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非全日制漁業發展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導語】
一、大連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簡介
水產與生命學院的前身為江蘇省立水產學校于1921年設立的養殖科,先后經歷了養殖生物系、水產養殖系、漁業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水產與生命學院等發展階段。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學院已從單一的養殖科,發展成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流動站等多層次,水產養殖學、水生生物學、海洋生物學為主要特色的多學科專業學院。
學院建有水產養殖技術與工程系、水產種質與育種系、水產營養與飼料系、水產動物醫學系、水生生物系、發育生物系、水生動物生理系和海洋生物系等8個系和1個實驗中心;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水產、生物學、海洋科學),2個博士后流動站(水產,生物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水產養殖,生物科學,海洋科學)和1個專業碩士點(漁業發展),6個本科專業(方向)(水產養殖學、水族科學與技術、水生動物醫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海洋生物學方向)。其中水產養殖學和生物科學2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學院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水產養殖學科于1993年被批準為農業部重點學科,1996年被批準為上海市重點學科,2002年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2014年水產學科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建設序列,2017年水產學科入圍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并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評級;水生生物學科于2008年被批準為上海市重點學科;海洋生物學于2007年被批準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學院建有國家海洋生物科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國合基地)、國家級水產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水產種質資源發掘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淡水水產種質資源與利用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國家水生動物病源庫、農業部團頭魴遺傳育種中心、農業部魚類營養與環境生態研究中心、上海水產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由中國魚類學重要奠基人、著名魚類學家、一級教授朱元鼎先生創建的上海海洋大學魚類研究室和標本室等研究教學機構。
學院在編教職工164人,其中,國家杰青1人、國家優青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2人、上海市領軍人才3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3人、上海市農業領軍人才4人、國家海洋局海洋領域優秀科技青年2人,上海市啟明星、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晨光學者、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等榮譽或獎勵14人次。在院學生2550名(其中本科生1119人,碩士研究生1298人,博士研究生82人,外國留學生39人,國內交流生12人)。
“十二五”期間,累計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48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90余項,省部級項目160余項),累計獲得科研經費近3億元;累計發表科研論文1770余篇(其中SCI435篇);累計授權專利28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110余項),審定新品種5個,制定國家標準2項;累計科研獲獎60余項(國家級2項、省部級13項),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農業豐收一等獎2項;出版專著60余部(主編24部)。參與承辦了“第九屆亞洲水產學會”,主辦了“國際甲殼動物養殖學術會議”、“第七屆海峽兩岸‘魚類生理與養殖’學術研討會”、“海洋生物高技術論壇”、“全國水產養殖博士生論壇”、“中國水庫湖泊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等重要學術會議。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每年主辦全國河蟹大賽、承辦上海國際休閑水族展覽會,每年組建教授博士漁業科技服務團遠赴全國26個省市開展漁業科技下鄉活動,累計服務水產科技龍頭企業近600家,培訓養殖戶近3000人次。
面向未來,學院將以建設一流水產學科為契機,面向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上海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設一流科教平臺、匯聚一流師資隊伍、開展一流科學研究、培養一流人才,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
二、農村與區域發展專業簡介
農村與區域發展,屬于農業碩士下設的一個專業。
農村與區域發展碩士就業方向主要為:政府農業部門及事業單位從事計劃、規劃與設計、推廣與發展、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也可在銀行金融部門從事農業金融相關的工作。
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是以農村及其特定類型區域(如山區、林區、牧區、糧食主產區、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等)的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研究對象,利用農村經濟、區域經濟、管理學、農村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探討農村與區域發展的過程、發展模式、發展機制、發展問題以及發展政策。
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的服務對象包括農村與區域發展的理論和政策、農村與區域發展的規劃和管理、農村社區治理、農村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農村土地整治與生態環境建設、農村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涉農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和農業技術推廣與傳播等。
現階段,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推動著我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從傳統村落向現代農村社區轉型。
在轉型時期我國農村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等各種問題,同時,這些問題又隨著要素在城鄉之間的流動,延伸到城鎮地區。
這就要求本專業學位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充分利用交叉研究領域的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地審視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的各種新問題,為該領域培養高級復合型管理應用人才,更好地服務于我國農村與區域發展。
三、專業方向
漁業發展
四、考研類型
非全日制
五、學制
3年
六、學費
3.60萬
七、招生地區
遼寧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 2024-04-08
一、大連海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大連海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是隸屬于大連海洋大學的二級學院。前身為1994年創建的電子工程系,2000年更名為“電子與信息工程系”,2003年更名為信息工程...
一、大連海洋大學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簡介 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前身為基礎部的外語教研室,2002年12月升格為外語系,2007年7月由外語系更名為外國語學院,2019年5月原國際教育學院與外國...
一、大連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簡介 水產與生命學院的前身為江蘇省立水產學校于1921年設立的養殖科,先后經歷了養殖生物系、水產養殖系、漁業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水產與生命學...
一、大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大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為2002年成立的食品工程系,2007年7月更名為食品工程學院,2011年更名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3個...
一、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創建始于1982年國家水產總局干部培訓班大連水產學院班,2002年改名為經濟管理學院。學院現設有會計學、市場營銷、農林經濟管理、經濟學...
一、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創建始于1982年國家水產總局干部培訓班大連水產學院班,2002年改名為經濟管理學院。學院現設有會計學、市場營銷、農林經濟管理、經濟學...
一、大連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簡介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中新合作學院)始建于1952年9月,時為東北水產技術學校的加工科與輪機科;1953年改為大連水產學校的輪機科;1958年至1963年...
一、大連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簡介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中新合作學院)始建于1952年9月,時為東北水產技術學校的加工科與輪機科;1953年改為大連水產學校的輪機科;1958年至1963年...