院,后更名為法商學院。2001年12月,奉賢校區的管理學院與法商學院合并,成立新的法商學院。2003年1月,法商學院的經濟貿易系和工商管理系與資產管理學院組成商學院,同年3月,法商學院更名為法政學院。2008年1月,法政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與社科部歸到新成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2009年6月,以哲學系為基礎成立哲學學院,成為掛靠法政學院的三級學院。2016年4月,哲學學院歸并到法政學院,成為哲學系,法政學院更名為哲學與法政學院。學院現設5個系:法律系、行政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系、勞動與社會保障系和哲學系;建有9個研究所: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宗教研究所、敦煌研究所、知識與價值科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所、哲學與跨文化研究所、法治與人權研究所、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所;建有5個研究中心:法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亞洲學研究中心、預防職務違紀違法犯罪研究中心(與徐匯區人民檢察院、校紀委聯合建設)、中國勞動問題研究中心、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等。上述研究機構與國內外一些知名大學和學術機構建立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學院現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分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倫理學、外國哲學、美學、宗教學、科技哲學;哲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擁有哲學、政治學、法學、公共管理、社會學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法律碩士(含法學與非法學)和公共管理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設有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教育中心;擁有法學、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哲學5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1223人;博士研究生42人,碩士研究生930人。經過長期的努力,學院已經建立起一批具有優勢和特色的學科:哲學學科是上海市高原學科和上海高校一流學科;中國哲學是上海市重點學科,宗教學是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學科;行政管理是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倫理學、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政治學(比較政治學)、公共管理與社會政策、國際關系等是學院的優勢學科。擁有1個上海市級法律碩士專業實踐基地。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30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30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4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1人。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擁有方廣錩教授、劉作翔教授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和優秀青年學術人才隊伍。學院辦有《藏外佛教文獻》(CSSCI)、《東方哲學》、《比較政治學研究》、《政治人類學評論》、《法理學與部門法哲學》等刊物。在國際交流方面,目前學院與美國韋伯斯特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春田分校、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等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學院建有資料室、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實驗室、模擬法庭、語音教室、學院網站、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網站、哲學論壇網站、33個社會實習基地。學院將以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為中心,以特色學科建設為龍頭,充實現有學科內涵,提高學院整體科研水平;緊密結合國家和上海市政治、經濟與社會建設需求,突出辦學特色,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努力把哲學與法政學院建成上海師范大學應用文科的重要基地。 [詳情]
-
教育學院前身為1954年設立的教育學心理學教研室。1983年9月,原教育學心理學教研室發展為三個各自獨立的機構,即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管理系、教育學心理學教學部。1997年3月24日,合并成立教育科學學院。2002年6月18日,教育科學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學科教育研究所合并,成立上海師范大學新的教育科學學院。2006年10月16日,撤銷教育科學學院行政建制,成立教育學院。教育學院現下設6個系:教育系、心理系、管理系、初等教育系、學前教育系和教育技術系。建有5個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學研究所、小學教育研究所、學科教育研究所、高等職業研究所;10個中心:現代校長研修中心、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心理學重點實驗中心、小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心理咨詢中心、心理測評研究中心、教師教學技能實訓中心,教育技術研究中心。學院現有教育學和心理學2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教育學、心理學;橫跨教育學、心理學兩大學科的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教師教育、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教育學、心理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二級碩士點(學術型):教育學原理、教育史、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初等教育學、教師教育、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技術學;3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點(應用型):教育碩士(教育管理)、教育碩士(小學教育)、應用心理碩士;4個在職人員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教育管理、小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前教育;6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教育學、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公共事業管理和教育技術學。學院已具有較高的學科建設水平和綜合研究能力。有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1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比較教育學;2個市級本科教育高地:心理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小學教育;兩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金專)建設點:小學教育、應用心理學;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小學教育;1個上海市應用本科建設項目:學前教育;2個校級重點學科:高等職業教育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近年來,學院承擔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和出版了大量較高層次的論文、著作,獲得了許多國家級、省市級科研獎、教學成果獎和教材獎,在教育學科、心理學科和管理學科上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同時,學院以學科建設為依托,強化了教師教育特色,在為上海乃至全國基礎教育服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詳情]
