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醫科大學
- 簡稱:山醫大
- 地區: 山西
- 類型:醫藥類、公辦
- 學制:3~3年
- 學費:¥2.40~2.40萬
- 班型:周末班
-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大學城新建北路1258號
- 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招生方式
非全日制
-
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身為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早在1951年我校就建立了公共衛生學科,1953年成立衛生系。1955年,衛生部和高教部決定,將江蘇醫學院衛生系、山東醫學院衛生系和浙江醫學院衛生系調整到山西醫學院,和山西醫學院衛生系合并,組建新的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成為全國六大衛生系之一。1996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我院現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設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學科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2001年我院成為國家首批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學位(MPH)試點單位。2004年預防醫學專業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山西省品牌專業”。目前本專業具有“山西省精品課程”三門,分別為衛生統計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流行病學。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在全國同類學科中位于先進行列,在華北和西北地區首屈一指,享有極高的聲譽。 [詳情]
-
管理學院于2014年由我校授予管理學學位的相關學科整合而成。目前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藥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健康產業管理兩個方向)和勞動與社會保障三個本科專業。擁有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博士、碩士及圖書情報碩士點。其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為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特色專業。管理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強化“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育人特色,力爭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學院秉承“中西合壁、古今貫通、文理兼容、精益求精”的院訓,精誠團結,銳意進取,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優質的軟硬件條件,穩固的本科生人才培養體系,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已具備相當規模,一大批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學名師為學院的發展提供了優質教師資源,為學科發展提供了信息、空間、人才、網絡和技術等方面優勢支撐。管理學院現有專職人員5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0名,講師21名;博士11名,碩士40名,在職稱和學歷結構分布上形成了合理梯隊;學科背景覆蓋醫學、管理學和法學三個一級學科,且各個學科領域已有多年的教學和研究積淀,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學院有省級教學名師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1人,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1名,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1名;省內外共有19個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可以為專業實習、社會實踐以及就業指導等學生工作搭建良好的平臺。管理學院多名教師擔任本專業學會的理事、委員、常務委員,許多教師擔任本專業國家級規劃教材主編、副主編和編委,擁有一支堅強有力的科研團隊。截至2017年,2人被評為山西省教學名師,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1項,山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山西省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3人,山西省高校微課教學大賽一等獎1人,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大賽二等獎1人,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大賽山西賽區二等獎1人,首屆全國衛生事業管理專業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人。管理學院堅持“頂天、立地、樹人”的科研宗旨,通過加強科研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和優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產生。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社科基金2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國家部委的多項委托項目。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1項,山西省青年科技獎及“山西省青年科研專家稱號”2項,山西省公共管理領域優秀科研成果獎2項,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百部(篇)工程”獎6項,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項,健康管理類國家軟件著作權2項,省級健康管理平臺2項。隨著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管理學院將積極順應學科發展的潮流和社會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醫藥方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健康產業管理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需求,努力培養適應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求的新型復合人才。 [詳情]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現有社會工作、醫學人文2個學系(下設醫務/健康社會工作、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人文醫學5個學組),1個社會工作實驗室,1個心理學實驗室,1個圖書資料室。有人文醫學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人文醫學、應用心理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工作、應用心理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工作1個本科專業,形成了包括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人文醫學專業的本、碩、博多層次人才培養立體結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39名,兼職教師12名。專職教師隊伍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20人。全部實現了碩士化,獲得博士學位教師9人,在讀博士1人。有全國社會工作領軍人才1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省宣傳文化系統第一批“四個一批人才”1名,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名,多人次獲得省教學成果獎、省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省微課等比賽的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學院秉持“明德修仁崇文善行”的院訓,按照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合一的發展思路,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師,服務于學校,服務于社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基礎課和專業課并駕齊驅,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補充,專業教育與健康人文素質教育有機融合。學院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人文醫學、心理學、社會工作學方面形成了穩定的學科隊伍和學術研究方向。多人次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中國社會工作學會等全國性學術組織擔任常務理事、理事或二級學會的主任、副主任等職務。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各類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0余項,出版專著32部,主編和參編省級以上統編或規劃教材46部,發表國家級學術論文200余篇。各項科研成果分獲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三等獎,山西省社科聯“百部(篇)工程”一、二、三等獎,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等獎項。近年來,學院加強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多次主辦、承辦全國、省級范圍的學術會議,鼓勵教師通過外出訪學交流、參加學術會議和專業培訓等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學院學生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迄今為止,學院共招收本科生2234名,碩士研究生285名,博士研究生2名。