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非全日制應用心理碩士(MAP)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
一、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簡介
一、基本概況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簡稱:心理學院)是目前國內第一個進入ESI 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學院系。在QS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理學院一直位列大陸高校心理學院/系的榜首,其中2011-2014 連續四年排在全世界前50 名內。Elsevier 2015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心理學院人數(4人)位居大陸心理學教學科研單位之首。
基礎心理學是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傳統優勢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北京市特色專業(2008)、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2009)和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2012)。心理學院學科方向設置圍繞國際學術發展趨勢以及國家社會發展需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涵蓋了探索行為和精神過程的腦機制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企業管理和組織建設的工業與經濟心理學、針對嬰幼兒和青少年成長的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關注心理異常與臨床治療的臨床心理學等。
二、師資力量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現有教員44人,行政教輔人員9人。教員系列中,教授12人,研究員9人,副教授17人,講師6人。其中包括教育部特聘教授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求是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青年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
2005年以來的近十年間,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師以第一和/或通訊單位發表SCI/SSCI期刊論文500余篇,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PNAS、Current Biology、Journal of Neuroscience、Cerebral Cortex、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Child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等心理學和腦科學頂級雜志。2011年以來的近五年間,心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青項目、重點項目、優青項目和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973 項目、863 項目和支撐計劃,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共計70 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縱向科研經費近8000萬元。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師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和學術影響力。截至2015 年底,累計有18 位老師擔任36 份國際知名期刊的主編、副主編和編委。這些期刊包括Current Biology、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NeuroImage、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2013 年韓世輝教授與德國斯普林格(Springer-Verlag)出版社共同創辦了《Culture and Brain》(文化與大腦)學術期刊,全球發行。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師在國內學術界兼任很多學術要職。周曉林教授擔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艷紅教授擔任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和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應用心理專業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蘇彥捷教授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和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王壘教授擔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錢銘怡教授擔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和世界心理治療學會副主席。
三、人才培養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現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可授予理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2011年以來,心理學院的本科生招生規模40人左右,每年選擇心理學雙學位的北京大學本科學生有120人。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70人左右(包括25名左右的學術型碩士和40名左右的專業型碩士),博士生的招生規模30人左右。碩士研究生招生考錄比居北京大學前列。心理學院的學生來源日趨國際化,現有學生來源包括港澳臺、美國、加拿大、英國、比利時、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
在本科生人才培養方面,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設有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本科專業。學院獲批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 (2011-2016年),擁有三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實驗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三門小班教學課程。2012年起,心理學院實行本科生導師制,鼓勵高年級學生參與科學研究,五年以來,有12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SSCI論文。70%左右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在國內外大學繼續深造。
在研究生人才培養方面,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實行導師指導下的學分制。心理學院的碩士生培養方案包括側重基礎科學研究的學術型碩士和側重于應用實踐的專業型碩士,學制均為三年制。從2017年起,心理學院招收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專業方向上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去向包括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深受用人單位認可。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注重開拓學生的學術視野,促進學生與國際學術前沿的接軌,加速學生的專業科研能力的成長,為中國心理學培養了一大批頂尖科研人才。截至2015年,畢業生中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教育部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講座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6人。在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等)中已有近30名畢業生擔任教職。在國內心理學界的領軍單位中,包括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人民大學心理學系,他們的負責人均為北京大學心理學院培養的杰出人才代表。
四、科研條件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現有教學、科研和辦公場所約5200m2,包括北京大學哲學樓1、2層和王克楨樓11、12、13、16、17層。此外在北京大學動物中心和幼教中心擁有相關的行為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擁有開展人和動物腦功能(知覺、注意、記憶、語言、思維、意識、社會認知等)研究的多個專業實驗室,以及對兒童、青少年和職業群體等各年齡階段的個體和團隊進行行為觀察和記錄的實驗系統。
心理學院擁有的大型先進儀器和軟件系統包括:近紅外腦功能成像儀、影像導航經顱磁刺激儀、高精度經顱電刺激系統、多導腦電系統、雙眼追蹤系統、核磁共振專用的反饋系統和同步系統、多種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刺激系統、運動捕捉及測試系統等,設備儀器原值約1648萬元。學院教員可以便利使用北京大學腦成像中心的3T磁共振成像系統和腦磁儀。
五、專業設置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科學研究與學生培養圍繞學術發展趨勢以及國家社會發展需求,逐漸發展形成了認知神經科學、工業與經濟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四個研究方向。
1、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方向。研究知覺、注意、記憶、語言、思維、決策、意識、社會認知、運動控制的認知和神經機制。
2、工業與經濟心理學研究方向。研究企業管理和經濟活動中的員工行為、領導過程、職業健康、風險認知與決策偏好等。
3、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方向。研究兒童早期語言、閱讀、社會性、執行控制能力的發展、兒童問題行為的形成機制及預防等。
4、臨床心理學研究方向。關注心理異常與臨床治療,研究臨床與病理心理學、心理咨詢與治療、心理測量、強迫癥和孤獨癥譜系障礙等。
六、發展定位
“依托北京大學綜合學科優勢,基于國際前沿研究基礎,建設世界一流心理學科”是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發展定位。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北京大學綜合改革方案思路的指引下,心理學院的中長期學科發展目標強調:圍繞優勢基礎學科研究引領國際學術發展;圍繞國家中長期重大發展需求穩步推進成果轉化;加強領軍帥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大力度招聘學科發展急需方向的骨干人才;升級研究基地,建設跨學科重點實驗室。
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在北京大學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支持下,乘國家腦計劃的東風,推動腦與認知科學的發展。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依托行為與心理健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聚焦于讓大眾認識行為與心理健康、提升行為與健康心理、消除心理疾病與恢復心理機能的社會實踐服務,在國民精神健康、社會公共服務和管理創新等方面做出貢獻。在人才培養方面,作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全國應用心理專業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掛靠單位,努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實踐領軍人才。
二、心理學專業簡介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學科。在研究生階段,心理學專業的研究內容更加深入和細致,涵蓋了多個領域。
首先,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
其次,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門類的時間很短,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門類的時間很短,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從1879年德國學者馮特受自然科學的影響,建立心理實驗室,脫離思辨性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的。
此外,心理學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同時,心理學也與工程學、社會學、教育學等領域有著密切的聯系。
三、專業方向
應用心理碩士(MAP)
四、考研類型
非全日制
五、學制
3年
六、學費
19.80萬
七、招生地區
北京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 2024-03-28
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簡介 政府管理學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宗旨是“管理政府、治理國家”,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學院前身為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北京大學政治學門...
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簡介 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有悠久的傳統。 蔡元培先生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時候,就大力提倡和實施美育與藝術教育。一方面,他本人親自在北大開設美學課,并著手編...
一、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簡介 一、基本概況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簡稱:心理學院)是目前國內第一個進入ESI 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學院系。在QS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
一、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簡介 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1912年更名為北京大學。1913年秋北京大學數學門的招生,開啟了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先河。 1952年秋,全國高等學...
一、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簡介 為適應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和軟件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要,實現我國軟件人才培養的跨越式發展,教育部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以教高[20...
一、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簡介 為適應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和軟件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要,實現我國軟件人才培養的跨越式發展,教育部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以教高[20...
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簡介 本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師大學堂遭八國聯軍毀壞。1902年末,中國政府在恢復京師大學堂的...
一、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簡介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成立于1985年,是1952年我國高校院系調整以后北京大學設立的第一個學院,其前身是1912年嚴復先生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之后創建的經濟學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