-
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前身為創建于1998年的城市與旅游學院。2003年,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劃歸上海師范大學管理,與城市與旅游學院共同組建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和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是同時采用兩個名稱的合一教育機構。學院現有工商管理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企業管理、旅游管理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旅游管理(MTA)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開設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3個本科專業;酒店管理(中外合作辦學)、會計、旅游管理、電子商務、休閑服務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西餐工藝、烹調工藝與營養、餐飲管理、旅游英語、旅游日語、應用韓語、應用西班牙語、財務管理、空中乘務等15個專科專業。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上海市教學名師4人、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10名。擁有原國家旅游局旅游業青年專家3人,“萬名旅游英才計劃”之“雙師型教師培養項目”20人。“教育部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其中1人任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會展專業分委會主任委員,1人擔任酒店管理專業分委會副主任委員。1名教師獲評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首屆“旅游教育突出貢獻人物”,1名教師獲評“旅游教育名師”。學院工商管理學科入選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項目,并依托該學科,進一步強化旅游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及專業學位點建設,加強企業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建設,突出旅游特色,創新學科發展模式。在科研機制建設上,以平臺建設為載體,發展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提升學科話語權和行業話語權。近五年,獲批國家級項目15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1項,省部級項目33項;獲企事業委托項目104項;發表學術論文465篇,其中,重要、權威期刊論文52篇(SCI論文25篇,SSCI論文9篇),CSSCI、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期刊論文91篇,出版學術專著35部。學院擁有中國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上海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與知名高校及權威旅游組織機構開展高水平、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學院學報《旅游科學》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的來源期刊。學院現為世界旅游組織(WTO)附屬成員、亞太旅游協會會員(PATA)、國際展覽產業聯盟(IEIA)成員,中國旅游協會理事單位,中國旅游協會教育分會副會長單位,上海旅游行業協會副會長旅游教育分會會長單位,上海餐飲烹飪協會副會長單位,上海旅游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中國旅游名校T10聯盟創始成員,中國旅游院校五星聯盟創始成員。 [詳情]
-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前身為上海師范大學美術系,創立于1971年,2002年成立美術學院。學院下設4個系和1個獨立教研室,分別是美術教育系、造型藝術系、中國書畫系、藝術設計系和史論教研室;擁有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3個,分別是:美術學、設計學和藝術學理論。同時設有藝術碩士(美術、藝術設計)和教育碩士(學科教學-美術),招收油畫、綜合繪畫、中國畫、書法、藝術管理、美術史論、藝術學理論、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公共藝術、美術學科教學論等專業方向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學院設有八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美術學(師范)、繪畫、中國畫、書法學、雕塑、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學院在校本科生665名、碩士研究生325名;現有教職工95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33名,碩士生導師45名,特聘兼職教授15名,外聘教職工近50名。美術學院是上海地區歷史最悠久和最具規模的綜合性美術學院之一。近50年來,美術學院為上海乃至全國尤其是華東地區培養了大量的美術教育和美術專業人才,上海地區80%的中小學美術教師是由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培養的。多年來,學院師生在一系列國家級的美展和國際大展中獲得重要獎項。今天,學院不僅擁有俞曉夫等重量級的學科帶頭人,同時擁有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國享有很高藝術聲譽的美術教育家、藝術家和設計師。近年來,學院又從海外吸引了一批學成歸來的年輕藝術家和設計師,大大充實了整個學院的教學力量。 [詳情]
