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生物與材料科學學院創辦于1959年,下設應化系、化工系、材料系、生物系、實驗中心及江西省聚合物微納制造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等機構,現有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和生物技術等4個本科招生專業,在讀本科生近1400人;擁有核廢物處理與處置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化學和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學科教學(化學)和學科教學(生物)2個學科教育專業學位授權點,在校碩士研究生150余人。化學學科為江西省“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學科,“十三五”一流學科,國家國防特色學科,是我校第一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應用化學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和生物技術專業為江西省一流專業。擁有江西省首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質譜科學與儀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質譜科學與儀器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高水平實驗室、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院士工作站、江西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部級平臺。
學院現有教職工160余人,已形成一支以教授、副教授為骨干,博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其中教授32人(二級教授9人),博士110余人,國家“萬人計劃”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杰青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江西省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6人,“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2人,江西省杰青8人。擁有質譜科學與儀器教育部創新團隊,質譜科學與儀器、聚合物先進材料與加工、核化學與核燃料技術三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和江西省“核分析化學課程創新”教學團隊。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院”的辦學理念,全方位夯實學生的科學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為國家建設輸送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院基礎設施齊全,教學條件完備,擁有江西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國際原子能機構參比實驗室等教學平臺,教學實驗室面積達6000m2,儀器設備總價值達6000余萬元。學院十分重視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工作,擁有江西省一流課程5門,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門;近年來榮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
學院始終注重學風建設,嚴抓教學質量,以“大學生德育素質積分管理”規范學生日常,以科研成果促進本科教學,并加強教學名師培養與教學管理、實驗實習、考研深造、科技創新與競賽工作落實等。據統計,我院2019屆畢業生中,有127人錄取為研究生,錄取率為36%,其中1510901、1513001兩個“學霸班級”考研錄取率分別高達65.5%和56%;并涌現出了5個“考研特色寢室”,占全校特色寢室總數三分之一以上;985、211以上重點學校錄取錄取率達60.6%。考研錄取人數和重點院校錄取人數列全校第一。
學院充分利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重點實驗室等各級平臺,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近5年來,學院年均在研國家級科研項目50余項,年均到賬科研經費約1000余萬元;近年來科研成果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國家國防技術發明二等獎、江西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各1項。化學學科ESI排名進入了全球前1%,進一步彰顯了國際影響力。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教師先后赴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英國、新加坡、捷克、新西蘭等國家進行合作研究與學術交流。先后與加拿大湖首大學、英國巴斯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等知名大學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關系,確保學科建設始終位列世界前沿。近年來,學院還多次承擔對國際原子能機構選派國際學員的培訓任務,受到機構和學員的一致好評。
學校 | 專業 | 類型 | 關注度 | 學制 | 學費 | 地區 | 詳情 |
![]() |
學科教學(化學)教育學化學生物與材料科學學院 | 非全日制 | 3年 | 2.40萬 | 江西 | ||
![]() |
學科教學(生物)教育學化學生物與材料科學學院 | 非全日制 | 3年 | 2.40萬 | 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