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非全日制測繪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
一、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原國立武漢大學游離層實驗室。2000年新武漢大學組建后,由原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原武漢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和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計算機系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組成。學院現設有空間物理系、信息與通信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3個系和1個教學實驗中心(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光電系統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07人,其中專任教師145人(博士生導師52人、教授/研究員5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52人)、實驗人員20人(教授級高工1人、高級工程師/實驗師8人)、管理人員28人,另有專職科研崗位人員14人。學院現有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0余人。學院現有學生總數236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9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79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260人。
學院學科優勢明顯,涉及地球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7個一級學科,其中地球物理學在2016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A+,2017年入選教育部國際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無線電物理、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空間物理學、1個湖北省重點學科-地球物理學、5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學院按電子信息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涵蓋6個本科生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019年入選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教育部第二類特色專業、2020年入選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測控技術與儀器(2020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同年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專業)、電波傳播與天線(國防特色專業、2020年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還設立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班”、“空間科學技術拔尖班”、“逐光創新人才試點班”和“人工智能試點班”4個試點班。有1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地球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在傳播文明的同時,學院還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學技術前沿,承擔著探索自然規律、發現新知識、創造新技術、解決人類面對的共同問題、服務人類生活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責任。學院現擁有武漢大氣遙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和空天信息智能服務集成攻關大平臺建設支撐單位。另擁有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開放實驗室、中高層大氣環境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空間環境感知與裝備國家自然資源部技術創新中心、雷達與無線通信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光譜成像儀器湖北省工程技術中心;先后承擔、完成了國家“863”、“973”、“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家科技部和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行業公益專項”、航天和國防等多項國家重點和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獲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近百項成果。
學院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領未來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高級人才,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理念,形成了“注重基礎、突出能力、追求創新、發展個性”的教風和學風。數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逾萬名高級人才,造就了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一大批知名學者和專家;學生在歷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等諸多大賽中獲國家獎近百項,名列全國高校前茅。
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領域不斷擴大,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法國巴黎高科電信學院、英國鄧迪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法國南特中央理工大學7所國外知名高校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與北美、歐洲和亞洲十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人才培養和學術合作關系。
秉承著“明德博學,知行合一”的院訓精神,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和科研水平處于學校前列,有一批具有多學科交叉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團隊,有著淳樸、和諧的院風和務實、拼搏的學院精神。作為學校首個實施綜合改革試點的學院,近年來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國際化辦學、創新科研團隊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工程專業簡介
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應用,通過這一應用,使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的特性能夠通過各種結構、機器、產品、系統和過程,是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
將自然科學的理論應用到具體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
在現代社會中,“工程”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就狹義而言,工程定義為“以某組設想的目標為依據,應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通過有組織的一群人將某個(或某些)現有實體(自然的或人造的)轉化為具有預期使用價值的人造產品過程”。
目前,工程在職研究生主要報考方式為專業碩士,考生需要通過全國聯考及招生院校復試,考試合格的學員,經院校擇優錄取后,可入校學習。
學完全部課程、修滿院校規定學分、通過課程考核、完成論文答辯的學員,可獲得院校授予的在職研究生碩士學位證書和在職研究生學歷證書。
三、專業方向
測繪工程
四、考研類型
非全日制
五、學制
2年
六、學費
6.60萬
七、招生地區
湖北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一、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學術積淀深厚,涵蓋政治學、公共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其中政治學學科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初;公共管理...
一、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學術積淀深厚,涵蓋政治學、公共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其中政治學學科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初;公共管理...
一、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學術積淀深厚,涵蓋政治學、公共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其中政治學學科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初;公共管理...
一、武漢大學印刷與包裝系簡介 印刷與包裝系為武漢大學直屬系,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及國家“985工程”特色與交叉學科的建設單位。2011年,經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成為我國高級...
一、武漢大學藝術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藝術學院的前身為成立于2003年8月的武漢大學藝術學系(學校獨立建制的直屬系之一)。 學院設置戲劇影視學系、表演系和戲劇影視研究所、古琴文化研究...
一、武漢大學藥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藥學院成立于2001年5月,前身為原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學系和醫學院藥學系(均從1994年招生)。目前下設化學藥物研究所、生物藥物研究所、中藥與天然...
一、武漢大學藥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藥學院成立于2001年5月,前身為原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學系和醫學院藥學系(均從1994年招生)。目前下設化學藥物研究所、生物藥物研究所、中藥與天然...
一、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簡介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1929年,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獨立為武昌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1953年武昌文華圖書館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