-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是一所培養經濟學類、金融學類、管理學類等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以國際合作與交流為特色的綜合性學院。學院以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為主體兼具外國留學生教育。學院以“榮譽源自責任”為價值理念,以“成為卓越和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商學院”為愿景,以“成就每個學生個人未來的職業夢想”為使命,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培養具有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具有創新思維和全球化視野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為培養方向。學院的社會責任體現在為國家培養能夠為家庭負責和為社會負責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學院現有教職工128人。其中:專業教師9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1人,教授17人,副教授47人,碩士生導師54人。學生總人數近300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400余人,本科生2500余人。學院擁有六個經濟類金融類本科專業:經濟學(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設專業)、金融學(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投資學、金融工程、信用管理、保險學。三個管理類本科專業:財務管理(ACCA方向)、資產評估、電子商務。四個中外合作本科專業:中美合作經濟學專業,中法合作經濟學、中法合作廣告學、中法合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數據處理方向)。學院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6個二級碩士學位授予點:國民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數量經濟學、金融學全英語碩士點。同時在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開設了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會計學、技術經濟及管理碩士。還設有三個專業碩士授予點:金融專業、會計專業、應用統計專業碩士。學院還獨立開設有留學生全英語教學項目,涉及的專業有:經濟學、法律和工商管理MBA。學院設有6個系:經濟系、財務管理系、金融系、投資與保險系、企業管理系、商業數據系,二個中心:實驗教學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為服務于上海城市發展與建設,學院還成立了全球資本創新研究院,承擔了多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項目及課題。近二年來,學院教師科研、學術成果碩果累累。出版專著近200余本,教材20余本,發表論文1000余篇。學院的教學特色將課程劃為三個層次:核心層、中間層、外圍層。核心層為專業必修課程,主要由學院教師承擔;中間層為基礎理論課程,主要由學校、學院骨干教師承擔;外圍層為核心技術類課程,主要由校內外專家和企業高管、技術人員以課程或講座的方式教授。近年來商學院利用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茆訓誠工作室”、上海師范大學全球創新資本研究院、上海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等不同層次研究機構以及“上海經濟學會城市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和“上海世界經濟學會一帶一路泛區域發展與合作研究專業委員”等學術平臺積極服務于國家和上海發展重大戰略,在“創新資本與金融風險管理”、“全球城市發展與競爭力”、“長三角資本市場一體化”、“房地產與住房保障政策”、“一帶一路與全球城市治理”、“彩票指數研究”、“商業銀行結構型理財產品星級評介”等諸多領域形成了自身研究特色,承擔系列國家和省部級重點課題,相關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和上海市領導批示。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堅持理論教學加教案教學加實驗教學加實踐教學的四位一體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實驗教學改革為核心;以高素質的實驗教學隊伍和完備的實驗條件為保障,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心下設管理研發中心、實驗教學中心、遠程實驗中心等各類專業實驗室,已成為一個集教學功能和產學研為一體;集專業實踐教學和社會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實驗教學平臺。根據開放的國際化辦學的定位,商學院利用中外合作辦學優勢,集中外合作大學之特長,合理配置課程和教材,匯外國專家教授、校內外師資和學院骨干教學力量于一體,基本形成了全面開放的國際化辦學模式。學院現有國際合作院校二十余所,以歐美大學為主:與美國韋伯州立大學、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創辦了四個由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至今已有20年合作辦學的成功經驗;并與法國巴黎南大、美國猶他大學、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保持著長久、深入的親密合作伙伴關系。引進國外優質的課程,實現國際、國內課程資源的優化整合,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是國際合作辦學的宗旨。自1998年以來,學院已聘請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外籍專家400多人次,涉及150多門的專業課程。在引進優質課程的過程中,學院重視對歐美國家先進教學理念的學習和借鑒,多次召開中外教師教學研討會,探討和優化教學模式。近年來,我院與海外兄弟院校定期開展美國韋伯大學商業計劃大賽、紐約洲立大學奧斯威戈中美學生學術論壇、猶他谷大學中外教師教育論壇等在業內頗具影響力的國際項目,為我院師生提供了展示專業技能、廣泛交流學習的國際化高端平臺。學院為學生開拓了多種出國留學項目,旨在為學生累積實踐經驗、培養獨立的生活與學習能力、擴大國際化視野提供條件,把國際化教育平臺提到更高的層次。自2001年起,學院推行2+2和3+1為主的學生出國留學項目,雙方大學互認學分,學生完成規定的學分后可獲得雙學位證書。截至2020年,學院已有1400多名學生赴美國、法國、加拿大、比利時、意大利等國家留學,已有500多名學生在國外完成本科學習后選擇在國外升學讀研或在當地工作。在回國的學生中,其就業范圍包括了金融機構、本地企事業單位、外資企業、領事館等各個領域。學院不斷創新學生工作新模式,專門成立了學院學業拓展中心和學院職業發展中心,通過學風建設、社會實踐、志愿者工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收到了顯著的教育成果。學院在學生職業發展的教育上開拓創新,穩步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率。從體系構建個性化、教學模式化多樣化,教育視角國際化等四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將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就業能力、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學生培養的全過程之中,全面提升學生的全球化競爭能力。秉承上海師范大學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本科教育為本、以教育質量為本的辦學理念和精神;努力為學生創造積極向上、嚴謹求是的學習氛圍;努力為學生提供民主自由、活潑開放的人文環境和個性昂揚、健康成長的個性化發展平臺,是商學院全體教職工共同奮斗的目標。2021年4 [詳情]
-
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自1972年。其早期發展先后經歷了文藝系、藝術系兩個時期。1987年獨立建制為上海師范大學音樂系,2002年由原上海師范大學音樂系、行知藝術學院音樂專業合并成為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學院已建成具有完整的教學、科研和藝術實踐綜合功能的現代高等音樂教育體系。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人,其中正教授9人,副教授40人。擁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藝術碩士(MFA)授予權,同時設有音樂學(師范)、音樂表演、舞蹈學、錄音藝術四個本科專業及音樂表演(中俄)教育部項目。學院的教育與藝術實踐機構主要由鋼琴系、聲樂系、器樂系、音樂理論系、舞蹈系、音樂科技系、教師教育部、藝術實踐部、公共藝術教研部等6系3部和藝術團組成。藝術團包括:青年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行知合唱團、舞蹈團、管樂團、手風琴樂團、長笛樂團、箏樂團和韶琴樂團等九支團隊。學院師資隊伍日益完善,其中不乏從專業團隊引進的知名演員、高學歷的“海歸”人才、有一定知名度的音樂教育家和屢屢得獎的表演藝術家、以及在上海音樂界及音樂教育界有一定影響的專家教授。同時,學院還聘請了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及藝術家擔任兼職教授或全職駐院任教。 [詳情]
