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非全日制資源與環境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簡介
土地科學技術學院的前身是創建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北京地質學院測量教研室,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周卡教授擔任首任教研室主任,1994年開辦測繪工程專業,1999年開辦土地資源管理專業,2004年成立土地科學技術系,2006年升格為土地科學技術學院,2017年開辦土地整治工程專業。
學院現下設測量與導航工程、遙感地理信息工程、土地資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公共政策5個系,與教育部、自然資源部等部委聯合共建自然資源部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月球與行星探測國際合作研究分中心、自然資源部土地工程創新中心、資源環境與災害監測山西省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究平臺。
學院目前擁有測繪工程(含卓越計劃)、土地資源管理(含卓越計劃)、土地整治工程3個本科專業;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測繪工程、公共管理(MPA)、資產評估、地質工程(土地資源管理方向)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學院以大地測量、衛星定位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法學為基礎,以對地觀測技術、工程測量、數字攝影測量、工程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調查登記、國土空間規劃、國土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低效用地再開發為特色,構建國土測繪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整治、保護、管理的學科體系,成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新的學科增長點之一。2008年、2009年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分別被評為北京市及國家級特色專業;2011年測繪工程專業被評為北京市特色專業;2011年測繪工程與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2012年,測繪工程成為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講師1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9人、碩士學位教師2人。另外,中國科學院、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總參測繪局、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部門的11位知名專家學者為學院的兼職教授。師資隊伍、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研究方向齊全、穩定。于2004年組建的土地利用工程技術平臺與創新團隊,為學科的建設和教學、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承擔著國家863項目、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研制、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等部委項目100余項;與全國10余個省市自然資源部門進行合作研究。近五年出版各類專著、教材22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500余篇。
學院現有測量工程、數字攝影測量、土地信息技術、MAPGIS工程、土地利用工程5個實驗設備先進的實驗室和國土測繪地理信息工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筑面積500平方米。擁有國際領先的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系統、GPS-CORS站與動態RTK測量系統、室內超寬帶、WiFi、視頻定位與測圖系統、三維激光掃描儀、地基干涉雷達測量儀、測量機器人、數字陀螺儀、全站儀、精密水準儀、機載、地面高光譜相機、ASD便攜式地物光譜儀、全部直讀等離子光譜儀、高壓密閉微波消解系統、HP圖形工作站等儀器設備400余臺(套)以及GPS、攝影測量、遙感、GIS土地利用數據庫系統教學科研軟件等;建有教育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礦山土地整治與測繪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北京市“中國測繪科學院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戴河地質認識教學實習基地、周口店測繪與土地調查實習基地、南方公司測量教學實習基地、國土資源部房山綜合勘查技術野外基地、平朔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野外基地、山西晉城產學研基地等8個穩定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第四委員會第五工作組主席單位、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土地利用工程專業委員會掛靠在本院,全院師生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學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以培養國土資源領域高層次人才為宗旨,貫徹學校“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國內、國際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二、環境工程專業簡介
環境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現代工業環境保護方面的水、氣、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環境規劃、資源保護、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在環保部門、工礦企業、科研單位、火力發電廠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和研究開發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環境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環境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環境工程專業仍屬于正在發展中的專業,因此還沒有吸引更多人的注意。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大部分是在大城市和大企業,以及一些專門做環境方面產品的研制與開發的公司。由于很多地區或地方上的企業對環境保護還沒有足夠的重視,造成我國對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的需求不多。但隨著環境保護觀念宣傳的深入,人們對環境意識的加強,有理由相信,未來幾年內,對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的需求將會大大增加。環境工程畢業后能夠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各部門、環境工程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相關科研單位、火力發電廠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育、研究開發、電廠化學等方面工作。
三、專業方向
資源與環境
四、考研類型
非全日制
五、學制
3年
六、學費
2.40萬
七、招生地區
北京
- 2024-03-29
- 2024-03-29
- 2024-03-29
- 2024-03-29
- 2024-03-29
- 2024-03-29
- 2024-03-29
- 2024-03-29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計算機應用系。經過專業調整、合并和擴充后,于1999年正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計算機應用系。經過專業調整、合并和擴充后,于1999年正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計算機應用系。經過專業調整、合并和擴充后,于1999年正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計算機應用系。經過專業調整、合并和擴充后,于1999年正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計算機應用系。經過專業調整、合并和擴充后,于1999年正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簡介 土地科學技術學院的前身是創建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北京地質學院測量教研室,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周卡教授擔任首任教研室主任,1994年開辦測...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簡介 土地科學技術學院的前身是創建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北京地質學院測量教研室,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周卡教授擔任首任教研室主任,1994年開辦測...
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體育部簡介 體育部是學校體育教學及科研部門,具有國家體育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定向分會主席單位、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戶外分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