學生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0余項,省級科研項目30余項,申請實用創新專利1項,參加中國社會工作大學生論壇先后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在社會服務方面近三年先后獲得16個國家級獎項,第二、三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大賽金獎1項、銀獎2項,“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國家級銅獎1項,“興晉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2項,連續性志愿服務項目“重建災區心靈家園--社會工作在行動”獲得了民政部首批全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三等獎和中國高校專業志愿服務發展論壇“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社會工作協會“關愛農民工子女項目”獲得共青團中央評定的“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志愿服務項目“‘蒲公英’計劃在行動暨關愛農民工子女”獲選首批中國青年志愿服務示范項目。近年來,學院學生還參加了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和李嘉誠基金會聯合舉辦的“寧養(臨終關懷)社會工作服務示范項目”、中山大學持續十年的“雙一流學校”項目“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CLDS)”、“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醫科大學生艾滋病預防及反歧視教育”、省民政部“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等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學院乘國家加強社會建設東風,適應學校發展的要求,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服務社會為目標,正在傾力打造具有一定優勢和鮮明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基地。 [詳情]
-
山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始建于1979年,是山西省最早培養藥學專業人才的教育基地。學院現有教職工78人,專任教師64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60%;博士51人,占專任教師比例80%。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35人。學院擁有山西省教學名師1人,山西省“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山西省高校中青年創新拔尖人才3人,山西省高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山西醫科大學非全職特聘教授1人。2018年,藥學學科成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現擁有臨床藥學二級學科博士點,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20年經校內動態調整增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藥學(含藥物制劑方向)、中藥學、臨床藥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藥學專業是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山西省品牌專業、山西省優勢專業;中藥學和臨床藥學為省級一流專業。擁有山西省心血管疾病診治及臨床藥理實驗室、山西省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山西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山西省藥學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山西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山西省道地藥材資源開發工程技術中心、山西省服務制藥產業創新學科群及山西省執業藥師培訓中心等多個教學科研團隊和服務平臺。40余年來,藥學院秉承艱苦創業、立德樹人的優良傳統,傳承“醫理博精、德能高邃”的山醫校訓,謹遵“獻身、務實、團結、進取”的山醫校風,堅守“求實精進、堅韌弘毅”的山醫精神,堅持嚴謹治學、勇于創新的發展理念,現已發展壯大成為山西省藥學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在校本科生規模約1300人,在校博、碩士研究生規模約150人。占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近三年投入2300余萬元,固定資產達4200余萬元。為社會培養應用型藥學專業人才5000多人,培養研究型藥學博士、碩士高級人才近500余人。 [詳情]
-
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身為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早在1951年我校就建立了公共衛生學科,1953年成立衛生系。1955年,衛生部和高教部決定,將江蘇醫學院衛生系、山東醫學院衛生系和浙江醫學院衛生系調整到山西醫學院,和山西醫學院衛生系合并,組建新的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成為全國六大衛生系之一。1996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我院現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設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學科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2001年我院成為國家首批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學位(MPH)試點單位。2004年預防醫學專業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山西省品牌專業”。目前本專業具有“山西省精品課程”三門,分別為衛生統計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流行病學。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在全國同類學科中位于先進行列,在華北和西北地區首屈一指,享有極高的聲譽。 [詳情]
-
管理學院于2014年由我校授予管理學學位的相關學科整合而成。目前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藥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健康產業管理兩個方向)和勞動與社會保障三個本科專業。擁有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博士、碩士及圖書情報碩士點。其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為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特色專業。管理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強化“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育人特色,力爭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學院秉承“中西合壁、古今貫通、文理兼容、精益求精”的院訓,精誠團結,銳意進取,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優質的軟硬件條件,穩固的本科生人才培養體系,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已具備相當規模,一大批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學名師為學院的發展提供了優質教師資源,為學科發展提供了信息、空間、人才、網絡和技術等方面優勢支撐。管理學院現有專職人員5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0名,講師21名;博士11名,碩士40名,在職稱和學歷結構分布上形成了合理梯隊;學科背景覆蓋醫學、管理學和法學三個一級學科,且各個學科領域已有多年的教學和研究積淀,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學院有省級教學名師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1人,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1名,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1名;省內外共有19個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可以為專業實習、社會實踐以及就業指導等學生工作搭建良好的平臺。管理學院多名教師擔任本專業學會的理事、委員、常務委員,許多教師擔任本專業國家級規劃教材主編、副主編和編委,擁有一支堅強有力的科研團隊。截至2017年,2人被評為山西省教學名師,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1項,山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山西省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3人,山西省高校微課教學大賽一等獎1人,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大賽二等獎1人,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大賽山西賽區二等獎1人,首屆全國衛生事業管理專業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人。管理學院堅持“頂天、立地、樹人”的科研宗旨,通過加強科研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和優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產生。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社科基金2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國家部委的多項委托項目。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1項,山西省青年科技獎及“山西省青年科研專家稱號”2項,山西省公共管理領域優秀科研成果獎2項,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百部(篇)工程”獎6項,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項,健康管理類國家軟件著作權2項,省級健康管理平臺2項。