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創建于1986年。她的前身是南充師范學院地理系。在四川省國土勘測規劃研究院和地方國土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1996年12月經四川省國土局同意,省教育廳批準建立了四川師范學院國土管理學院,2003年9月更名為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已經成為一個特色鮮明、水平較高,省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教學科研型學院。
全院現有教職工6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2%。另有客座教授7人,兼職教授9人?,F設有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5個本科專業,招收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課程與教學論等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和教育碩士(學科教學地理)、農業推廣碩士(國土資源與鄉鎮規劃)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700多人。
2000年學院被批準為四川省地理科學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地理科學專業2008年被批準為四川省特色專業,2010年被批準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被批準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2017年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被列為四川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范專業。人文地理學已成為四川省省級重點課程、省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環境保護、水文學也是四川省省級精品課程,遙感導論、數字高程模型原理及應用獲批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范課程。資源環境信息地理信息系統基礎實驗室為部省共建重點實驗室,2006年在北京又被評為“教育部GIS工程中心MapGIS優秀實驗室”,2007年獲得了國家“653工程”MapGIS認證培訓中心的資格。2009年丘陵地區國土資源統籌利用工程實驗室被評為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5年資源與環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9年四川省干旱河谷土壤侵蝕監測與控制工程實驗室獲批省級工程實驗室。
學院既注重基礎理論研究,也注意依托縱向、橫向項目,聯系地方經濟建設開展應用研究,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在“城市與區域經濟”、“土地利用與整理”、“資源開發與利用規劃”、“數字地貌”、“自然災害與生態環境建設”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穩定的科研方向,2017年獲批了“干熱河谷溝谷侵蝕與控制”四川省教育廳科研創新團隊。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和地方的各類科研項目共10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15部,在《Geomorphology》、《科學通報》、《中國科學》、《中國軟科學》、《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經濟地理》、《人文地理》、《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自然資源學報》、《自然災害學報》、《地震學報》、《地域研究與開發》、《干旱區地理》、《水土保持研究》、《土壤通報》、《科學·經濟·社會》、《經濟體制改革》、《測繪科學》、《測繪通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0多篇,涉及生態、經濟、國土開發、災害、資源、環境、人口、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研究領域。先后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國土資源部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2005年以來,多次在西華師范大學理科科研排名中位居第一。
目前,學院擁有近2000萬元的儀器實驗設備。包括傾斜攝影旋翼無人機、三維激光掃描儀、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RTK5700)接收機、華測M600GPS接收機、進口和國產全站儀、雷迪管線探測儀、電子經緯儀、紅外線測距儀、手持GPS、數字化儀、HPDJ800彩色繪圖儀、EPSonpro9910彩色繪圖儀、大型彩色寬幅掃描儀、大型黑白寬幅掃描儀、大型工程復印機、大型天文望遠鏡、電子天平、便攜式移動氣象站、土壤成份測定儀、HP圖形工作站,DEll服務器、聯想萬全服務器、HP服務器、視屏采集設備、編輯設備、彩色打印機等設備和ARCGIS、GEOSTAR、MAPGISK9、MAPINFO等GIS基礎軟件,ERDAS、PCI等遙感圖像處理軟件和CASS6.0、CASSCAN、管線探測精靈、城市規劃管理軟件GPCAD網絡版等專業軟件。
(最近更新: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