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非全日制農藝與種業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
一、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簡介
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2019年10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和作物所合并成立新的農學院。
農學院現有農學、農學(功能農業方向)、種子科學與工程3個本科專業(方向),有農學本碩統籌培養班1個,其中農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省級品牌專業和省級優勢專業,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專業。現有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國家功能雜糧技術創新中心、農業部華北黃土高原地區作物栽培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植物生產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
學院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學院已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目前在編教職工227名,其中博士生導師30人、教授(研究員)43人、副教授(副研究員)74人;有國家級各類人才10人次、省部級各類人才70余人次,從美國加州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國際著名高校引進人才11人(其中全職引進2人)。學院擁有大型儀器設備1400余臺套,實驗儀器總價值近1.5億元,5個重點實驗室。校內實習基地有綜合實驗樓、全自動氣象觀測站、現代化連棟溫室大棚和網室等設施,試驗田面積750余畝。學院科研成果突出,目前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0余項,其中國家級30余項。已鑒定成果5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獎30余項。
學院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碩、博士研究生教育為一體的多層次教育體系。2018級起,實行農學大類招生改革,建立“通識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開放選修課程”新型模塊化課程體系,在培養模式上注重從知識型向能力型的轉變,努力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數據統計更新至2020年7月)
二、農業學專業簡介
農業學包括:1.農業推廣活動的產生與演化闡述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國外農業、新舊中國農業推廣的產生與演化過程。
2.農業推廣的基本概念,農業推廣涵義、類型、農業推廣外延3.農業推廣學科的性質、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及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4.學習農業推廣學的目的、意義和研究方法。
農業推廣的意義:農業學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科技是現代農業生產的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縱觀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只有走科技興農之路,農業才會煥發出永不消逝的生命動力。
農業學是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要保證:基于我國人口眾多和農業基礎地位的基本國情,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發展科技含量低,粗放式農業較為普遍,如果將農業大國變為農業強國,離不開農業技術的大力推廣。
農業學是確保農產品安全的關鍵: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安全問題嚴俊、農產品安全問題頻發,對人民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農產品消費者信心受挫,進而對部分農業產品銷售帶來負面影響。
通過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廣泛使用農業技術,能夠有效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督,把好農業產品安全關,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農業學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推動器:隨著市場經濟格局的變化與進程的加快,農民的收入來源日益呈現多元化趨勢,但農產品仍舊是農民增收的最重要的來源。
依靠農業技術,能夠不斷提升產品數量和品種,結合市場需求,培育出適銷對路的農業產品,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穩步落實與推進中央“三農”政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專業方向
農藝與種業
四、考研類型
非全日制
五、學制
3年
六、學費
3.60萬
七、招生地區
山西
- 2024-04-03
- 2024-04-03
- 2024-04-03
- 2024-01-11
一、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簡介 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2019年10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和作物所合并成立新的...
一、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簡介 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始于1974年的林學專業,1980年設立林學系,1999年組建林學院,以培養林業及生態環境建設的高級專門人才為特色。 現招收培養本科生的專業有...
一、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簡介 公共管理學院是我校辦學歷史比較悠久的教學單位之一。“立足基層、面向三農、服務地方”是公共管理學院一貫堅持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厚德弘毅...
學校簡介 山西農業大學是我國著名高等農業學府,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山西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