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輕紡工程學院是在原輕紡工程與美術學院的基礎上于2013年6月組建成立的。學院是山西省紡織、服裝、服裝設計等學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基地,現有教師60余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6人。學院教學科研機構設“兩系一所一中心”,即紡織系、服裝系、輕紡工程研究所和實驗中心。學院開設有4個本科專業:紡織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表演方向)、服裝工程,在校學生600余人。
學院現擁有“功能材料”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設計藝術學”兩個碩士點,具備了良好的培養紡織與服裝高級人才以及紡織與服裝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礎與條件。“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是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學院具有悠久歷史和鮮明特色的學科,在多年的教學和科研中注重學科交叉滲透,形成了紡織材料——紡織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制作——服裝表演一條龍的教學和科研基地。
學院實驗中心擁有省內行業領先、功能齊全的紡織材料、功能纖維試驗中心、分析檢測、紡織品設計、紡織服裝CAD、數碼藝術織物設計工作室、服飾配件設計工作室、服裝工藝實驗室、服裝表演廳、形體訓練室、形象設計工作室等各類實驗、實訓場所28個,與藝術學院共同擁有“國家級設計藝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可滿足學院各專業學生的教學實踐需求,并為科研開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學院成立10多年來,獨立承擔或參與完成了國家級、省部級、橫向合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開發項目40余項,其中973研究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1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其他省部級項目7項,橫向合作項目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4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錄50余篇次,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申請或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出版著作(教材)6部。2009年,我院主持的“多壁碳納米管/PET功能纖維界面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學院作為主要參與單位的“抗菌纖維材料功能化過程的界面物理與化學”項目榮獲200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取得了具有標志性的成果。服裝專業師生先后榮獲多項國內外設計與表演大獎。
學院牽頭省內骨干企業組建成立了山西新新紡織行業技術中心,為促進學科發展及推進校企之間的產、學、研合作構建了平臺。
學院通過多種形式,先后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國內外多所著名大學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陳曉鋼教授、天津工業大學王瑞教授等1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學院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2013年起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辦了聯合培養紡織工程專業本科生(2+2)和碩士研究生(4+1)的合作辦學項目。
作為山西省紡織、服裝類人才的培養基地,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建設成為一所省內領先、國內有較大影響力和一定知名度的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