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非全日制地質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
一、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是1954年原昆明工學院建校時最早成立的教學部門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925年成立的云南省立東陸大學的采礦冶金系。經過60多年發展,現擁有完整的地礦學科體系,集地質、采礦、選礦、測繪地理信息為一體,設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采礦工程、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土地資源管理7個本科專業;擁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能源與環境工程1個工程博士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2個博士后流動站,25個碩士點,3個省級重點學科;學院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科研實力雄厚、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176人,其中專職教師15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4人,教授35人,副教授72人,博導29人(2名兼職院士),碩導139人。
學院擁有“本碩博及留學生”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在校學生規模為2452人,其中本科生1450人,碩士生900人,博士生76人,留學生26人。學院始終堅持以育人為中心,形成了“科教結合,敬業樂教”的良好教風和“勤奮好學,求真務實”的良好學風,學生多次在全國專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國家賽事中獲獎;本科生歷年就業率在97%以上,考取研究生和出國學習的比例達20%左右,部分考入中科院系統科研院所、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985、211高校深造。辦學至今先后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兩萬余名畢業生,多數為工作單位的業務技術骨干,有的成為國內國際知名專家,還有的成為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高層領導。
在科學研究方面,形成了以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1)大型-超大型礦床成礦動力學及隱伏礦預測、地質遺跡及國家地質公園、水文工程地質及地質災害防治、大型礦集區深部探測集成技術及應用、礦產資源經濟;(2)礦物加工工程理論與技術、碎磨節能與增效、復雜有色金屬資源高效分選及綜合利用、二次資源綜合利用、選礦裝備及自動化;(3)現代采礦理論與工藝、巖石力學與工程、爆破理論與控制、礦井通風和礦山災害控制;(4)復雜環境下GNSS定位、重力數據稀少區域大地水準面精化、空地一體化國土信息資源管理信息化、基于遙感技術的高原山區地質環境監測及過程模擬、高海拔有色金屬礦區邊坡穩定性監測及預測。
學院建設有“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西部優勢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云南省復雜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礦物加工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土資源部“第四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云南省礦產資源預測評價工程實驗室”、“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地質學會地學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尾礦資源二次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德藍色采礦與礦井儲能創新新平臺”、“云南省礦業開發產學研聯合研究開發中心”、“云南省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等國家及省級教學和科技創新平臺。2007-2017年,承擔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項目1000余項,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發改委重大專項、省院省校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面上和地區及青年基金項目,及一批校企合作項目等。科研總經費近7億元。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8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6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00余項,發表論文25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論文500余篇;出版專著30余部。一批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企業創造了10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及良好的社會環境效益。
學院始終堅持開放辦學模式,與國內礦業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集團始終保持常態化的科技合作。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2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學術交流、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系,地礦學科群在國際上享有良好的聲譽。
學院已形成門類層次齊全、工科特色鮮明、理工協調發展、布局科學合理的地礦學科群,為國家高水平地學研究和高素質地礦測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展望未來,全院師生員工將繼續面向我國和世界綠色礦業開發重大需求,堅持“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結合、立德樹人與質量提升結合”的辦學理念,遵循“求實、創新、立德、開放”的辦學模式,以培養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為根本任務,組織開展地礦、測繪地理信息開發共性關鍵技術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創新研究,創建世界一流地礦測學科專業。
二、地質工程專業簡介
地質工程是隸屬于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的二級學科,包含“礦產普查與勘探”、“勘察工程”及“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三個主要學科方向。
該專業以現代鉆、掘工程技術、現代測試和計算機技術為手段,以工程涉及的地質體及工程所在的地質環境為研究對象,服務于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土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的評價、監測與保護,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和地下深部探測等領域。
地質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在地質工程項目的設計勘察、工藝優化、施工項目管理與決策等方面的某個方向上解決具有一定難度的工程實際問題,能獨立組織地質工程項目的施工或工程評價。
此外,該專業的基礎學科是基礎自然科學、地質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后續學科是礦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水利工程與土木工程,并且與環境科學與工程、地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等一級學科有密切聯系。
三、專業方向
地質工程
四、考研類型
非全日制
五、學制
3年
六、學費
2.40萬
七、招生地區
云南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 2024-04-02
一、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在原文學院藝術系、文化傳播系和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基礎上籌建。學院現有環境藝術設計系、...
一、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在原文學院藝術系、文化傳播系和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基礎上籌建。學院現有環境藝術設計系、...
一、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在原文學院藝術系、文化傳播系和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基礎上籌建。學院現有環境藝術設計系、...
一、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在原文學院藝術系、文化傳播系和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基礎上籌建。學院現有環境藝術設計系、...
一、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在原文學院藝術系、文化傳播系和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基礎上籌建。學院現有環境藝術設計系、...
一、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在原文學院藝術系、文化傳播系和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基礎上籌建。學院現有環境藝術設計系、...
一、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簡介 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昆明理工大學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辦學特色最為突出的學院之一。2009年,學校進行了學科調整,...
一、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簡介 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昆明理工大學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辦學特色最為突出的學院之一。2009年,學校進行了學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