隨著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管理學院將積極順應學科發展的潮流和社會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醫藥方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健康產業管理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需求,努力培養適應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求的新型復合人才。 [詳情]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現有社會工作、醫學人文2個學系(下設醫務/健康社會工作、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人文醫學5個學組),1個社會工作實驗室,1個心理學實驗室,1個圖書資料室。有人文醫學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人文醫學、應用心理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工作、應用心理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工作1個本科專業,形成了包括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人文醫學專業的本、碩、博多層次人才培養立體結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39名,兼職教師12名。專職教師隊伍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20人。全部實現了碩士化,獲得博士學位教師9人,在讀博士1人。有全國社會工作領軍人才1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省宣傳文化系統第一批“四個一批人才”1名,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名,多人次獲得省教學成果獎、省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省微課等比賽的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學院秉持“明德修仁崇文善行”的院訓,按照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合一的發展思路,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師,服務于學校,服務于社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基礎課和專業課并駕齊驅,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補充,專業教育與健康人文素質教育有機融合。學院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人文醫學、心理學、社會工作學方面形成了穩定的學科隊伍和學術研究方向。多人次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中國社會工作學會等全國性學術組織擔任常務理事、理事或二級學會的主任、副主任等職務。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各類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0余項,出版專著32部,主編和參編省級以上統編或規劃教材46部,發表國家級學術論文200余篇。各項科研成果分獲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三等獎,山西省社科聯“百部(篇)工程”一、二、三等獎,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等獎項。近年來,學院加強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多次主辦、承辦全國、省級范圍的學術會議,鼓勵教師通過外出訪學交流、參加學術會議和專業培訓等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學院學生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迄今為止,學院共招收本科生2234名,碩士研究生285名,博士研究生2名。學生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0余項,省級科研項目30余項,申請實用創新專利1項,參加中國社會工作大學生論壇先后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在社會服務方面近三年先后獲得16個國家級獎項,第二、三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大賽金獎1項、銀獎2項,“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國家級銅獎1項,“興晉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2項,連續性志愿服務項目“重建災區心靈家園--社會工作在行動”獲得了民政部首批全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三等獎和中國高校專業志愿服務發展論壇“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社會工作協會“關愛農民工子女項目”獲得共青團中央評定的“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志愿服務項目“‘蒲公英’計劃在行動暨關愛農民工子女”獲選首批中國青年志愿服務示范項目。近年來,學院學生還參加了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和李嘉誠基金會聯合舉辦的“寧養(臨終關懷)社會工作服務示范項目”、中山大學持續十年的“雙一流學校”項目“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CLDS)”、“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醫科大學生艾滋病預防及反歧視教育”、省民政部“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等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學院乘國家加強社會建設東風,適應學校發展的要求,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服務社會為目標,正在傾力打造具有一定優勢和鮮明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基地。 [詳情]
-
山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始建于1979年,是山西省最早培養藥學專業人才的教育基地。學院現有教職工78人,專任教師64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60%;博士51人,占專任教師比例80%。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35人。學院擁有山西省教學名師1人,山西省“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山西省高校中青年創新拔尖人才3人,山西省高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山西醫科大學非全職特聘教授1人。2018年,藥學學科成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現擁有臨床藥學二級學科博士點,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20年經校內動態調整增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藥學(含藥物制劑方向)、中藥學、臨床藥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藥學專業是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山西省品牌專業、山西省優勢專業;中藥學和臨床藥學為省級一流專業。擁有山西省心血管疾病診治及臨床藥理實驗室、山西省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山西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山西省藥學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山西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山西省道地藥材資源開發工程技術中心、山西省服務制藥產業創新學科群及山西省執業藥師培訓中心等多個教學科研團隊和服務平臺。40余年來,藥學院秉承艱苦創業、立德樹人的優良傳統,傳承“醫理博精、德能高邃”的山醫校訓,謹遵“獻身、務實、團結、進取”的山醫校風,堅守“求實精進、堅韌弘毅”的山醫精神,堅持嚴謹治學、勇于創新的發展理念,現已發展壯大成為山西省藥學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在校本科生規模約1300人,在校博、碩士研究生規模約150人。占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近三年投入2300余萬元,固定資產達4200余萬元。為社會培養應用型藥學專業人才5000多人,培養研究型藥學博士、碩士高級人才近500余人。 [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电影
|
欧美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片免费看
|
成人免费毛片高清视频
|
www.伊人.com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6080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天堂精品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色欧美日韩
|
男女插入|
性毛片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av
|
午夜性色
|
69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视频一区
|
a久久|
日韩精品在线看
|
成人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
麻豆黄网
|
www.久久.com
|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精品网站
|
久久久久免费看
|
麻豆国产一区
|
欧美一级国产
|
黄色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成人精品毛片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精品免费国产
|
久久久久99
|
av亚洲在线
|
玖玖国产|
成人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人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