-
哲學與法政學院前身是1954年9月1日誕生的上海師范專科學校政治教育專修科。1956年8月,上海師范專科學校拆分為第一、第二師范學院,政治教育科留在第一師范學院。1957年8月,第一師范學院政治教育科停辦。1958年秋,第一、第二師范學院合并成立上海師范學院,1959年重建政治教育科,1962年再次停辦。1978年5月,上海師范學院創辦了政治教育系。1984年,馬列主義理論教研部從政治教育系分出。1989年,政治教育系更名為政治法律系。1996年11月,政治法律系、馬列主義理論教研部和商學院合并成立法政商學院,后更名為法商學院。2001年12月,奉賢校區的管理學院與法商學院合并,成立新的法商學院。2003年1月,法商學院的經濟貿易系和工商管理系與資產管理學院組成商學院,同年3月,法商學院更名為法政學院。2008年1月,法政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與社科部歸到新成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2009年6月,以哲學系為基礎成立哲學學院,成為掛靠法政學院的三級學院。2016年4月,哲學學院歸并到法政學院,成為哲學系,法政學院更名為哲學與法政學院。學院現設5個系:法律系、行政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系、勞動與社會保障系和哲學系;建有9個研究所: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宗教研究所、敦煌研究所、知識與價值科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所、哲學與跨文化研究所、法治與人權研究所、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所;建有5個研究中心:法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亞洲學研究中心、預防職務違紀違法犯罪研究中心(與徐匯區人民檢察院、校紀委聯合建設)、中國勞動問題研究中心、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等。上述研究機構與國內外一些知名大學和學術機構建立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學院現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分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倫理學、外國哲學、美學、宗教學、科技哲學;哲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擁有哲學、政治學、法學、公共管理、社會學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法律碩士(含法學與非法學)和公共管理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設有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教育中心;擁有法學、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哲學5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1223人;博士研究生42人,碩士研究生930人。經過長期的努力,學院已經建立起一批具有優勢和特色的學科:哲學學科是上海市高原學科和上海高校一流學科;中國哲學是上海市重點學科,宗教學是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學科;行政管理是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倫理學、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政治學(比較政治學)、公共管理與社會政策、國際關系等是學院的優勢學科。擁有1個上海市級法律碩士專業實踐基地。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30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30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4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1人。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擁有方廣錩教授、劉作翔教授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和優秀青年學術人才隊伍。學院辦有《藏外佛教文獻》(CSSCI)、《東方哲學》、《比較政治學研究》、《政治人類學評論》、《法理學與部門法哲學》等刊物。在國際交流方面,目前學院與美國韋伯斯特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春田分校、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等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學院建有資料室、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實驗室、模擬法庭、語音教室、學院網站、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網站、哲學論壇網站、33個社會實習基地。學院將以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為中心,以特色學科建設為龍頭,充實現有學科內涵,提高學院整體科研水平;緊密結合國家和上海市政治、經濟與社會建設需求,突出辦學特色,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努力把哲學與法政學院建成上海師范大學應用文科的重要基地。 [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
|
午夜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
|
粉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影视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大片淫黄大片在线天堂
|
久久在线免费观看
|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
成人av中文字幕
|
国产三级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
|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闺蜜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免费毛片a线观看
|
99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www.av在线|
免费欧美日韩
|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国产美女福利
|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
|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麻豆
|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久久免费国产
|
亚洲色图19p
|
成人黄色小视频
|
第一页欧美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中文av字幕
|
日本一区不卡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色姑娘桃花网
|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成人精品鲁一区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欧美色人
|
成人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成人品
|
秋霞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